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开展生活化教学一经提出便备受关注,数学学科本身便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很有必要。但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更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就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展开讨论。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尽管新课改的实施已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但是仍然有些教师无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依旧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盯着教材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性格特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不易被文字内容吸引,教师的讲课内容一旦没有针对学生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课堂教学效果变差。
(二)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对课堂主体认知不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果课堂始终是以教师的思路为主,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的个体思想得不到启发,学生的思维便也无法得到发散,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成长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主动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整体偏离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对于学生本身的数学思维培养更为重要,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家长都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课外培训,却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教学目标的改变是关键,也是发挥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二、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传统思想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想要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首先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举步维艰,很多创新出来的教学手段也无法有效实施。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细心思考,自我反思,找到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不可取之处,结合新课标对其不断进行改良、替换。并发挥自身的探索精神,发掘新课标中的前瞻理念,并把它们结合到数学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化教学的特点,通过将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生活化理念结合的方式来创造新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最后,需要学校作为师资培养的坚强后盾,学校要承担这份责任,对教师开展高质量的能力培训,帮助教师摒弃已被淘汰掉的落后教学思想,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上的提升。学校可以开发多种培训渠道,例如网课培训,这样既方便教师安排培训时间,也能减少人员流动。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再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弥补,通过种种方式创新出适宜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环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帮助下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想要构筑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形成一个带有日常生活气息的教学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下,学生可以注意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的关联性,从而理解数学知识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明确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性,从而将自身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校的整体俯瞰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赏,等学生认出图片中的各个建筑时,其学习课程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将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学生也能将刚学到的知识即刻应用到生活中。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提问,如教学楼在办公楼的哪个方向?从学校大门进来后怎么走能走到食堂等,之后再让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也就实现了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对空间概念的了解,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作业是将生活化知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课堂上开展的生活化教学因为有着时间、场地、人员的限制,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效果,但是家庭作业不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而且生活化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做成圆形?做成三角形可不可以?之后将这两个疑问融合到作业中去,让学生从数学角的度分析车轮为什么制成圆形?同时完成车轴在车轮中的构图。学生回家后可以用硬纸板自己动手制作多种形状的车轮,之后学生给自己制作的车轮装上车轴,通过实验来感受哪种形状的车轮转动得最省力。通过生活化作业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而进行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行思考。在学习“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时,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布置为学生跟随父母一起到超市来采购日常用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超市中物品的单价以及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设计表格。通过作业亲自参与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拓展作业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探讨了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以期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恩.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J].亚太教育,2021(24):44—46.
[2]苏春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22(24):95—98.
[3]陈绪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16.DOI:CNKI:SUN:XZHK.0.2016-11-041.
[4]刘志红.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2021, 000(00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