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性任务教学”的教学主张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引言:所谓的“发展性任务教学”是指教师能站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课程教学模式下,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梯度合理、结构鲜明、富有启发性和生成导向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着重对这个核心理念加以落实和实践。
一、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发展性任务教学观点的提出
(一) 明确学科素养的发展要求
新课标不仅强调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强调了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要求。首先要在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各种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应用于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后要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学生还要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树立起积极主动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
(二) 基于发展性任务设计引导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高中化学新课标提出学习过程与能力的综合素质要求: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高中化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关注教学过程。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高一化学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复习课为例,我以汽车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情境为载体,拆解成多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任务,开展《汽车中的化学》发展性任务”的教学模式。
任务一: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出行的代步工具为情境,提出问题汽车所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Q1:汽车所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Q2:为什么用合金,而不用单一金属?
Q3:为什么用得最多的是铁和铝?现在有些人把金属材料聚集在镁身上,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二:设计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的工业流程
任务三:展示图片,围绕汽车中的非金属元素提出问题
Q4:普通玻璃的成分是什么?汽车玻璃和普通玻璃的成份都一样吗?
Q5: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选取适当物质制备硅酸钠
任务四:汽车安全——安全气囊
Q6:安全气囊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特点材能减少人身伤害?
Q7:气囊中化学物质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Q8:你能从我们学过的物质或反应中找到合适的试剂吗?请给出理由
高三的复习课教学中,同样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设置城若干个发展性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经过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 重视发展性任务教学实施过程的管理监督
“发展性任务教学”的教学观念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指导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新课程改革模式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性任务教学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通过活动创设的情境和活动材料所提供的资源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发展性任务的教学过程管理与监督,以确保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教师要对学生参与“发展性任务教学”学习过程中提出合理建议;通过自主探索式探究实现知识构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关键能力培养的目标。
(四) 基于“发展性任务”的新型备课模式改革探索
备课环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发展性任务”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提出相应教学目标和要求,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设计教学任务。同时要把握教材编写主旨和目标要求,体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提出问题;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化学思想情感对实际生活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符合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等主要教学目标。
二、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发展性任务教学思路理念的运用
(一) 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学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这也是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及落脚点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开放课堂教学,应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他们思维活动、学习行为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教师只有注意到学生身上的不同变化,才能充分发挥好学生教学过程中培养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与技能实现了自身价值和发展,教师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与引领作用。
(二)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都是基于自主探究的,但他们的探究意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上的认识,他们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也仅仅是表面上的,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探究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以及表达的反思。所以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提出发展性教学任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需要学习新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理解和记忆,而是经过在问题情境中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达到其内在意图水平,即建构了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基于建构主义思维,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根据问题提出思路和解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交流思想,并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和探索能力、勇于创新精神。
(三)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学科思维的能力
高中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科学,因此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必须关注化学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运用的,学习过程则是学生如何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单一。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追求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等重要因素的培养和指导。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设计方法等教学活动提出教学任务,激发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探索的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性任务”教学主张,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经历,完善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学习上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运用化学学科思维的基本方法设计发展性教学任务;基于“发展性任务教学”的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不仅强调了教师对知识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重视学生对过程与方法掌握的过程。这种学习是基于学习理论而产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重视这些发展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陈新华.“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设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03):66-70.
[2]姚明站.“发展性任务”教学主张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以高三微专题复习课为例[J].教学考试,2021(50):30-32.
[3]赵春梅,陆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问题与策略思考[J].化学教学,2021(06):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