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期刊: 世界·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杨孟雪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50001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价值,期待可为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对比形式开展实验,针对100例我院收治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者进行观察,研讨期限定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两组,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并将两种治疗方法与干预策略实施其中,参照组方案:(患儿50例,口服健胃消食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50例,中医外治法,接受针对性护理);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以作为临床比对参照依据,整合后做详细阐述,观察结局变化。采用t检测(正态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算均数以(x±s)代替。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可见:研究组治疗方案、干预策略更具实施性,相关数据指标均显优另一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具可比性。结论:在改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中,相较于口服健胃消食片结合常规护理方案,中医外治法结合针对性干预策略的优势性更强,可有效缓解、消除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脾胃功能,增进食欲,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的健康良好,值得科学利用,广泛推崇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观察

正文


   小儿厌食症:一类儿科常见且多发性疾病,指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疾病外,出现的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多发于1--6岁儿童中1】。近年来,受社会环境影响、不良饮食习惯影响、不合理饮食制度影响、不利家庭状态影响,该病发展趋势逐年递增,严重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免疫力下降等,对其生长发育、营养状态、智力发育形成极大阻碍2】。厌食症分为:脾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虚健运型几种,一旦发现小儿有上述表现,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予以纠正,避免对儿童长远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若在日常中存在,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久病多病、损伤脾胃、情绪变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等现象均可导致厌食症的出现3】。因此,及时寻找一种安全可行、行之有效的诊治、护理措施解决这一现象,也成为了领域专家不懈探寻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因:为更好的推进该研究发展进程,本文以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例,对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究,具体内容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比形式开展实验,针对100例我院收治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观察,研讨期限定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两组(n=50),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并将两种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案实施其中;期间对患儿基础资料的分类与归纳均引用相关软件予以处理,未见差异性(P>0.05);细化资料:参照组:男女占比数值:28∶22;年龄取值范围:0.7--4.9岁;中位年龄在(2.80±0.71)岁;病程情况:1--9个月;均值为(5.8±2.1)个月;研究组:男女占比数值:27∶23;年龄取值范围:0.8--5.3岁;中位年龄在(3.05±0.19)岁;病程情况:1--8个月;均值为(5.5±3.2)个月。纳入标准:100例患儿近1月未使用任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药物及其他疗法;均为符合诊断标准与中医辩证标准的患儿;均在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排除标准:100例患儿均不存在其它严重疾病,如血液病、结核病、肿瘤等;均不存在骨折、皮肤溃疡出血、疥疮、感染性疾病。

1.2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常规药物治疗行于参照组:药品简介:品名:健胃消食片;生产厂家:武汉健民有限公司;施药剂量:2岁以下儿童:每次/1-2片,每日/3次;2岁以上儿童:每次/1片,每日/3次。

1.2.2 常规药物治疗+中医外治法行于研究组:具体方案包含:

⑴捏脊:首先将室内温度调整至患儿体感舒适,指导患儿取俯卧位,放松背部、保持平直,医生处于患儿后方,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指腹相对,将皮肤捏起。手法排序: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做向前推动作,食指、中指做向后捻动作,左右两手交替合作,由长强穴向大椎穴推进。按摩程度:反复进行至三次,到至第四次、五次时,每捏3下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并针对大肠俞、胃俞、脾俞等背俞穴部位做挟提动作,以此提高治疗效果4-5】。特别提示:不宜饭后立即捏拿,需休息2h后开展,保持手法轻柔,时间适中。

⑵推拿:a:推脾经:推拿次数:100次;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左手,采用右手拇指沿患儿左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拿。b:顺运内八卦:推拿次数:100次;医者用左手将患儿左手固定,左手大拇指按住患儿左手中指根下离卦处,右手拇指以将患儿掌心作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横纹约2/3处为半径,自乾卦经坎卦,离卦向兑卦推运6】c:推四横纹:推拿次数:100次;协助患儿使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呈并拢状态,取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采用拇指螺纹面由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d:揉中脘、天枢、摩腹:采用中指指端对以上穴位进行按揉,而后采用手掌面,以顺逆时针手法摩全腹各50次7】e:按揉足三里:推拿次数:100次;采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患儿两侧足三里,每日/1次。

敷脐疗法:此方案施药频次:每次/2h、每日/1次、每周服药/2--3天;选取药品为:白术、陈皮、神曲、木香等;制作:碾末后,采用少许米醋调成糊状,填于患儿肚脐上,外用敷料贴封8】

针刺四缝穴:该方案治疗周期:1周,间隔两天操作1次。具体操作:以75%酒精对患儿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取双手四缝穴,采用灭菌针头刺入0.2--0.5cm,出针后将黄色透明液体挤出,而后采用消毒棉球拭干9】

1.2.3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施于参照组,针对性护理施于研究组:具体操作:⑴合理喂养:对患儿家属进行科学喂养知识的宣教讲解,告知其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进行辅食的添加;对于1岁半以上患儿,可选取薏苡仁山药粥等健脾食物进行喂养10】⑵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养成按时进食、少食零食、不食零食、饮料习惯;将食物制作成不同花样,诱发患儿食欲;掌握清淡饮食、荤素搭配、忌食寒凉、冷硬辛辣食物;在两餐之间可摄入水果,以此补充患儿所需维生素等。⑶环境氛围的营造:在小儿康复理疗区张贴一些儿童喜爱的喜羊羊、米老鼠、超人等卡通图片;采用视频播放器循环播放儿童喜欢的动画片;选购一些儿童喜欢的贴纸、玩具等来奖励积极配合治疗的患儿,以此增进治疗依从性11】⑷心理护理:为患儿营造一份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通过暗示、饥饿疗法引导患儿积极就餐,切不可以威逼、打骂、催促、斥责等方式强迫患儿进食。⑸健康宣教:告知家属保障饮食卫生,保持适量运动,积极与患儿互动游戏、讲故事,以此增进两者间良好的伙伴关系,进而促使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12】。干预周期:2组均6个月。

1.3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两组患儿整体治愈率的差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6.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 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借助图表数据发现,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策略患儿总体效果均作用积极,然研究组优势性更强P<0.05)详见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x±s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100

11(11.0)

54(54.0)

19(19.0)

16(16.0)

84(84.0)

研究组

100

50(50.0)

35(35.0)

12(12.0)

3(3.00)

97(97.0)

3讨论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病位在脾胃,由于其脾胃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不当的饮食极易造成小儿脾胃负荷过大,脾失健运13】。该文通过对比实验形式将两种治疗方案应用至参照组与研究组之间,最终效果呈现: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高参照组84.00%。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相较常规治疗方案,中医外治法更具针对性,不仅限于对微量元素及益生菌的补充,对胃动力的促进,而是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来调理患儿各项机能,包括:推拿法、捏脊法、脐贴法、针刺法,再配合针对性干预策略,综合性的调节患儿胃肠道功能,促进其食欲的增长14】。因为厌食症不仅源于消化系统功能差,与饮食习惯、环境、情绪状态等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组干预方案中,通过中医理念的指导与纠正,将小儿不良饮食行为指出,并纠正,为患儿营造活跃、新鲜的就餐环境,激发患儿愉悦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通过相应奖励机制来促使患儿就餐;再加针对患儿心理方面的引导和鼓励,对患儿家属的宣教指导,形成全面、连贯的一套治疗护理机制,更好的促进患儿就餐15】。因此,所得效果可人。

参考文献

1】邱雪王莎诗蓉.运脾开胃手法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9)165-167.

2】陈尹剑子王翠娟.针刺四缝穴联合醒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19)200-203.

3】卢天娇.基于数据挖掘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69.

4】宋建勋.运脾开胃手法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作用分析[J].人人健康2020(05)173.

5】刘盈.推拿配合敷贴和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的效果对比

[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1)98-99.
6】厉佳艳.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43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01)78-80.

7】陈思雅席予凡黎玉香.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厌食症患儿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05)47-49-58.

8】盛敏娟.中医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9)118-121.

9】陈金清.小儿推拿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54.

10】盘启敏.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72.

11】王金山.蓝芸助食汤联合推拿治疗脾虚夹滞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56.

12】于继群.小儿厌食症运用推拿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26-52.

13】王玉娇.平肝运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65.

14】吕艳林琳.分析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0)44-46.

15】韦屹.中医技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34-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