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施工;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现在有更多建筑工程设计有地下室,可以扩大可利用空间,但是因为地下室环境特殊性,人们就会不可预料的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提高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必须要总结以往经验,结合施工技术特点,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在确定问题原因基础上采取措施进行了优化,提高施工规范性,解决影响用户体验的质量问题,是当今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土方开挖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土方开挖作业中,需要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一次性开挖到设计深度,凿出桩头,在开挖时不宜碰到桩头,避免损坏桩基。基坑边缘地区机械无法作业,需要利用人工来进行手动清坡。在基坑开挖作业时还需要在基坑外围挖掘一条明沟,这样便于雨水及时排出。在具体开挖作业时,需要详细检查基坑内部的环境,及时发现坑底涌水现象,并积极对其进行处理。在基坑挖掘作业时,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护坡施工,而且需要边开挖边护坡,有效的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二、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块状浇筑的方案,通过将浇筑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域,在浇筑过程中不宜出现缝隙及断层的情况。宜先从四边开始浇筑,逐渐向中间推进。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墙体模板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从而使地基形成为一个整体,确保地基的整体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采取泵送的方式,要重视模板底部和侧面的浇筑施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对地下室地基面浇筑作业时,在保证浇筑的厚度和地面的平整性。在浇筑的初期,则采用标尺来对地面进行刮平处理,并利用碾压垂来碾压地面,使浇筑过程中形成的缝隙进行有效的填充和缩小。在浇筑地下室顶板之前,需要保证顶板的平整性,及时清理杂物的废弃物,在使用顶板模具前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湿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养护,达到养护的时间,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达到预期的强度。
三、地下室墙、梁、柱及顶板的施工
在对地下室墙、梁和柱进行施工过程中,在具体浇筑时需要用到模板和钢筋。在地下室浇筑时使用的模板多为防水木胶合板,根据剪力墙的大小晋朝行裁剪,确保与要求的尺寸相符。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地下室面积都较大,因此要注意模板的长度,一旦模板过长,则会在浇筑时会出现膨胀变形,因此需要利用到止水环撑头,以此来防止膨胀变形发生,并保证墙体厚度和防水性能能够达到具体的设计要求。地下室管道穿墙时需要采取预埋的方式,提前设置好预埋的孔洞。在墙面具体浇筑前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模板接缝处要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有效的保证墙体浇筑的质量。
地下室墙、梁、柱的施工都要用到钢筋,要确保钢筋绑扎的牢固可靠,质量达标。在施工浇筑的过程中,会对绑扎好的钢筋碰撞造成一定的变形,移位等问题,造成以后钢筋被锈蚀甚至墙身渗水等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高质量的绑扎好钢筋防止以上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剪力墙中经常要对双层钢筋进行焊接,要防止因点焊造成的钢筋头外漏出网片,保护层的支点切忌用段钢筋头。
四、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要点
(一)施工缝处理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施工缝,也可将其称为冷接缝,其作为防水的薄弱环节,一旦处理不到位,则会对整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从而对工程的正常使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底板浇筑时,宜连续浇筑,不宜留置施工缝。在地下室外墙浇筑时,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而且留置位置要高到底板20cm以上外墙上。在具体浇筑施工缝时,需要利用对接缝进行凿毛处理,并清除浮浆,对其进行冲洗,使其保持湿润,在其表面涂抹水泥浆或是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要振捣密实。对于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必然留置垂直施工缝的情况,需要在变形缝或是后浇带位置处进行留置。
(二)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三)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四)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主要为伸缩缝和沉降缝,其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的伸缩、沉降、位移和变形而设置的。当变形缝出现渗水情况时,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严重时会对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变形缝混凝土浇筑时,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合理控制止水带的宽度和安装工作,重视填缝处理和封缝处理等工序。在具体施工时,需要对变形缝内的杂物进行清除,排干明水,对缝内基面两侧进行凿毛处理,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进行搅拌,利用其来封堵基层,并在其上铺设注浆层。注浆施工时宜先底板后侧墙,注浆管要伸到注浆层底部,这样上层封堵材料强度达到凝固强度之前,注浆管可以起到导排渗水及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待上层封堵材料达到设计强度时,则要对预埋航空器进行封堵,并在槽内利用柔性材料进行处理,当完工后管口不再有渗水时,利用气焊将注浆管烧平。
五、地下室回填
在地下室的工程结构完工之后,为了避免由于干缩和温差而产生裂缝,所以要应该及时进行回填工作,在回填中主要是依靠人工的力量,在回填的过程中要从地下室的最低部位开始,在深浅部位相连的地方,要先进行深处的回填,当深浅处达到统一高度的时候,再进行全面的分层夯实。
六、结束语
地下室施工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其建设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与寿命。提升底板的性能无异于延长了建筑的寿命,既提高了工程影响力又减少了后期维修费用。所以,工程单位应注意严格把控每一阶段,从规划设计到选材都要十分重视,严格把控。严把质量关,拒绝豆腐渣工程,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承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
[2]耿长平.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3(2):92.
[3]柳征.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9):124~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