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穗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51063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发展,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进行有效创新。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应运用多样化、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意识,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直观、生动且趣味性较强的课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运用

正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以及逆反心理。因此,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寓教于乐教学模式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最大限度地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一、优化课前预习

预习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网络普及率较低时学生只能通过阅读书本中相应的章节进行学习,对相应内容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缺乏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内容,学生的学习极度依赖教师教学,难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目前网络以及相应设备的普及率极高,网络上有非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在进行正式学习之前可以在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理解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并记录自主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可以提高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其自主性以及学习兴趣。例如,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让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讲解、朗读等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时设计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分享其预习内容,通过多个同学不同形式的分享不仅可以激发其他同学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及欠缺的知识内容,能够使其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教学质量。依托多媒体教学,学生在预习阶段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探索,以书本为线索了解各种动物、植物、风景名胜、著名作家、历史事件等,视频、音频等都会给与学生足够的感官刺激,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参与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教学前制定教学流程,包括口述、板书、提问等时间都会进行严格把控,虽然这种固定的教学方式能够确保教师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单一且枯燥,而且传统教学板书所占教学时间过多,会挤压讲解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吸收。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使整个课堂时间利用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上,并且可以加强与学生互动了解其掌握水平对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语文教学内容跨度大,内容抽象复杂且难以理解,单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宣讲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中的内容的,依托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提升学习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多种形式的优质教学资源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往往无法接触到足够优质的信息,如果教学过程中内容仅仅限制在书本上,会极大地压制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窗口,通过技术可以使有限的教学平台成为学生一个广阔的信息平台,为学生补充充分的课外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以及书本以外的世界充满向往之情,不断开阔学生视野。

三、创设情景教学

小学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枯燥的板书和口述教学难以长时间吸引其注意,学生往往容易走神,课程后半部分的教学效果较差,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专注于课堂内容,跟随教师的脚步感受和体验完整的教学内容,在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情景教学是指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一个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从最初的音乐、图片等对教学内容产生感受、引发好奇,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学习环境中。例如,可以在教学开始前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片段,营造相关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进行适当引导,则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有效内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目前,教材内容较为枯燥,难以完全向学生呈现诗词、散文等的深刻含义以及文学性,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以及感人的故事又缺乏形象的展现,这种丰富的文学内容是根本无法通过口述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奥秘,多媒体可以结合图片、视频、音频,配合多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其变得生动而丰富,教师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理解上,可以轻松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减轻学生精神上压力,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增强课堂互动性的同事可以迅速构建正反馈,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四、深化知识理解

小学的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较低,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都不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深入呈现重难点内容,多媒体技术在重难点教学方面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针对重难点进行多种形式的重复呈现,不断对其进行强化,书本上的词汇转化成视频和图片可以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深入加强其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段播放,在片段结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念,这样可以使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进一步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世界,沉浸课堂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传统教学在课堂上多为填鸭式的单向教学,只能通过布置课后作业以及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并对其进行纠正和指导。依托多媒体技术解放教师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针对理解不足指出及时进行讲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并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创设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更多优秀的语文基础知识渗透到课堂中,不断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并更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内容。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多媒体技术独特的教育形式,满足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家珍.信息化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J].亚太教育,2022(14):165-167.

[2]李秀敏.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8(01):102-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