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视域下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路径——以苏科版教材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创客教育;实践能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人们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关注逐渐上升。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对小学信息科技的应用产生了广泛影响,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单调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不仅提高了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质量,还为教育水平带来了积极的提升,为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创客教育视域下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在创客教育视域下培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性,这源于其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紧密关联。创客教育强调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有助于将抽象的信息科技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应用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技能的关键时期,通过创客教育,他们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将信息科技知识内化为实际技能,实现知行合一。
其次,创客教育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小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在传统的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培养自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他们从问题出发,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创客教育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激发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实践能力[1]。
二、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创客教育强调实际操作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常常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实践能力。
第二,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缺乏与创客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创客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然而,传统的信息科技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课程内容往往偏重于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而缺少与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相结合的案例。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三、创客教育视域下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路径
(一)关注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 以创客教育视域来看,课程设计的核心在于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创客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以小学六年级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智能交通—ZigBee技术》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创客教育的理念。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ZigBee技术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搭建智能交通系统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 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但仍然需要简明扼要的教学内容和清晰明了的实践任务。例如,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先简要介绍ZigBee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拆解和搭建实验电路,实际感受技术的应用过程。
最后, 在课程设计中应当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客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智能交通—ZigBee技术》的案例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点。例如,在搭建智能交通系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境提出如何优化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等创新性建议。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将技术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
在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传授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首先,创客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实践,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针对信息科技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将实际问题融入教学设计。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以小学六年级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的《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从控制家居电器到监测环境数据等。通过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其次,教师应倡导问题导向学习。在实际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信息科技手段进行解决。例如,在学习物联网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实现家中植物的自动浇水?”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编写程序,从而完成一个实际的物联网系统。这样的问题导向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最后,教师需强调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创客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以物联网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实际场景,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3]。
(三)突出个性化学习路径
在创客教育视域下,实现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目标,突出个性化学习路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出发,构建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首先,创客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引导。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针对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教材中的《初识Scratch》为例。这一内容涵盖了基于Scratch平台的编程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性编程设计。在个性化学习路径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与兴趣相关的项目,如动画制作、小游戏设计等。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个性化学习路径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的编程基础和认知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表现以及课堂参与等信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对于具有编程基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挑战性的编程任务,促使他们进一步拓展技能。而对于刚接触编程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入门级别的任务,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编程思维和基本操作。
最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重要目标。 在创客教育中,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得经验和知识。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Scratch编程的同时,设计并实现自己的项目。以《初识Scratch》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个小动画或简单的互动游戏。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编程概念,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完善项目,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四)积极落实实践分享教学环节
首先,充分利用实践分享环节来促进学生在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发展。通过安排定期的分享会,学生有机会向同伴展示他们的编辑成果和经验。在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教材中的《编排节目顺序》这一教学内容中,可以针对创客教育的理念,设计具体的实践分享活动。首先,在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节目创作。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节目主题,如科普知识展示、舞蹈表演、手工制作等。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学生在创作节目的过程中,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工具,如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器等,对节目进行制作和编辑。这一阶段,学生将学会运用多种数字工具,提高了他们的信息处理和技术应用能力。
最后,实践分享环节的关键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定期的分享会,每个小组可以轮流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节目,并分享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种互动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彼此的经验中受益,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4]。
(五)积极推进互动教学模式
在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日益重要。实践能力成为教学目标,为此,互动式数字教材与在线学习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借助互动式数字教材和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创客教育的理念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相互融合,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这意味着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更强调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在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教材《收发电子邮件》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实际的信息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还锻炼了信息处理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互动式数字教材为创客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式数字教材,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收发电子邮件》为例,互动式数字教材可以通过模拟邮件发送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邮件的编写、发送和接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邮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最后,在线学习平台促进了创客教育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创建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构建融合编程思维的信息科技教学
首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融合编程思维的信息科技教学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举措。信息科技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基本操作,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其中,融合编程思维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其次,创客教育作为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动手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对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项目制作,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抽象的编程概念。例如,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教材中的《设置幻灯片的背景》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中,逐步引入编程元素,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代码来实现幻灯片的自动切换和特效展示。
最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合编程思维的策略还需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工具。利用编程教育平台,教师可以提供交互式的编程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类似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工具,通过拖拽积木形块来编写程序,实现幻灯片背景的动态效果,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客教育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应当融入创客思维,为学生创造更广泛的发展机会,勇于质疑并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智能地设计学习情境,将有助于学生思考的内容引入自主学习环节。同时,分组合作也应得到推广,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加强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思考总结。这些措施将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水平,引导他们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学生学业进步,为其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小兵.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的创客教育实施[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35):0039-0040.
[2]董武明.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教研版),2021,000(048):168.
[3]殷桂霞.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15):2.
[4]曹晔.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设计——以"画正多边形"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2022(9):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