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课程;融合
正文
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民族精神和浓烈的民族感情,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文化血液和精神精髓,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将民族的凝聚力和各个民族的团结联系起来的桥梁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明不断发展的一个宝贵的源泉。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下,更多的幼儿园老师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此,他们逐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教育之中,期望能够通过传承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增强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从而使孩子们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一)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生活等因素的综合,造就了不同国家独特的民族文化。对于节日来说,这是一种表现形式,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国家,众所周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表现和表现,在过去的5000年里,中华文明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例如,在阴历年初,人民就会欢庆新年的来临,并对新年寄予厚望;三月三上巳节,是在春天,是在郊游,是在河边洗澡的节日。中国人一向尊老爱幼,所以九九重阳节就是为老人们带来最诚恳的祝愿。这些传统节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因此,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对于传承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传递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华夏民族数千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种意义深刻的节日,不仅是华夏文明的结晶,更是前人的杰出智慧结晶。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的实质正是一国民族文化在其基因生命力与文化特质方面的一种反映。
(二)传统节日文化逐渐缺失
在世界各国的全球化进程中,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西方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古代的劣质文化被抛弃的同时,许多优秀的经典文化也正在被淡忘,例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华传统节日,这种情况已经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各种不同的西方文化形式纷纷进入中国,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模式与思想模式。随着水平文化的不断扩展,中国人也受到了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流行趋势的影响,对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渗透,使得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氛日渐淡漠,乃至被西式节日所取代,使得许多人对西式的节日风俗产生了盲从心理。例如,许多人非常看重西洋的七夕节,而忽视了我们国家的七夕节;有些人一定要庆祝圣诞,而不把中国的新年看得很重要;也有人庆祝复活节,万圣节,愚人节等等.尽管西式的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极大地充实现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然而,在人们对节日的盲目追逐背后,却隐藏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日渐消亡,以及中国人对节日的向往和信仰正在逐步远离。
(三)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价值
全球化的来临,不但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的内部文明造成冲击,从而使得国际市场行为具有了一种文化强制的特点。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若不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推广,将会慢慢地失去这个国家的精神,乃至让我们的子孙忘记自己的祖先。所以,当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并且在我国社会生活不断进步、文明形态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更是反复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同时也强调,要灵活利用多元化的传统节日,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并以此来培育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于我们继承中国5000年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二、幼儿园课程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价值
(一)更好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种极富教育性的文化,它所包含的教育性的讯息,可以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能够让孩子在教育初期就能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将幼儿园课程与传统节日文化结合起来的时候,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兴趣,老师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安排更多的活动,促进孩子们沉浸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在对他们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在传承过程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元素。
(二)有利于加强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节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将幼儿园的课程与传统的节日文化进行结合,可以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文化要素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跟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幼儿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早期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知识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与传统的节日文化相结合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要想让这一类型的课程在孩子们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幼儿园应该安排各种类型的活动,并将其与传统的节日文化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此类活动的教育价值,从而保证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效果。
(三)有助于达成教育文件精神
伴随着教育课程革新的迅猛发展,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也成为了这项变革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可以帮助达到教育的精神,提高对幼儿的文化教育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都对提高幼儿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的课程融合起来,要运用适当的文化元素,为幼儿创造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气氛,让幼儿在有关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同时也要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对教育文件精神和指示进行科学的贯彻,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成效。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传统节日环境,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
在幼儿园中,环境创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中,我们把节日文化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例如,除夕之夜,我们在清晨收工时,就会演奏"金玉满堂","金蛇狂舞"和其他节日的民间乐曲;在一层大厅的入口处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在树上插上"祝福红包",在大厅里挂上自己制作的红灯笼和鞭炮,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跳舞的地方,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喜庆的氛围;在二楼的墙上,我们贴上了年画和春节习俗的图片,让孩子了解春节的起源及民俗。我们也在幼儿园大门口设立了一个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展板,为孩子和父母提供各种节日文化的信息。同时,教室内的教室也变成了学生们感受传统节日气氛的游乐场。在班级的主题墙里,到处都是由孩子亲手绘制的喜庆春节图片和充满童言稚语的贺词。在展览架子上,摆放着孩子们和教师们共同制作的饺子、糖人和糖人,除此之外,在教室的位置上,还摆放着各种与节日相关的资料,让孩子们在传统的节日文化氛围中,培养他们的性格。
(二)开展主题活动,与各领域学习有效融合
一切传统的节日,最后,都是围绕着一个"爱",即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对自己、对周围的每一个人的热爱。从“爱心”这一主题入手,可以发掘出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活动内容。这不仅为儿童的情绪、态度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合适的环境,而且还为他们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识特征,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并选取了适合其主题教育的传统节日。
例如,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将以春节,端午,中秋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而中、大班级则以小班制为主,以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和腊八节为主要内容,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在这次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将参观、谈话、游戏、情景表演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到传统的节日的文化和风俗。在节前,让孩子和父母先上网,搜集有关节日的资料,搜集有关节日的故事,并认识中国各地的传统节日风俗。此外,还要把传统的节日文化与各个方面的教育相结合,比如,让孩子们做一些小手工,做一些绘画,讲一些民间的小故事,讲一些饮食文化,进行一些民间体育活动,进行一些礼仪表演,把这些活动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孩子们更加亲切,更加生动,更加生动,增加孩子们对中国的节日的热爱与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们的品德感情得到充实,逐步养成一些品德的好习惯。
(三)抓住教育契机,自然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节日是年复一年的特征,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好这个机会,对节日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持续的优化,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相一致,让教学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拿清明节来说,传统上都是祭祖扫墓,而这种事情,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和其它的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个禁忌,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能举办的活动并不多。通过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了解到,事实上,在幼儿园里可以开展的活动还很多。例如,在上午的交谈中,孩子们可以从交谈中认识到,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种,而且是一个有着很长的历史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头一天叫做“寒食节”,是为了祭奠一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介子推。中大班的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诗歌《清明》来扩展他们的阅读量,并通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节气,谚语,诗歌,名句,来认识中国的清明节和中国的农业文化;在过渡环节期间,如餐前和餐后,教师和儿童可以共同讲述和分享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民俗故事,从而调动儿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儿童到户外去踏青,去发现春的味道,还可以通过户外写生、荡秋千、放风筝、玩蹴鞠等方式来体会自然之美,从而培养出一种对自然的爱和对生活的尊重。还可以组织大班儿童观看革命英雄先烈的故事,并亲手制作花圈,敬献给革命烈士,以此来培养他们对英雄的崇仰和爱国之情。
(四)合理调整整合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根据五大领域课程的具体特征和构成因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比较等方式,归纳出更系统、全面的数据,并做出科学的评判,从而归纳出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与效用的过程。对于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原版课程的整合性课程而言,老师们应该多注意对课程的设计方案、活动内容、实施过程以及教学成果的评估,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做出更为理性的改善和调节,让这种综合性的课程与其它原版的课程能够产生显著的差异,并且在评估的过程中,要更好地认识到整合性课程的教学价值和重要性。此外,在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成果进行评估时,还应将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知识纳入评估表,例如,在评估表上,可以添加“孩子们对某个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孩子们会不会在一个特定的传统节日里进行一些民俗活动呢?孩子们能不能意识到,在这个节日和中秋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能说出中国的节日和其他国家的节日有什么区别吗?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节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合理利用,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良好的认知习惯,形成正确的思考模式,既可以让幼儿继承并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代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实践[J].天津教育,2022(24).
[2]徐佳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融合[J].家长,2022(21).
[3]张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天津教育,2022(20).
[4]高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研究及其实践应用[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