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美术;剪纸教学;德育教育
正文
引言:美术剪纸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念。同时,美术剪纸教学的价值不仅限于艺术技能的培养,更是一个德育教育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培养良好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从而使美术剪纸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措施进行探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
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艺术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品德、情感和价值观的机会。通过美术剪纸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律、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等美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集体剪纸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确保整个作品的协调与统一。这要求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的想法,并且从中学会如何妥善地协商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加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他们更加具备适应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1.2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美术剪纸创作,学生可以将内心的欢乐、忧愁、憧憬、愿望等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使剪纸作品充满丰富的情感内涵。而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材料和形式,表达出积极向上、美好的价值观。例如,选择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主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尊重,引导他们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此外,通过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剪纸作品,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提升情感的发展能力。在剪纸的每一步,他们都在审视自己的创作方向、材料选择等,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情感变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情感。
1.3培养审美意识与情趣
美术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使命。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进行技术操作,更是在感受和理解事物的美妙之处。通过细心观察、敏感感知,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细节,从而培养出对美的敏感性。同时,剪纸创作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从自然、人物、动物等元素中获得创作的题材。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了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独特观点的能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2.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措施
2.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美术剪纸教学已经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不再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朝着更具探究性的学习方向迈进。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必须与美术课程的特性相协调,教师需要具备能力将美术与其他学科交织,找出共通的规律,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对小学美术教师而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对他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和创新自身的剪纸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保持对剪纸技能前沿动态的敏感和了解,以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在这种新情境下,小学美术教师的剪纸教学方法必须注重科学合理。他们应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有针对性地围绕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构思独特的作品,从而为学生的美术剪纸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2.2选取积极向上的剪纸主题
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在剪纸创作中的主题选择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如传统文化和美好情感,来引导学生从创作主题中领悟美德和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尊重。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剪纸创作的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价值观的机会。以春节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春节的由来、习俗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剪纸创作中,学生可以选择代表春节特色的图案元素,如福字、灯笼、烟花等,进行创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仅是在艺术创作,更是在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美德和价值观。在剪纸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例如,询问学生创作作品时是否思考过福字代表的吉祥、祝福之意,是否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春节的情感和祝愿。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培养他们在创作中关注美德和价值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绘制和创作的过程,讲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和寓意,增加学生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讲述灯笼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情。
2.3在剪纸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毅力
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一定难度的剪纸练习,并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完成作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这种培养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和坚持能力。在剪纸练习中,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在技巧和创意方面面临挑战。例如,最初的练习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案,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人物形象或景物。在每个阶段,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面对剪纸技巧的难题,从而培养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要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这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在有限时间内全力以赴的毅力。当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时,会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坚定持之以恒的信念。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剪纸作品,如历史人物、科学现象等,引导学生在剪纸创作中融入学科知识。这不仅提升了学科综合能力,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愿意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不仅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品德、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在实际创作中体验德育的力量,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培养出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品德。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德育教育的精髓,使美术剪纸教学成为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唐昱姣.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措施[J].好日子, 2021, 000(002):P.1-1.
[2] 游智云.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