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期刊: 中国开发区 DOI: PDF下载

张建春

​(320902196610203512)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也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一些内容、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运用还有具体的施工方法等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也希望我国的建筑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


关键词

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用建筑建成后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性能,而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恰恰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前提。因此在开展民用建筑施工前和施工中,务必要全面的掌握测量放线相关数据信息,对建筑基础及主体开展仔细的测量放线,进而有效的把控建筑的角度及垂直度等关键因素。所以本文特意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在科学化、信息化的指导下,我们的建筑业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一、 民用建筑中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

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前提,测量放线的质量密切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的施工进程中应保持测量放线的动态运行状态,通过动态的测量放线对施工操作的定位做出科学的指导。与此同时,测量放线应该依据建筑施工进度分步骤开展,具体的测量放线步骤包含初始定位、基础测量及主体测量。其中,初始定位即为首次开展的测量放线; 基础测量即为在定位桩布设之后开展的对测量放线的复核; 主体测量往往在民用建筑施工开始之后开展,作为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测量和操作定位的关键引导。上述三个步骤组成了民用建筑中的测量放线施工,是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有力支撑和关键保障。所以在民用建筑施工进程中,做好测量放线施工至关重要。

二、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运用

(一)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开展的前期工作

在开展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之前务必要做好前期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构建好测量放线工作的团队,并对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能予以明确的划分,另一方面要配置好测量放线施工相关机具,保证机具的数量和种类齐全。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高效且有序的开展,在工作团队中往往要配置一名测量技师与两名技术人员,还应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设辅助人员。在工作团队的职能划分中,负责人员的职能主要包含对控制网的复测和校对工作; 下属质量员的职能主要包含有效的复验施工人员的组织控制线以及梁柱边线的测量放线。

(二) 民用建筑基础的测量放线施工

1.基础导线网的布设

对于不同的民用建筑来说,由于所处区位的不同而具备多样的地形环境、地质水文以及基础条件,因此,在基础施工中,采取适宜的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以实现施工定位工作,具体来说,

应该在施工前在场地中布设桩位 2 个 ~ 4 个,并将这些桩位组成导线控制网,并将导线控制网作为设置单位工程轴网的基础。一般来说,应该保持基础施工场地的中央及四周标高在同一高度,保证中央及四周可以实现通视,进而保证可以运用全站仪在中央及四周位置开展准确的投测工作。与此同时,在导线和导线网的布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测量放线的精度级别。

2.控制桩和投测轴线的布设。

民用建筑测量放线施工中的控制桩应该布设于完整的基岩上。一般来说,应在基岩之上布设控制点,进一步在基岩四周布设清晰的、醒目的围护设施,通过围护设施将无关人员隔离在外,充分发挥控制桩的功能。此外,当面临民用建筑中布设的控制桩受施工场地沉降等因素影响而发生位移等现象时,务必要对控制桩予以仔细的核查,以保证控制桩所处位置正确,必须要在核查并确认控制桩所处位置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后续的投测作业。在民用建筑控制桩和投测轴线的布设工作中,主要使用的测量放线机具包含钢卷尺及经纬仪等,此外,在投测作业之后应该依据设计截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开展放线作业。

3.民用建筑主体的测量放线施工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务必要在主轴线点位的基础上开展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放线施工,具体来说,应该进行两次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通过在地下以及地上的两次测量放线工作保证平面控制网定位的有效开展。其中,首次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集中在建筑地下区域,务必要在基础垫层浇筑标准并养护到位的基础上,依据基坑外围地面控制点防线的方法开展首次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工作。同时,首次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工作离不开全站仪等机具,务必要在主轴线点的基础上开展轴线测放。此外,应该在基坑周边布设控制轴线来确保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的有效开展。首次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施工完成后,务必要在参照控制轴线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复测检查; 而第二次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集中在建筑地上,主要放线方法为内控法,必须要在确保现浇楼面板的混凝土强度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第二次测量放线的准确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及时的完善并优化平面控制网点位的精确程度,可以在预埋钢板上予以适当的标记。

4.民用建筑标准层的测量放线施工

1) 控制网的布设。

在放线测量民用建筑的标准层轴线进程中,应该运用内控法有效的传递标准层轴线。具体来说,应该在建筑的首层地面布设适宜的测量内控点,进一步在周围设置相对应的测量外控点,然后将上述测量内控点及测量外控点连接获得准确的矩形控制网,同时,通过在预埋钢板表面标准点做出十字标志来标注控制网点的具体点位。

2) 控制线的引测。

在引测民用建筑地上部分楼层的控制网时,应该在内控点位置布设矩形的观测孔洞,在具体的控制线引测操作中,应该将垂准仪布置在内控点的位置,进一步由下向上逐一开展引测操作,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地上部分所有楼层都被精确测量。在民用建筑上部楼层控制网引测结束之后,应该利用钢尺与经纬仪进一步开展复合测量及校对工作,要通过仔细的复合测量工作确保地上部分楼层控制网准确对应。

2.5 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的测量放线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中,往往采用水准测量法开展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水准测量法可以动态的体现出不同观测点的标高变化情况,一般来说,应该在民用建筑不同的方位各布设约三个水基准点,并将水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100 m 以内、将不同沉降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10 m ~ 20 m 的范围以内,进一步运用沉降观测点清晰的观测民用建筑的沉降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务必要待沉降观测点布设到位后才可以开展沉降观测工作,与此同时,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务必要持续的、定期的进行,禁止发生观测中断的现象,还要采取可行的措施有效把控民用建筑的沉降速度。

结束语:我国建筑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要想进一步发展或者是在上一个新的高度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同时要注意其局限性以及优势,将其优势发展到最大。一定要根据建筑物自身特点对其进行一定的操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管理方式一定要正确,方案要优化。各方面都不断配合向着一个目标迈进,这样就可以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与我国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1]陈长云;;浅析暖通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1年02期

[2]王允;刘庆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专业中的设计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3]美娟 海花;我省四道关监管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N];陕西日报;2011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