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促情,以情促动——情境性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有效开展与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自主性;教师介入指导;时间控制;教师点评
正文
一、引言
学前教育的课堂中一般会导入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这就是本文所提的自主探索游戏。自主探索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幼儿在特定的游戏环境中自主选择游戏方式和游戏内容,让幼儿通过与他人的自发交流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这类自主探索游戏已成为幼儿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幼儿课程中的自主探索游戏在幼儿良好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开展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游戏的开展未能尊重幼儿意愿、教师指导不充分等问题。比如幼儿出现抵抗情绪,幼儿游戏过程混乱并且容易发生摩擦等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幼儿自主探索游戏设置,这对于实现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教育意义尤为关键。
二、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案例分析与解决策略
背景资料:自主探索游戏通过调节、改变情绪来促进个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最后实现个体身心功能整合,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模式。团体辅导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辅导方式,强调成员在安全、温馨的人际互动环境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成长,以促进成员良好的适应与发展。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是以促进幼儿体格健康发育为目的,尝试运用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材料,在不同气候、时间合理利用场地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教师利用客观记录及相关实施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引导幼儿发现自我,建立自信。
观察地点:园区操场
观察记录人:李艳麒
观察重点:
1.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园舍场地,创设一种幼儿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形式。
2.让幼儿通过基本动作的练习,有效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观察时间:2021年3月18日
观察对象:绵竹市城东(第四)幼儿园 中二班
观察方法:照片式记录
游戏现场描述:游戏初始,孩子们都是小心翼翼前行,但在老师的保护下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已能在梯子上双手变换动作。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运动的积极性,并使幼儿游戏的愉悦感、成功感得到满足。梯子和不同器械的组合易生成有趣的运动,通过横、竖、平、斜等形式的摆法,梯子和轮胎完成多种组合,这些都成了孩子们乐于尝试,积极探索的运动项目。
观察与反思:
1.适宜挑战
听从信号指令,快速集合。安静、有序进入操场。行进时口号响亮,精神饱满。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探索出适合我园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幼儿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幼儿在学习、生活中阳光自信、善于缓解低落情绪,敢于正视挫折与困难等。
2.社会互动
体育运动应该形式多样,带有一定挑战性,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如:可以设计两把不同宽面、不同高度的梯子,让幼儿尝试攀爬通过。引导幼儿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性格开朗,懂得感恩,懂得宽容。
3.动作技能
在“大循环”模式中我们还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问题,注意做到低强度、高密度、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三、游戏教学的策略
当前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引入课堂作为教学方式的实例已经越来越多,学前教育的课堂中一般会导入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这类自主探索游戏也已成为幼儿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说幼儿入园适应受到广泛的重视,自主探索游戏在实施过程的处理方式上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对所出现的问题,下面将从游戏基本设置、教师引导、环境渗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将游戏活动设计自主化、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重视自主探索游戏环境的创设等可行性对策。
1.将游戏活动设计自主化
幼儿游戏自主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选择需要实现自主化;第二个方面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节设置需要实现自主化。角色选择自主化可以通过给幼儿留下选择空间来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关注度。而游戏过程中的情节自主化。则可以通过不断变化游戏情节来增添游戏的延伸度和弹性,通过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认知和思维探讨,丰富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我班以竹屿为主题的民宿区角中,当班级的民宿里有客人来住宿时,民宿的老板就给小客人准备住宿地点就可以了,但在没有小客人来住宿的话,民宿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在一日的自主性活动中民宿的萌萌的来跟我说“老师,没有人来住宿,我们没事做了,我们可以去玩吗?”于是在结尾点评的时候,我请小朋友一起来想想办法,有在民宿玩过有经验的小朋友就说:和爸爸妈妈去旅游的时候会拿出身份证,妈妈说那叫登记,而且早上起床时还能吃到餐点,并且住宿是需要付钱的。于是我引导小朋友们怎样才能把住宿程序弄的简单些,最后我们一起制定出了规则: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存折,存折上画有一些圈圈,来到民宿住宿一晚就划去一个圈圈,也就是说存折里少了一块钱,但如果当服务人员就可以挣到一块钱,并且还开设了小厨房来提供餐点。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成为“民宿”中的经理、服务员、厨师或者是顾客等角色,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议如何装饰民宿或提供哪些食品,幼儿则可以结合跟随父母外出或观看影视时的经验,自主地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师在结构游戏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选择,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在表演类游戏之中,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表演道具,安排不同的表演区域,鼓励幼儿对表演内容发表看法。通过种种措施的采取,践行自主游戏,从而不断拓宽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2.合理控制游戏时间
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时间需要有所限定,过短的游戏时间不能保证游戏的完整性,而过长的游戏时间又容易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丧失,反而不具有效率。在游戏中应当适当的涵盖老师维持秩序的时间、引导游戏的主体时间以及游戏后的总结和清理材料时间等,根据幼儿所在年级层次、幼儿的人数多少以及幼儿的综合性格考量,对这部分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如由于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差别,大班幼儿的引导时间一般较短,而小班幼儿的引导时间则往往要预留更长,这样预见和考量这些因素能够有效控制游戏时间,使得自主探索游戏开展更加事半功倍。
3.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
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并不等于完全自由发挥。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管理和引导,并在游戏角色的选择、情节设置、环境营造和幼儿行为监督等方面应当负有一定的职责。在游戏的关键节点上尤其要发挥引导职责,如当幼儿游戏进入较为混乱的阶段时,需要幼儿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来调整话题,有时还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设置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来予以辅助游戏完成。由此可见,加强幼儿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间接引导,更加有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教师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才能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快乐,才能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思考,进而通过游戏来掌握与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的进步与成长!
4.师生讲评合作化
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师生讲评环节,这一环节在幼儿自主探索游戏中可谓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将零散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板块整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认知,帮助幼儿进行游戏后的深入思考诸如“是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做”等问题,以此来不断加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师生讲评合作化有利于避免出现幼儿教师单方面点评的片面化,在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对游戏的设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日后在开展这类自主探索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有益于幼儿的后续成长和对外交往。
5.在环境中渗透隐性指导
首先要从理论层面上做好准备,积极学习国内外机构的经验,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使它们能够更加符合幼儿成长的客观需要。其次,要注重游戏不同属性的平衡,既要注重安全性,也要注重启蒙性,但前者是基础。例如,游戏的内容和场地要有一定适合的安排,在跑跳的过程中保护孩子们不受伤,同时可以在游戏中增加算数或记忆的一些内容,使得游戏也具备着更好的启蒙性。第三,老师要和家长加强沟通和配合,通过全面了解孩子的需求,来改进游戏,使其更加符合孩子客观成长的需要。
6.重视自主探索游戏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心理较为单纯,好知欲很强,也比较贪玩,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更多的游戏类型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幼儿园的老师们要加强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通过寻找更多的游戏来丰富园里的内容,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强整个少儿时期活动的趣味性。要对游戏进行一定的选择,可以从民间寻找,也可以学习国内外先进机构的作用,增强游戏的有效性,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成长。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也要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之中,并在家庭生活中,开展一些类似的游戏活动,使得幼儿园和家里能够有效的衔接起来,增强游戏效果的持续性。保证幼儿能够与游戏材料一一对应而非无所事事,提高游戏的充实度对于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充分程度尤为关键。
四、结论
自主游戏中,幼儿离开了教师的“命令”,也没有了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他们更容易依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完成游戏,更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探索、思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幼儿也会因好奇心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希望了解到各种游戏背后的知识,能够通过积极的学习来掌握更多的游戏技能。尤其是当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面临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索,探究与学会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并能够借助教师帮助或者是自己独立地解决面前的难题,从而使游戏更顺利地进行下去,也能够使幼儿掌握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能力。幼儿教育一直在路上,广大幼儿教师还需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续严谨求实地在这一教育道路上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