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科;写作训练;有效性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变革。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写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传统写作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巧及语言的运用,忽视了写作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升。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写作教学的开展,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从初中语文写作训练入手,在对写作训练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指导和训练的措施,旨在全方位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
一、初中语文写作有效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指导而言,科学地开展写作训练能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加以培养,可以进一步增强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综合效果,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便利。开展有效的语文写作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相对科学地设计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有效的语文写作训练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能结合语言的综合应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情感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优化,为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探索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语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写作教学指导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能构建完善的写作教学指导组织体系,关注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的写作教学指导和训练中使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让其在写作中感知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改善。此外,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还要制订科学的写作教学指导和训练方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优化教学组织规划体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加以培养,使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展现出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写作有效训练教学活动的组织规划,科学地开展写作教学指导活动,为初中生对语文写作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度探究创造条件。
二、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训练趣味性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真实情感
在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情感引导价值相对较低,难以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导致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情感表达不到位,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写作训练,习作质量偏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阅读与写作关联不足,学生写作素材较少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当前写作教学指导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阅读与写作关联度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进行充分的阅读,积累的写作素材也相对较少,导致写作质量偏低。
(三)写作指导生活化不足,学生写作构思比较简单
写作来源于生活,在对学生实施写作指导和训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也不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元素对写作内容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的写作训练脱离生活实际,写作构思比较单一,甚至部分学生的选题立意缺乏深度。教师难以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会降低写作教学的整体成效,不利于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写作学习任务。
(四)写作评价反馈不足,评价反馈效能偏低
在当前初中语文写作训练中,部分学生得到的写作评价反馈相对较少。在实际开展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造成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难以准确地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无法有效地对作文进行改进和润色,这也会影响写作训练指导的有效性,不利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高效培养和系统训练。
三、初中语文写作训练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构建联系相对比较密切。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指导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写作训练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改革措施的合理化制订,激发学生的写作训练兴趣,构建高效的写作教学指导模式,保证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全面提高写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教学主题一般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生活内容探索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依托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初中生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语文写作训练的主题思想,语文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选择生活化的写作训练素材,探索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空间中探索,指导学生对语文写作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探究,进一步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指导成效。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以“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素材的筛选和生活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在系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的创作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教师精心筛选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对写作主题思想的积极情感,能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感悟等融入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生活化写作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展现生活的深度和思想的温度,实现了对个人情感的有效传达,提高了写作训练的有效性,切实保障了初中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生活化阅读探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结合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指导对语文写作训练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让学生在阅读书籍、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训练的整体有效性。在实际开展语文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素材的筛选和教学指导体系的构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选择与生活探索相关的阅读素材,如在观察动植物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与生物科普相关的阅读内容,在了解时事热点信息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新闻内容等,使学生在生活化阅读、趣味性阅读的支撑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为高效参与写作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写作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议论要言之有据”的写作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丰富写作素材和灵活应用写作素材的重要性,然后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作文训练,从生活化阅读积累中选择合适的素材证明自己的观点,达成良好的写作训练教学指导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想引导学生系统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写作的内容言之有物,教师就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选择合适的主题思想和创作素材进行创作,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使学生的写作训练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写作训练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为初中生高效写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捕捉生活化探索灵感,优化语文写作构思
教师要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对语文写作教学指导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在写作训练中融入生活创意,在自己所写的文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写作训练真正言之有物。语文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学生能够借助文学的升华,使写作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筛选和应用创作素材,捕捉生活灵感并将其融入写作,对写作进行优化,强化选题立意的深度,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提高作文质量,保证语文教学指导的高效性。例如,教师在结合“有创意地表达”开展写作教学指导和训练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灵感,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优化写作的整体构思,从而提升写作训练选题立意的高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创意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有创意的元素,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形成特色的语言组织形式和表达形式,使写作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展现。例如,学生在了解社会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网络语言、社会新闻信息等融入写作训练,有创意地进行表达,突出个性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捕捉生活元素,使其在写作训练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显著提升写作训练的整体组织实施效果,为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初中阶段写作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优化评价反馈指导,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积极组织开展初中写作教学指导活动的过程中,科学的评价反馈能深化学生对写作训练的认识,使学生可以在写作教学指导中找到合适的方向,提高自身写作训练的整体能力。因此,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实践中要重点针对写作训练,构建完善的写作训练教学活动体系,通过训练模式的构建和教学指导的创新,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确保初中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系统帮助下,从多角度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写作状态,端正态度,积极看待写作方面的问题,实现高效发展和系统创新的目标。例如,在以“修改润色”为主题思想开展写作教学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写作训练情况,对评价反馈指导进行适当的优化创新,在评价指导和反思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训练方面的不足,激发学生主动写作训练的意识,使学生在反复修改和润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质量,增强写作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在具体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一路向前”为话题参与写作训练,然后在写作教学指导中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从文章的选题立意、语言应用、谋篇布局等角度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客观、准确地认识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写作训练模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写作训练指导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写作训练,为初中生对语文写作知识的针对性学习和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时,教师在教育指导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坚持生活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对教育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改革和创新,构建完善的写作教学指导体系,有效推动学生对语文写作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度探究。教师应注意构建完善的写作教学指导教育体系,让学生逐渐爱上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全面增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语文写作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学芬.初中语文单元知识读写整合教学策略初探[J].新校园,2021,45(9):30-31.
[2]罗静.论“微写作”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21,33(27):40-42.
[3]岳月清.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序列化训练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2021,25(67):46-48.
[4]白燕萍,郭晓兰.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初中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25(3):220-224.
[5]田振华.强化立体实践 加强专项训练:以初中语文微课阅读与写作教学对接点的选择为例[J].启迪与智慧(中),2021,3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