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小鹏

南阳市宛北中等专业学校 4732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而从事中专历史教育教学的教师们,也要摆脱陈旧的教学方式,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

中专历史;有效教学;具体策略

正文


前言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在“有效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中专史教学内容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中专史教学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消除其中的不利因素,有效提高中专历史教学质量,是每个中专历史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中专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在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课本+黑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了历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近几年来,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多媒体运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当代中专生历史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运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中专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此外,受专业技能训练需求和自身认知的影响,部分学生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历史等课程的关注不够。这种现状导致了中专历史教学中专生注意力分散,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就必须根据历史教学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中专历史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中专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中专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目前的中专历史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彰,这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灌输,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应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对历史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把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课,把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专历史教学要从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特点出发,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用直观、可感、生动的视频来打破课堂教学干燥性的问题。四是要坚持“教靠学生”的原则。中等专业学校的历史教学,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转换角色,从讲授知识的人,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人,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甚至相互学习的作用,例如,借鉴陶行知“小先生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相互学习。

丰富教学方法

一份成功的教学,并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去记下应该记住的重点而考试得的满分卷子,而是学生能够以饱满的兴趣参与到课堂当中,并且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所以,要构建中专历史课堂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有求知欲的情况下,愉快接受学习。首先,我们要努力用新奇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用充满感染力的魅力使传统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通过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进行热身;通过新旧知识的交互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枯燥无味照本宣科,使学生丧失对历史的兴趣,引入悬念刺激法、图像生动导入法、歌曲吸引导入法、古代诗词导入法,等等。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运用诙谐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根据历史的教学特征来选择最好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情境

历史教学情境环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后与蒙受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如何奋起反抗,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昌盛。通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国家而奋斗的斗志。因此,在处理《鸦片战争》这节课的时候,利用课件展示的方式,结合电影《林则徐》中《鸦片战争》中的经典片段,并加以短小精悍的渲染。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欺强凌弱的情境之中。很快,在对史实进行知识分析之后,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理论联系实际

因为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历史学习经常会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还要将历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寻找他们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然后再上一堂课。下课后,同学们有的在网上搜索海口改革前后的照片,有的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改革前后他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生活环境和饮食的变化,还有的同学拿出了家里老人保存下来的粮票和布票。在课堂上,同学们很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收获,同学们也很认真地听着,最后,我把这些历史事实和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并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这堂课将历史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同学们的距离,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各种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创新必然体现在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常常是教师评价的同质化,学生没有自我评价的机会,更没有对教师进行评价的机会。第二,考核手段单一。教学评估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估为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结果来进行的,不够全面。为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的创新。首先,对评价的主体进行了扩展。教师在注重师评的同时,也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比如说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让组内的队员互相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其次,要丰富评价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把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作为评价的依据。

结语

总之,在中专历史教学中,除了要转变观念、追求创新之外,它还需要方法的改革、效率的统一、行为的修正和能力的完善。在有效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用心去思索、去感悟,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去培养学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专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妍. 如何提高中专历史教学质量[J].读书文摘,2017(16):61-62.

[2]吉力力·芒力克.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中专历史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7(44):34-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