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红波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各个群体中缺失。从小学课堂开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进来,通过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进行文化感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高英语语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品德;小学英语;渗透;融合

正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粹,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但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呈现出严重缺失在现代人的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削弱。

李岚清曾在全国外语教学会上感慨地说:“我们的学生英语基本功扎实,却不能用英语恰当得体地介绍中国的悠久文化。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但连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都回答不出来。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如:“稀饭”、“馒头”、“豆浆”、“油条”等。在课堂上,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服装,民族音乐,几大菜系,茶文化等了解甚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无所知,如:清明节,元宵节,刺绣,旗袍等就连著名的孔子老子,孟子,四书五经的英文译名,学生也感到陌生。

小学英语课堂也是一样,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接触到的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内容,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不运用英语来表达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主要让学生正确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培养英语学习思维严重忽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不良习惯,如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自我照顾能力,缺乏劳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没有爱国之心。

种种现实情况表明,现阶段的英语课堂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二、小学英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首先,向学生传授中国深厚的文化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自豪感,进而向世界介绍我们的悠久灿烂文化,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通过课堂循序渐进地渗透,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英语课堂,可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相对而言更为容易被他们接受,将课堂英语运用表达在生活中,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掌握了英语的相关学习和表达,一举两得。

其三,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提高学生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质量。

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

首先,教师以身立教,先学会尊重传统文化。作为英语教师要加强母语文化素养,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以开放的心态,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熟练掌握外语知识和教学方法,更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其次,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接触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可以在以下主题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节日和饮食

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里,谈论到节日。西方的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相对应,同样是庆祝新的一年,教师可从饮食方面、习俗方面进行对比,并讲述春节的由来。也可渗透中元节与万圣节的对比,同样是纪念已故之人,可文化习俗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西方的复活节(Easter)、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可以拓展到中国传统清明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等同时,可以在这些节日来临之际讲述这些节日的表达、特点以及来源。将传统文化内容穿插到平时的正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去。

重阳节、国庆节来临时,教学生学习英文表达: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National Day,然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或完成小任务,如写一封感谢信、设计一张国庆英文手抄报。无形中让学生懂得了互相关爱及不同节日的不同意义,学会心中有爱。

在节日和食物的整合中,让学生懂得外国食物文化,如万圣节时吃糖果、南瓜,圣诞节时吃火鸡,而中秋节时吃月饼,端午节时吃粽子,春节时吃饺子、汤圆等。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增强对我国的饮食文化的自豪感。   

庆祝学生生日时,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如外国人喜欢hamburger,cake,而中国人喜欢吃noodles,rice, porridge等。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了解中国南北方的不同饮食文化,并粗略介绍中国的几大菜系,让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了解。

2.国家和国情

在三年级教材中,有各个国家的国旗,让学生了解中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几个国家的名称。课前,悬挂一面中国国旗。上课,教师介绍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引出“This is our country , China .”领读:“I’m from China,I love China, I’m Chinese.”爱国情感油然而发。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国旗的特征。提问:What’s this? What colour is it?How many stars on it? 重复最后两句:We love our national flag.We love our motherland.然后教motherland“祖国”这个单词,请学动脑筋思考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合在一起是什么英语单词,启发学生:“我们中国人常把什么比作母亲”这样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情感表现,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

又如学习外研社英语第Module 4American Culture时可以对比地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标志象征。在展示美国自由女神的美丽和坚毅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长城的雄美和壮阔;向学生介绍美国白宫的庄严和典雅,可以介绍中国故宫的悠久和神秘。进一步可介绍首都城市,民俗和习惯。比如传统服饰,名人名言,两国交流的外交故事等,进行中美文化、科技发展对比,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学到英国、加拿大也可对比交通差异、季节差异、动物、教育等。

3.情景表演和品德教育

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使教育、教学融于一体落实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在学习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can you do中,在教会学生说:“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water the flowers/plants. I can cook. I can make dumplings.”,适时评价:“Great! You’re helpful! 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父母一定为你感到骄傲。”角色表演小组活动我会做家务检验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落实了“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的导行教育。同时学生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与别人合作。

六年级上册Unit 3 Story Time中,Zoom和Zip去学游泳,通过表演故事,得出了Learn by doing的道理。同时介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等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Waiting for the rabbits(守株待兔)告诉我们: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The rabbit and the tortoise(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

4.课外学习文化教育

英语课堂学习之外,引导学生多途径地获取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知识量,拓展学生视野,进而更好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例如观看英文动画片如《花木兰》、《功夫熊猫》;关注中英文双语纪录片,中英双语的阅读绘本和双语电影

有趣的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文化表达中国的文化知识。在日常教学中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带领学生改编文章,编写成剧本,举办有关中国文化主题英文演讲比赛,中国歌曲改编的英文歌曲大赛,以我爱中国为主题的作文练习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能力,促使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还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例如演讲Paper making(造纸),A visit to the Panda Valley(参观熊猫基地)Pulling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ing(偃苗助长),I love you China,My hometown,Gansu(甘肃),Crescent Spring in the Desert(沙漠中的月牙泉)等优秀演讲作品。

总之,我们要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又能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毛红萍.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1):63-64.

[2]张会英.浅议如何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8(06):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