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水平四足球运动技能为例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宇轩

浙江省杭州市行知中学,310000

摘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过程性和实际表现。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具体环境中运用技巧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重视技能运用能力。对个性化能力评价和积极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足球综合检测到整个球类评测,渗透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学校开展特色化球类人才培养。本文将探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表现;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

正文


国家重视体育教育教学探索,体育教育影响国民素质。十四五规划中,体育课程为主干课程,纳入主干课程趋势不可阻挡。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评价体系短板,影响教学效能。教师对评价了解不足,影响教学。体育课改关注情境中的学生能力,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能力重要,需用评价形式呈现。因此,文章讨论引入过程性评价,更好地评价反馈学生表现,发挥学生潜在能力。

一、体育课程引入表现性评价的原因

表现性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在商科教学中推行,注重环境真实性,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评价包括知识技能掌握、协作能力、批判思维等方面。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具有实践性,得到推广,发展至今,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引入表现性评价的两个原因是激发学生个性化表现和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耐力、协作能力及运动思维运用能力。

(一)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图片1.png

(图1: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表现性评价要素构建图)

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浩教授阐述表现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传统评价忽视学生过程性表现,不能有效促进学习。为适应教学改革,表现性评价逐步应用于过程性评价,体育课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尤为合适。表现性评价是开放性的,注重展示技能和创造性成果的评价,借助真实情境和模拟评价来引发学生反应。体育教师需灵活设计评价体系,针对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五大评价要素为常用和共性的评价要素。图1展示最基本的评价模型,可作为教学推荐。

(二)表现性评价的运用方法

表现性评价与其他评价相比较,具有亲近性和复杂性。因此,表现性评价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嵌入性下的融合法:利用表现性评价嵌入课程与教学。常规表现性评价基于学生能力和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设计,但对每个环节都进行评价并不现实。因此,表现性评价与课程的整合,通过从知识点到能力点,确定具体评价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活动。设计表现性评价前,需分析学情、个性化特征和教学环节,设定评价样本案例,并在各环节加入评价指标。

2.深入性下的评测法:表现性评价注重深度互动与探究、能力与潜力的综合,深度卷入是关键,量表设计应落实。具体做法是先进行前测,学生自主选项目并分组测评,以激发积极性、协调性与运动潜质,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正式活动的重新编组和新测评指标。

3.以点带面的系统分析法:通过收集并利用学生素养信息以驱动教育学,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活动的阶段性信息进行记录和收集,生成特定文件夹。教师需记录并收集学生在足球水平四表现的各阶段信息,如前期表现、过程中和完成任务后。只有结合所有信息,才能做出对学生终结成果的评价。否则,表现性评价将落入传统怪圈,无法更好地突出学生本位和潜能激发。具体方法:按照体育特色活动的评价维度设计系统分析法,考虑运球、传球、花样球技、投篮和射球等实践项目及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刚毅、团结、兴趣等,实现以点带面的评价。

二、初中生水平四足球运动技能培养下的表现性评价的运用

前文对初中体育课堂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客观的叙述和举例,下面将结合初中生水平四足球运动技能培养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的运用做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而促进中学生足球教学的科学性进而提升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一)基于足球综合技能测评教学 进行学生分析应激能力的表现性评价

水平四足球教学技能涉及到初中生的足球教学,一般是八年级学生的足球技能教学。该阶段的足球教学要求学生对踢球的三大要点:支撑、摆动、击球要有明确的理解。此外学生还要能在不同的场地进行规范性的射门,守球以及群组内的踢球互动等。这里主要以足球综合测试中的学生从触球到射门的整个过程中的分析和应激能力的表现评价的落实为例:

案例1:具体的测评教学设计为:学生站立于起点线后,第一次触球后开始计时。完成五次颠球后(总计五次,如失误球落地后才可手触球继续抛颠)与侧面反弹板进行“2过1”撞墙式配合,通过传跑配合对第一个标志杆(防守人)形成突破,接球后运球绕过4个标志杆后进行射门,球越过球门线后计时结束。

图片2.png 

 

教师关注学生射门前后反应,评价应激性,观察学生如何应对错误。通过量表具体评价学生表现。表现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获得成就感。评价结果可融入常规课堂,如篮球技能训练等。

 

基于应激和分析能力的表现性评价量表

评价范围

评价的具体要点

触球时

动作的规范性

神态

动作连贯性

步伐

速度

反应

身体的弧度

有无失误

连贯性

有无失误

整体过程

身体状态

神情

任务目标达成

(表1:水平四综合检测中基于应激性和分析能力的表现性评价量表)

应激性指学生对特殊情境的反应,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反应,评价学生面对特殊情境的身心协调能力。分析是评估学生从触球到射门的连贯动作。细节性观察有助于表现性评价,如触球的规范性、学生神态和动作连贯性、颠球的步伐、速度和反应;抛球的弧度、力度和失误;运球的速度、连贯性和失误;以及整体过程中的身体状态、精神和任务达标。通过这种过程性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足球四水平综合检测中的应激性和分析能力水平。

(二)基于足球综合技能测评教学  进行学生表现与协作能力的评价

在水平式足球的综合检测中,学生的足球综合技能的表现还有取决于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以及与他人协作能力的过程评价上,这两点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来精准完成,具体的设计为:

案例2:例如围绕本次的测评点要求来开展学生实践演练和教师科学测评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其中测评点包括:球性、传接球能力、运球能力、射门准确性。此外具体的测评要求为:1.颠球五次,不要求连续颠,不限身体部位(除手臂),颠球进行中球落地后才可用手触球继续抛颠;2.与第一标志杆侧面的反弹板成功完成撞墙式配合;3.运球绕过四个标志杆;4.将球射入球门。

图片3.png 

在本次的评价中,教师要采用图文标记让学生明白测评的要求和测评的内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规范的测评。而表现性评价的运用则将侧重点放在“表现力与运用足球技能的协作能力之上”。具体的评价量表如下所示:

 评价要素 

 

被评价主体

颠球

撞墙式配合

运球绕杆

射门

学生1

A

B

A

B

学生2

B

A

A

C

学生3

B

B

B

A

学生4

C

B

A

B

参与评测教师

(由于其他辅助教师观察、记录后进行评价)

等级说明:A=91-100  B:80-90 C:70-79; D:59-69

颠球,撞墙,运球绕杆分别考察协调性,协作能力,技能稳定性。教师记录学生表现并分析,指导教师评价,反馈实践行为,为下节课表现性评价教学做好铺垫。

(三)基于竞赛中选手的能力表现,科学精准推进竞赛的表现性评价的运用

以青少年足球的竞赛行为为例,作为教练员和裁判要提早设计好表现性评价的量表,从而侧重选手的竞赛能力表现的评价,具体做法如:

图片4.png

2:表现性评价在竞赛中应用的要素图

案例3:围绕上面的图2可以从“选手的”四种竞赛现场的表现能力的分析和探索为根本,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例如:在竞赛中,选手每一场的上场、搏击和退场三个阶段的综合表现中,评价者围绕这四个指标在量表中给予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合格;D代表不合格。此外评价者还可以利用摄影的行为将过程性细节记录下来,最后结合评价量表和过程性资料来客观评价竞赛的过程性表现。

经过对被评价者的多角度评价,体育教研组具备评价能力,探索表现性评价经验,需系统融合先决经验,细化评价指向体育核心素养,提升表现性评价应用价值。将表现性评价融入体育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适应,激发教师进行多极化体育项目和活动,提升表现性评价指向体育核心素养。

三、结语

虽然表现性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但是在深度和应用的方法上有别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它是基它是基于过程性评价和春节性评价中的一种,更加注重效能的科学性评价。文章围绕初中体育课堂表象性评价的应用的目的,以水平式足球评测为案例资源构建了两大案例,就表现性评价中应该评价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践应用,突出了表现性评价在体育教学测评中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慧莉,吕万刚.表现性评价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专项课程为例[J].体育学刊,2022,29(01):103-110.

[2]陈芳.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灌篮,2021(23):6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