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曹水溢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中心学校 333100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为依据,对课本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既适合于学生具体情况,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方法

正文


前言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良好的数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把教学过程界定为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学变成了机械与被动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推动者,应该对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并将其作为一个切入点,建立起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讲授和听讲的方式。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点,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和积极参与,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感到乏味和厌倦。他们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无法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概念。数学需要学生理解概念和思维方法,而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义。然而,目前的教学普遍侧重于公式和知识点的记忆,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缺乏对数学思想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结果他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然而,教学中常常缺乏将数学与实际情境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无法理解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他们可能会觉得数学只是一个抽象、无用的学科,缺乏兴趣和动力去学习。数学思维是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教学往往强调计算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只会机械地套用解题方法,而缺乏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部分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将数学教学过度关注于应付考试。这导致教学内容被局限在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上,忽略了数学的美感、探究性质和实际应用。学生只关注得分和答案,而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一)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建构高效的数学学习

在新课改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所以,在进行深度学习的时候,怎样选择切入点就显得非常关键,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持续摸索,切入点应当是学科的核心,也是保证深度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

(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在深数学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以此来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关于数学概念基本框架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使用各种各样的器材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容易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比较困难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所以,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就成了教师进行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

(一)注重课程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课上,应注重课前的教学规划,而不能以不完备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课程。相反,要对课堂上的每个部分进行仔细反思,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挖掘出最符合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符合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用语的设计,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地增强学生的活跃感。正确使用日常物品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比如因数与倍数的课程,要将日常生活中所学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相联系,根据划分标准随机抽取学生来辨析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以便于学生了解因数倍数的概念。在课堂上也可以增加小组的讨论,但要留意到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免出现讨论话题与学习的主题不符的问题。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环境是很关键的,而一个人的学习也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如果数学教学环境太差,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进课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一个舒服的、合适的环境中,顺利地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各个科目开设不同的学科文化角落,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微妙的影响,进而促使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比如,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平动旋转的基本含义,让学生了解到图形的改变;其次,要向学生示范使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具体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创造一个情景:你能发现在日常的活动中,有什么平移旋转得到的图形?那么教室里有哪些平移旋转的物体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代入感,进而加深对图形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把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游戏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和思考。在此阶段,学生与生活没有真正的联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使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因其枯燥的乘法公式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就可以用游戏来教授他们数学。比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等等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放松,对学生进行更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优化师资队伍还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优点和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创设积极、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将学生一概而论。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开设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会数学,首先要建立一套以探究式教学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并在探究中发现了快乐。比如,在讲授“百分数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看到一定比例的数字,而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讲解这些知识。在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比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积极地进行分组讨论,并将探讨结果与教师进行沟通。当学生做完总结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以便通过使用百分数的特定实例,来说明百分数的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大脑,对最后的成果进行了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探究课堂营造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激发积极性,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六)运用生活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给小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所谓生活导入,就是把课本的内容和具体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快乐。把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比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你看见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谁知道什么是梯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们有没有看过灯的侧面汽车的挡风玻璃是怎样的?很多学生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和阶梯。让学生去想,在真实世界里,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梯形?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区别和记忆。

(七)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作业。在对作业数量进行控制、对作业种类进行拓展、对作业难度进行控制等方面,既可以在充分发挥作业作用的同时又可以降低学生作业压力,使数学教育真正回到了快乐教学中去,与“双减”政策完美地契合起来。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设计与布置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涵盖了填空题、口算题、竖式计算题、应用题等多种类别,并对作业的数量进行了适当的控制,将全部的作业分为两大类,即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课堂学习结果以及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于一些数学基础不扎实,而且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学生的作业难度降下来,并且把重点放在了诸如竖式计算题目等基础题上,指导学生用作业的方式来强化基础训练。对于那些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但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学生的作业难度保持在了一个中等的水平,并且以应用题为主,同时还会让学生现实生活和其他知识点相结合,来强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并且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的增加,并在作业中增加拓展作业所占的比例,让学生可以利用作业来进行有效的拓展

(八)加强课后复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提高对数学课后复习的关注。要想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要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然而,根据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复习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后复习的热情并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视频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在选择视频资源时,既要确保其具有多样化,也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比如,在学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这两节课后,教师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将有关分数这个数学概念的所有知识都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并让学生按照视频中的知识,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深刻地增强了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从而弥补了教师的口头讲解带来的乏味,给学生的课后分析带来了更多的乐趣,让学生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兴趣,也会跟着有趣的视频来进行自主复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积极寻找适合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61.

[2]龙香孟.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1):79-79.

[3]赖芳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华夏教师,2017(22):64.

[4]王周菊.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以连续求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55-56.

[5]蓝艺明.深度体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积极追求——“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34):41-43.

[6]“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李勤莉,褚夫建.辽宁教育.20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