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设计元素融入高职平面设计课程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欣宇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111000

摘要

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本身的底蕴内涵也相对较为深厚,因此无论是通过符号的传承还是创意的渗透,都是需要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传承进行发扬的。本文针对传统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求加深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之中的应用,为后期的艺术创新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传统民族元素;平面设计;课程研究

正文


将我国的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相融合,同时实现合理化的应用,可以加快设计理念创新优化,不断地丰富设计的理念,为设计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对创建优秀的民族设计品牌,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一、民族设计元素在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色彩符号的应用价值。在我国的民族设计元素体系中,色彩观念主要包括五色体系和道家思想中的黑与白。在我国的早期社会中,人们对于世间事物的描述,使用的就是传统的五色观念,也正是因为这一观念的使用,使得较为复杂的色彩体系逐步变得秩序化,因此这一传统的五色观念对于我国传统美学色彩体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道家的理论体系中的色彩观,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这两种颜色的相互结合就是其他颜色得以产生的根源。受这一色彩观念影响,最为显著的艺术形式就是水墨画艺术,借助黑色和白色的美学效果,通过二者之间的不同变化构建出独有的意境。虽然不同时期的色彩符号应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最终都趋向“和”这一观念。为此,在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色彩本身带有的装饰性效果,将美术作品中色彩关系的重要性进行全面展示。平面设计的色彩除了需要贴近设计本身的主题之外,还需要迎合社会大众对于色彩方面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符号的运用价值。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民俗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剪纸、脸谱等都是社会民众接触最多且最为熟知的民俗艺术。这些在民俗艺术中存在的符号,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比如剪纸这一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具有喜庆的意味,并且带有浓厚的社会大众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这些剪纸艺术中存在的符号和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生肖邮票,在进行底样加工的环节中,直接采用了民间剪纸的形式。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环节的运用,需要教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将传统剪纸中的寓意和设计进行有效结合。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相应的转述,而剪纸符号中存在的寓意和造型基本使用的都是象征与隐喻的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这两种方式,便可在平面设计中有效地运用剪纸符号,设计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三)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民族的其实就是最好的,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民族风”已经成为各国设计师创新创意设计的一股浪潮。在国内,诸多艺术家立足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现代理念与传统精华进行融合,设计出民族感极强的艺术作品,涌现了新国潮文化,大胆采用民族图案、配色,优化民族元素。由此,将民族艺术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趋势,还是满足国内外人民需求的重要体现[1]

(四)有助于丰富设计资源。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想保证平面设计的竞争力,必须要处理好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的关系,要坚持以本土文化发展为导向,满足文化市场需求,增强大众对平面设计的认同感,必须要分析和研究我国本土文化,凭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设计师能够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产生更多创新设计思路。可从民族文化艺术中提取资源,分析和学习美的表现规律,将其融入平面设计中,形成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平面设计思路,为平面设计注入无穷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被受众认可。

二、中国民族设计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民族传统绘画元素的融入。民族传统绘画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和技巧成熟,最早可追溯至原始时期的岩画、彩釉等。绘画在前期主要是用于记事,后来逐渐发展为视觉传达艺术,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绘画名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艺术作品,其技法有工笔、白描、水墨等多种类型,题材内容也丰富多样,非常重视意境氛围,有着写生、写意等特点。绘画作品反映着画家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既具有观赏价值、艺术价值,也具有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使人们在观看画作的过程中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2]。在平面设计中,传统绘画元素可成为重要的灵感源泉,设计师可在作品中融入民族传统绘画元素,需充分了解传统绘画的类型、笔法、风格特征,提取其中的关键性元素,按照合理的方式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融合。利用不同的绘画元素,可表达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感觉和氛围,给予观众和谐美观的视觉体验和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情感体验。对国画元素的应用有助于创新平面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能为设计作品赋予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引发人们的共鸣。

(二)中国民族色彩融入平面设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色彩就有独特的见解,传统色彩可以展示出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内心追求、风俗习惯等。中国传统色彩主张“五色并立、阴阳成彩”,色彩效果鲜明热烈,有较强的象征性和装饰性,极具视觉冲击力。五色即为五行色彩,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分别由白、黄、黑、赤、青五色代表,每种色彩都有其不同的象征和涵义。白色代表纯洁、友爱、高尚,也可代表虚无和压抑;黄色古代时是帝王皇权的专用色,代表富贵、权利、辉煌和威严;黑色与白色是对比颜色,代表冷酷、庄重和沉稳;赤色也就是红色,一般作为喜庆的颜色,代表热情、希望、吉祥如意;青色是蓝色和绿色混合而成,蓝色代表忧郁、睿智、神圣,而绿色多代表生机与活力、希望与和平,有时也有朴素的含义[3]。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构成作品的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与文字和图案相比,更能直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具有更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平面设计师根据设计作品的创作意图,运用传统色彩进行灵活的搭配组合,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意境,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氛围。现代设计作品中善于用醒目的红色来渲染出国风或者喜庆的氛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红色目前已经成为了代表中国的颜色,将吉祥如意和热烈友好的祝福带给全世界。除此以外,在平面设计中也经常会见到以黑白为主,简洁洒脱的水墨画元素,以黄色为主表现富贵辉煌的龙纹图案,以青色为主展示睿智沉静的瓷器等。这些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与平面设计作品相结合,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意境和视觉冲击的优秀作品,增添设计作品的民族思想和内涵。比如,羌族图案在用色上,质朴、大胆,有的对比强烈色彩浓重,有的明快素雅,色彩丰富而具和谐美。羌人具有强烈的“白石崇拜”,“羌人对白石的崇拜,白石的神性不在石块,而是其白色,这是古羌人与北方游牧民族宗教习俗的存留,也是现在的羌人对祖先习俗的继承。”[2]因此在羌族人心中白色有着神圣的地位,也是羌族图案纹样中最喜欢用到的颜色。羌人尚火,尊炎帝为始祖,故红色也在羌人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羌族图案中常见的颜色,除此之外黑色、蓝色、黄色等也常常被用到。羌族图案形式丰富、形象特征鲜明、简练概括,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手法准确、直观地传达出图案纹样中的视觉传达信息,充分表达出羌族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和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极具民族特色。羌族图案创作设计中所采用的造型设计方法、构成形式、色彩搭配等极具形式美,这些设计理念、形式方法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具有极强的借鉴学习价值。

(三)挖掘传统文化符号的价值与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力。平面设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有必要创新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平面设计相结合。传统文化符号记载了一代人的发展历程,传递十分丰富的价值和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符号的作用,创新设计作品,提升平面设计水平。学生作为平面设计行业的接班人,有必要形成创新意识,更加灵活地设计作品内容,彰显设计特色。比如,羌族的建筑、器物、服饰等这些羌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就成了我们研究羌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对象。羌族传统图案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形式丰富,极具文化艺术价值,被誉为民间艺术的奇葩,被的广泛的运用于羌族人的建筑、服装、饰物等上面,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花卉、动物、图腾、云朵等与他们生活、劳动、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各种事物都是羌族图案纹样描绘的对象。各式各样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体现了羌族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神灵的敬畏、大自然的崇拜,是羌族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再比如,受特定生活环境、历史时期的影响,广西瑶族服饰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服饰纹样日益完善化。受限于不同地区人文和自然环境影响,各分支的纹样具有一定的特色。实际上,这并非是对基础纹样的否定,而是以全新的审美方式展现民族艺术和文化内涵。同时,多种分支的传统纹样,能够为现代人设计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经历了数千年发展的瑶族服饰纹样,往往与当代人的审美感知存在一定区别。所以,如何围绕当代社会消费者口味,促进民族服饰纹样与平面设计教育融合,是设计者、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原本的纹样,教师可开展再创造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艺术情感、艺术内涵,呈现出新的设计面貌,产生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四)强化民族元素与设计融合之间的深度。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系统的判断我们可以知道,在实施民族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应当全面关注的,就是两者在对外所呈现的形式以及内在的思想利益应当保持有效的统一,但是要首先在基础的协调统一背景下,不断地挖掘和分析两者之间有效融合的广度和深度[4]。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首先要认识到自我设计的核心主题和核心意义,其次要深化对于民族元素的基础理解和认知。只有在对二者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才能精准地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以及特点,之后利用一定的表现方式以及表现手法将两者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不同的民族元素在民族情境实现的背景下,所彰显出来的具体意义以及象征意义都有所差异。设计人员要结合深层次的认知和系统化的理解,分析民族元素的基础内涵,从更深的角度明确民族文化的核心以及设计意图的呈现,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将民族元素之中的文化内涵与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

(五)确保文化内涵的一致性。文化作为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寄寓着民族发展的主要方向。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和民族性特点,在视觉平面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传统文化符号的倾向性特点,确保传统文化符号与视觉平面设计的有效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进行有效结合与创新。如果在视觉平面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无法合理地对多种文化内涵进行结合,必定会导致实际设计效果受到影响[7]。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确保文化内涵的一致性,确保视觉平面设计意图表达的一致效果,不断尝试创新与发展,加强和谐发展的效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视觉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六)领略民族文化的别样景致一幅图的风格对于感官的影响最为直接,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为深刻,融合了民族文化的平面设计往往要有与该民族地域文化相匹配的设计风格。文化有其特有的气质,采取怎样的风格取决于地域文化的气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地区的总体形象会给人带来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比如在烟雨蒙蒙的江南古镇,到处是小桥流水,因此,其地域文化平面设计应展示其独有的朦胧与秀丽;在广阔的黄土高原,黄河滚滚向东流,陕北民歌信天游激昂嘹亮,其平面设计风格应是粗犷的、展现辽阔气势的……地域文化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一样的气质,若把地域文化所特有的风格随意改变,就可能会大大降低其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在平面设计中,应准确把握风格,才能展现地域文化的别样景致。

三、结论:

视觉作为人们感知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具有较为广阔的设计运用空间。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中,不仅需要加强信息内容的传递,还需要加强文化元素的有效使用。为了更好地保证视觉设计对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提升艺术性与观赏性,需要不断对符号结合的效果进行调整,实现民族文化符号与视觉平面设计的有效融合,为行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平面设计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的文化符号与视觉形象[J].民族艺术,2021(6):29-36.

[2] 闫萧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205-207.

[3]崔婷婷,申莹和.新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03).

[4]李丹.中国传统色彩在轨道交通制服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纺织科技进展,2020(01):30-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