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海英

湖南省郴州市东湾小学 423000

摘要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其优势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项目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技巧,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

正文


引言:数学作为一门普遍认为抽象难懂的学科,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知识点的讲解和机械的习题训练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项目式教学属于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案,提供了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时以某一个项目来进行深入性的探究,逐渐的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掌握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首先,项目式学习注重情境营造。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抽象的代数和符号为主,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抵触。而项目式学习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比如,通过设计一个购物场景的项目,学生需要按照课本中的知识计算商品的价格,并且进行找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情境营造使学习变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1]

其次,项目式学习强调合作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以小组的角色而进行学习的,每个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合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学习信息的有效交流。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与合作,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智慧。此外,项目式学习注重探究和创新。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自行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尝试,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整和改进来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还有助于为学生学习思维的养成提供重要的帮助。

最后,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科整合。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数学的纯粹性,忽视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而项目式学习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比如,在一个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面积、体积等,还需要结合物理、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适应环境的要求。这种学科整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展现出了深远的应用价值。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通过设计和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传统的单一知识点教学相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首先,项目式学习有助于为学生问题解决提供重要的帮助,在解决项目问题时,学生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完成各种与数学相关的项目,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型的制作,也可以组织不同的数学游戏,构建对应的学习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者。

其次,项目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组队合作完成项目,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在小组中讨论和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从而促进彼此的进步和成长。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让学生进入到深度思考的状态,快速的探究教师所提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

再次,项目式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数学模型、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动手实践操作环节,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逐渐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热爱之心。

最后,项目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思考,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制作数学游戏、发明数学谜题等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配合着教师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思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小组探究式项目教学,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缺乏实践和探究的机会。而项目式学习则将学习的任务和场景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思考、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项目式学习也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使学生能够保持较为活跃的学习状态,快速的加深对课本知识内容的印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机会[1]

例如在小数的加减法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探究式的项目任务,比如让学生从超市中选择几种商品,并计算所需的小数金额。学生们可以组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选择一种商品,并计算购买一定数量所需的总金额和找零。通过这样的项目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还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进行灵活性的计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认识到自身在计算时存在的各项问题,以项目目标为主要的引领,使各项学习活动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小数的加减法,项目式学习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比如分数的运算、几何形状的认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有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技巧,扫清在学习中存在的各项难关。

(二)生活项目式教学,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较为突出,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实践和项目的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为学生解决问题指明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探索和应用项目式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3]

例如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核心,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存在的各项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项目作为教学素材,例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表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征和性质。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探索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圆形物体的直径,然后将结果记录下来,计算出圆的面积。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按照自身所记录的内容,将不同的学习技巧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还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和技能,设计和制作一些有关圆的面积的实际应用产品。比如,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制作一个计算圆面积的小程序,或者设计一个以圆形面积为主题的手工制作作品。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快速的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方位关注,在关键环节提出科学的指导方案,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问题引导项目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化理解

项目式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际的项目或问题来进行学习。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项目,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入性的探索以及思考,放开学生的学习思维,使每个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认知能力,快速的把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给予学生大量的定义、公式和规则,学生们只需机械地接受并记忆这些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们感到乏味和无趣,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逐渐下降。而项目式学习则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能够处于活跃的状态。在小学数学的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展开,比如:如何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学生们可以在小组或个人的形式下,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比如角的度量、边长的关系等,来推理和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引导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们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观察、测量、实验和比较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项目式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交叉学科能力的培养。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学生们需要运用到数学、几何、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转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还有助于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不同的学习环节,优化班级教学模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项目式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创造有趣、实践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勤琼,阳海林.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Z1)8-11.

[2]李金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理念、优势与改进[J].教育学术月刊,2021(02):85-90.

[3]刘爽,许红梅.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09):19-21.

 [4]冬花. 项目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探究[J]. 小学数学教育, 2019, 000(022):P.12-13.

   [5]张军瑾.深度统整与持续优化:项目化学习的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管理,2020(08):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