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朗嘎

西藏山南市完全中学856000

摘要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即要使课堂教学与周边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一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日益凸显。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化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制约,初中物理教学中长期采取“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在此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其目标是把已有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毫无疑问,在较长的时间内,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灵活的运用。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化教学方式才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此基础上,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因此,教师应该更好地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并适时地改进和优化每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意义

(一)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物理教学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把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把物理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在物理教学中,把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细微转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对物理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之后的物理学习。

(二)物理本身的需求

物理与其他的科目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只要学生记住相应的知识点,就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后,能积极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地体验到物理对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物理是既富有实践意义又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实施生活化导入,创造生活化情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科学而高效课堂导入,将会极大地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把物理教学与真实的生活情景相结合,使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来进行生活化的导入。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氛围,还可以将有关的物理知识规律以一种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光的折射”为例,在教授这一节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我在课堂导入中进行了提问:(1)将一双完的筷子放进水里,为什么水面处的筷子就像是折断了呢2把一颗石子扔进清澈的水中为什么水看起来好像是变浅了呢?3如果从家里的猫眼看站在门外的人,为什么会感觉外面的人距离会这么远呢?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一种更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最后,以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有关的物理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倡导生活化方式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物理课程的教学特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改变自己课堂上的角色。其次,教师应更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进行物理教学,从而逐步建立起生活化观念。此外,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那些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例如,在声音产生与传播”这一节中,我运用生活的知识来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生活化的学习观念。例如:我以学校里常见的广播为教学材料,根据英语听力、音乐等常听到的,让学生思考广播站声音如何产生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最后,用这样的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借此,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于有关的知识点的了解,更可以让学生建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概念。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指导。

(三)转变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我们的社会总是在前进,而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要有持续的创新,而我们的教育也必须要有持续的变革。要是还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前的物理教学,并没有将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学习的热情放在首位,而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越来越重要。生活化的物理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在这个人人都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年代,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潜能,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教师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下,更有动力地学习物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举一反三、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形象的形成,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调整,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比如,当教师讲到“反作用力”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拍打桌子的时候手是不是会疼?”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说出缘由,“是因为拍桌子的时候用力了,手就会感觉疼事实上这就是反作用力”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验证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反作用力知识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五)增强生活中的物理学习能力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增强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和使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更要在生活中探索和寻找,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是最基本的,也是人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一门课程。物理是为了让人们理解这个宇宙的运转规律,而物理学习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中,充当一个指导者的身份,首先要从实践中找到物理,然后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然后把物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将这个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实质。教师在现实中的实践,把现实中的问题和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改造和对人类的进步。 

三、结论

总之,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对教学方法适时调整,顺应时势,进行生活化教学以不同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为重点,激发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持续提高逐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清洁.关于初中物理课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8 10):69.

[2] 朱晓燕.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学[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55

[3] 沈峰.融入生活化理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初探[J].科技风,2020(36):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