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排水中的泵站设计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泵站设计、水泵选型、能耗分析
正文
1项目概况
由于就近的湖泊要求排放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项目地附近的水体多为灌溉渠,受纳与自净能力不足,某工业园区拟将达标尾水长距离排入38km外的大型天然河道,设计按照远期均日6.6万吨/天,日变化系数1.35,高日9.24万吨/天设计。其中日变化系数选取如表1所示:
表1 总变化系数表
均日流量(L/s) | 5 | 15 | 40 | 70 | 100 | 200 | 500 | ≥1000 |
总变化系数 | 2.3 | 2.0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2泵站选址
2.1泵站位置
根据当地总体规划,泵站初步选址位置位于:管线穿越高速之前,如图1所示;泵站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1 泵站现状位置图 图2 泵站平面布置图
2.2泵站工艺
(1)泵房工艺流程:进水管→进水闸门井→格栅井(粉碎型机械格栅)→集水池→泵房(水泵提升)→出水闸门井→压力出水管→排气井→出水管。
(2)进水闸门井:进水闸门井内设置了2台不锈钢闸门(D1200)及启闭机,当后续格栅需检修时关闭相应启闭机。
(3)泵房:现常用的泵房形式有集成预制泵房(一体化)和混凝土泵房。结合本次泵站的实际情况,泵站的设计流量较大,一体化的筒体无法一次集成格栅和水泵,需要分多个筒体才能满足要求,即需要多个格栅筒体和多个水泵筒体;泵站所在位置现状空间开阔,开挖简单。通过施工比较、经济比较,认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泵池更合适,即推荐钢筋混凝土泵房。
(4)设计规模:设计流量Q=3850m3/h。
(5)泵室形式:泵房平面尺寸:34.00m×18.00m。
(6)泵站扬程计算:水泵的全扬程计算H≥H1+H2+h1+h2+h3+h4+h5,如表2、表3所示。其中:H1:泵站地面标高与集水池最低运行液位之差;H2:泵站经常提升水位高点与泵站地面标高之差;h1:吸水管水头损失;一般包括吸水喇叭口、直线段、渐缩段等;h1=ζ1×v2/(2g);h2:出水管水头损失,一般包括渐扩管、止回阀、弯头和直线段等,h1=ζ2×v2/(2g);h3:压力管线沿程损失,为管线直线段损失;h4:压力管线局部损失,包含45°弯头损失、90°弯头损失、通过阀门损失等,h4=ζ4×v2/(2g);h5:安全水头,取1.0m。
表2 DN1100管径泵扬程计算表
均日流量(m³/d) | 总变化 系数 | 高日流量 (m³/d) | 高日流量 (L/s) | 粗糙系数 (n) | 管道直径 (mm) | 水力坡降 (i) |
66000 | 1.35 | 89100 | 1031.25 | 0.013 | 1100 | 0.001233 |
水力坡降 (1000i) | 平均流速 (m/s) | 压力管 长度(m) | 压力管段沿程损失(m) | 泵站吸水管损失(m) | 泵站出水管损失(m) | 压力管段局部损失(m) |
1.233 | 1.08 | 38000 | 46.854 | 0.30 | 0.50 | 3.494 |
泵站地面标高-集水池运行液位(m) | 经常提升水位高点与泵站地面标高之差(m) | 安全水头(m) | ||||
2.50m | 5.60 | 1.00 | ||||
提升泵所需扬程=60.24m |
表3 DN1200管径泵扬程计算表
均日流量 (m³/d) | 总变化 系数 | 高日流量 (m³/d) | 高日流量 (L/s) | 粗糙系数 (n) | 管道直径 (mm) | 水力坡降 (i) |
66000 | 1.35 | 89100 | 1031.25 | 0.013 | 1200 | 0.000796 |
水力坡降 (1000i) | 平均流速 (m/s) | 压力管 长度(m) | 压力管段沿程损失(m) | 泵站吸水管损失(m) | 泵站出水管损失(m) | 压力管段局部损失(m) |
0.796 | 0.91 | 38000 | 30.248 | 0.30 | 0.50 | 2.482 |
泵站地面标高-集水池运行液位(m) | 经常提升水位高点与泵站地面标高之差(m) | 安全水头(m) | ||||
2.50m | 5.70 | 1.00 | ||||
提升泵所需扬程=42.73m |
注释:压力管段局部损失主要产生于阀门井、弯头位置处,本项目沿线共有51个90°弯头,36个45°弯头,38个阀门井。其中90°弯头水头损失吸水按照0.5计,45°弯头水头损失系数按照0.82计,阀门的水头损失系数按照0.1计;泵站地面高程为25.2m,大堤位置处管中心高程为30.80m,泵站集水池运行水位按照所在位置地面高程以下2.5m计。
(7)水泵选型:首先是确定水泵的类型,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潜水泵各自结构及特点,如下表4所示。
表4 提升泵形式比较表
类型 | 离心泵 | 轴流泵 | 混流泵 | 潜水泵 |
工作 原理 | 水流在高速旋转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获得能量 | 叶轮高速旋转提升水流,经导叶片作用, 螺旋上升的水流变为轴向上升 | 综合了离心泵和轴流泵,对水流的作用既有离心力又有轴向推力 | 同相应的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 |
主要 构造 | 叶轮、泵轴、泵壳、减漏环、轴封、轴承、联轴器 | 吸入管、叶轮、导叶、轴和轴承、密封装置 | 进水喇叭口、叶轮(导叶)、轴和轴承 | 潜水电缆,扬水管,潜水电泵和潜水电机 |
安装 要求 | 自灌/非自灌 | 自灌 | 蜗壳式卧式类似单 吸离心泵;导叶式立式类似轴流泵 | 固定式/移动式/ (干式固定式) |
特点 | ①小流量,高扬程 ②适宜输送清水 | ①大流量,低扬程 ②有导叶 ①开阀启动 | ①大流量、中低扬程 ②效率较高且抗气蚀性能很好 | 可将水泵、电机一并安装潜入水中 |
应用 场合 | 在给水工程中广泛使用 | 农业排灌、热电站循环水输送、船坞升降水位 | 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农业灌溉工程 | 水源泵站取水、水厂内构筑物间提升、排水泵房排水 |
根据上述几种水泵的各自特点,本泵站拟采用单级双吸离心泵。
其次是根据使用和备用的水泵数量来确定水泵的各项参数,最终通过能耗分析具体选定水泵的型号。分析对比如表5所示。
表5 水泵选型分析表
管径 | 水泵组合形式 | 单台水泵参数 | 使用功率(kW) | 年耗电量(kW.h) | 标准煤(t/a) |
DN1100 | 三用一备 | Q=1283m3/h h=67m 轴功率315kW | 1086 | 938.95万 | 1154.91 |
四用两备 | Q=1016m3/h h=66m 轴功率250kW | 1150 | 993.60万 | 1222.13 | |
DN1200 | 三用一备 | Q=1247m3/h h=46m 轴功率220kW | 759 | 655.80万 | 806.60 |
四用两备 | Q=1058m3/h h=46m 轴功率185kW | 851 | 735.26万 | 904.37 |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在压力管允许流速范围内可供选择的管径有DN1100和DN1200,由于管径小流速大,导致选择DN1100时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较大,只能选择高扬程水泵,能耗则随之增加,选择DN1200管径则情况与之相反;在水泵组合形式选择时,三用一备在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上具有明显优势。由此,本次设计选择DN1200管径、水泵三用一备,单台水泵参数为:Q=1247m3/h,h=46m,该工况点轴功率220kW,单台装机容量253kW时,经济性最佳。
3泵站建筑工程
根据所选定的泵站位置,依据规划部门对该地区总体规划要求,在建筑设计方面力求建筑风格与周边自然环境及建筑协调。整体效果既能体现工业建筑独有特征,又要表现出城市建筑的特征。
(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控制房、值班室、休息室和工具间,建筑设计等级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设计抗震烈度为六度。
(2)外墙饰面采用浅米色高级涂料,墙裙部分采用深灰色仿蘑菇石面砖,内墙面采用白色乳胶漆涂料墙面,卫生间采用面砖内墙面,地面为陶瓷地砖,顶棚采用混合砂浆顶棚。本工程采用空调器采暖,自然通风,窗户采用断桥铝框中空玻璃,屋面保温材料采用70厚QSB保温板。坡屋顶采用红色陶瓦屋面。
(3)采用造型采用欧式线脚,在窗上、下口设线脚,简洁大方。
(4)与周围环境协调。
4泵站结构设计
(1)结构形式:泵站格栅井、集水池、管理房均为新建钢砼构筑物。顶板的活荷载标准值为4KM/m2。值班室为新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震基本烈度:6°。
(2)构筑物的抗浮:根据建筑物位置地下水位情况,采取相应的抗浮措施。
(3)水泵基础根据卧式轴流泵的安装要求设置,具体安装尺寸根据所订设备现场处理。
5泵站电气工程
(1)泵站供电:新建配电房,电站容量为1012KVA。
(2)电气控制:泵站的启动方式为软启动,且每台机泵单配启动器。水泵互为备用,与液位仪配套使用以实现对水位的自动控制。
泵站自动控制方式:通过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测量水位值,当水位升高到设定的水位值时,自动控制水泵按预先编制的程序依次逐台起动;当水位降低到高定的水位值时,自动控制水泵按预先编制的程序依次逐台关闭。手动转换开关可定期轮换运行的水泵,保证水泵总是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当水位超低或超高时自动报警,液位传感器结合液位显示仪除给泵机提供四水位控制信号外,尚能直观读数。
6结论
综上所述,在长距离排水项目中,泵站的设置决定性因素有以下几点:(1)关于泵站选址,考虑行政管辖范围,泵站应尽可能设置在其服务区域内;(2)关于泵站形式,综合考虑水量、基建费用、工期、市场设备供应情况下,水量大、一体化泵站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时选择混凝土结构泵站,否则鉴于工期短、投资低宜优先考虑一体化泵站;(3)关于压力管管径、水泵组合形式,通常计算会有几种可行的组合方案,但鉴于不同工况组合最终会产生不同的能耗,为满足节能审查的要求,宜反向校核选择经济性的组合方案。
作者简介:黄丽君(1987年-),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