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改进方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化;问题分析;改进方法
正文
前言
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能丰富课堂内容,拓宽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多元化的学习。同时,它还具有不受时空约束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习更加顺畅。因此,新世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核心素养内容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化繁为简,增进人机交互教学和分层互动,消除学生畏难情绪,优化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许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信息化教学已经走进了许多小学语文的课堂,并且在课堂上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小学语文老师都非常乐意学习信息技术,并且愿意把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这些情况都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信息技术教学的障碍,不利于其发展。
首先,信息教学手段的使用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众所周知,运用电子教学手段,教师必须事先在课堂上做好准备工作。部分教师在讲授之前,针对讲授内容制作了相关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课件,根据预设的设计来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扮演一位观众,语文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依赖于课件的播放,就会影响到课堂中所迸发出来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因此,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仍然是非常死板、僵化的,无法很好地纠正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缺陷。
其次,教师自己在信息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信息手段的运用,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对一些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运用知识有良好的了解和掌握。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能。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很多,但部分教师自身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相应的功能。而另一部分,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缺少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也只是单一的模仿,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的效果。
第三,观念与意识。部分老教师在教学中认为,信息手段只是锦上添花,实际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正确地定位信息的辅助地位,在观念和意识上不重视信息。同时,部分年轻的教师将信息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过度地依靠信息,对一些不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章节,也强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
1.妥善处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关系。思想观念决定行为习惯。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正确的理解,树立起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观,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语文知识以生动形象、动态具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语文的本质意义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2.借助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小学学生要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室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解答问题的场所。例如,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微课视频,将课上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上传到平台上,或者发送到家长群,让学生在家里学习。信息化的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寻丰富的学习资源,积极参加到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在阅读课堂中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与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丰富课堂的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化情景中,加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知,进而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丰富精彩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进行培养。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语文课件。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通常使用的是黑板和粉笔,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动态的方式,将语文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多方面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多媒体中还可以建立起知识框架,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导下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5.挥信息教学优越性,创设生动阅读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并让他们拥有良好的阅读技巧。感知与视听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好处。将信息教学应用于阅读教学环节,可以在读书写字上获得一定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体验,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信息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学习对比与过渡,然后才能进行教学。对比就是要将自己从文中得到的内容和教师所播放的画面相结合,通过文章来进行阅读,并尝试着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达到有效的阅读目的。而过渡则是让学生结合信息教学进行学习,最后离开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教学进行教学,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不能过分依靠,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将信息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文字分析能力,并对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6.通过信息信息技术的整合,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理解力不强,而且由于语文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较多,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懂的知识点。当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知识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与信息信息技术相结合,则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信息信息化将会在教育与教学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与其所具有的诸多优点密不可分。信息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死板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式,使知识内容的表现更加细化、形象化,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将极大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7.运用信息技术完善课后监督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教师的管束,他们对待学习非常认真,而在家中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家长缺乏管理和自控能力弱,他们会放松学习,贪图玩乐。课后学习与课堂上学习同等重要,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信息化教学的到来,能够很好地弥补课后管理方面的不足,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后对学生的行为展开监控和管理,让学生们在课后主动地完成作业,培养出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都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学习结果。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在网上打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业,还可以针对学生们的作业状况,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线上辅导,这样就不会占用第二天的上课时间,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8.反思信息技术分析合理与应用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它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为了避免形式化、拿来主义的教学现象出现,教师就必须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只有这样,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再到反思总结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才能更具有务实性的教育意义。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的特性,所以要注重课堂上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内化,这就会造成“人灌”变成了“机灌”。
结束语:
总结来说,信息教学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当将信息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树立正确的信息教学理念,把握好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并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永祥.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5):148.
[2]陈进.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8.
[3]徐艳芳.分析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0(12):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