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及创新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创新
正文
引言:我国土木工程从古至今就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和进步着,施工队伍也是越来越庞大,参与施工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所参照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其问题的所在。很多施工队伍还在延续传统的施工方法,传统的施工方法对于现代的住房和设施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其施工过程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所以现在看来种种问题都对施工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只有进行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才能保障施工质量。
一、综合分析土木工程的施工特征
1.复杂性特征
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较为复杂性的施工项目。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需要各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但是,由于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工期较长,人员流动性较大,存在着许多的不稳定性。因而,土木工程项目变得更为复杂化。此外,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地理环节存着较大的差异性,给土木工程施工带来了许多的现实难题。
2.环境因素较为恶劣
基于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多数的土木工程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施工的。天气环境因素,是人为所不能够控制的。因而,在相对恶劣的环境因素下,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工期会被不断的拖延。同时,由于环境较为恶劣,还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施工质量。那么,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这一特征,就需要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前,应当结构施工地点的天气与地理位置情况。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将这些环境因素都考虑到施工方案中。从而有效的降低环境因素对土木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材料设备方面
现阶段有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达到很好的经济收益,不断地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压缩,在材料选用上不够严格,致使建筑质量无法通过验收。有些施工单位为能够提早完成工程以及节约成本,所使用的材料不能够达标,就不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土木工程的使用年限也会相应的缩短。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要使用新型的、具有环保性能的,要确保这些材料能够符合土木工程施工所要求的强度和硬度。关于搅拌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维修和检查工作,相关人员要落实到位,确保搅拌设备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国外新开发出来的施工设备以及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
2.施工人员方面
我国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对于新开发出来的施工技术以及方法不能很好的使用,这就会在工程中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而且对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同时,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使得土木工程的效率以及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因此,土木工程相关单位对于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定期进行培养,通过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构建一个技术能力较高的施工团队,促进土木工程施工顺利的开展。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对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调动工作人员更高的积极性。
3.施工制度方面
施工过程中缺少一定的管理制度,使得施工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直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这样的管理使得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了积极性,其工作效率就会明显降低,经济的成本就会受到损失,施工技术的改良创新就会受到限制。相关单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进度以及每个环节要采取全方位的跟踪管理,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出规范的责任制,并且严格执行,这样就不会再发生推诿的情况,施工人员也能够尽心尽力的做完自己的工作,这样对土木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1.深基坑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深基坑是深度达到一定数值的基础根基坑,这个深基坑技术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大力推进的技术,施工时,基坑周围较为松散的土质不能够支撑施工项目,就需要挖掘更深的基坑,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不是一味地靠深度就能够获得较为坚实的基础,在基坑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就不能够从深度上获得更佳的支撑效果,必须从坑中支撑结构开始,首先在深基坑中填入钢筋混凝土桩,它能够使基坑更为坚实的保持稳定,且强度和耐疲劳度都较高。在施工过程中,优先采用旋转开挖技术,这样对目标基坑周围的土壤以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2.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是当今世界在土木工程建设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因此对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预应力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挖掘新型预应力技术,新技术能够更好地使混凝土获得预期的应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改进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优化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变土木工程建筑的力学结构来增加施工工程的强度。该技术通过混凝土截面方向实现钢筋加固,使应力获得更加直接。预应力技术应用时必须与其他的新型技术相结合,利用多种技术方法来使某些建筑参数改变,进而达到加固目的。
3.BIM信息技术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逐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借助计算机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BIM技术就属于全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基础。BIM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把传统二维设计图纸用三维空间展示,从工程设计、施工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度管控,以及物料采购、竣工结算都能实现精细分析。BIM技术主要是运用各类参数模型对各类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整合,其共享功能与传递功能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工程运行以及工程后期维护的整个过程中,是工程设计人员对各类建筑工程信息进行理解与应用的基础与前提。通过BIM设计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维度(资源、行为以及交付)进行深入的分析,设计出工程建设的实际标准与实践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率。
结束语:
土木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作,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树立实事求是的施工理念,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不断提升自身的施工水平,改进自身的施工技术,不断的改革创新、优化升级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振辉.分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河南土木,2016(23):187-189.
[2]梁思成,彭毅刚.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J].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05):112~113.
[3]刘文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3):107~109
[4]王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J].江西建材,2017,02:104+106.
[5]杨玺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4: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