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立德树人;班主任管理;德育管理
正文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高效的德育管理措施,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管理角色互换,提升学生责任心与自我管理意识
角色互换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教育方式,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青春期,其学习压力与学习负担呈现上升趋势,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负面情绪,如急躁、意志薄弱等。这类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很多学生受父母溺爱,出现了自私、缺乏责任心的现状,因而,教师必须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首先,班主任必须让学生获得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与管理指导。班主任要使班级管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还要让学生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产生换位思维的感受,进而使德育工作更加高效。班主任需要对这种换位思维的培养进行重视 。例如,在某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相关部门提出一个创新型的班主任管理案例,即“轮岗制”班级管理方法。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干部往往都是相对固定的,比如班级里有班长、体委、学习委员、小组长等不同职责的班级干部。大多数班主任为保持班级稳定不会主动更换班级干部。这样,部分学生在班级担任了六年的干部,但是更多的学生,则没有锻炼的机会,从而造成教育失衡。而且,很多学生也产生了不服从班干部管理、自暴自弃的心态,“轮岗制”的班级管理方式则可以有效改正这一弊端。其优势在于:第一,学生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理解了班级管理的难处,因此,在他人管理的时候就能积极配合。第二,不同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管理。第三,学生有了自我驱动力和明确的前进方向。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比如成为一名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医生等等。但这些目标对于意志力不够坚定、思想意识尚未成形的学生来讲,显得过于遥远,学生难以真正的感知。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意识到,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更接近学生生活的、短期的奋斗目标更有助于学生产生奋斗的动力。在具体的组织方面,班主任要采取班委民主选举的办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并把积极进取、富有责任心的学生纳入到班级管理团队中来,要借助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班规可以在学生间迅速推行。另外,作为班主任也要意识到,让班干部管理并不是将所有管理任务都交给班干部,而是让他们能够辅佐班主任对班级内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当管理过程中发生问题时,班主任应给予班干部协助,帮助其处理问题,同时对于班干部的工作进行科学指导,并定期组织班干部研讨会,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此,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来改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
二、强化班级德育教育活动创设,落实德育渗透工作
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以往不同,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深度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这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是一种新的考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将个体与整体进行明确的分割,并采用不同的德育教育策略。班主任需要做到收放自如,结合实际完成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其心理情况比较复杂,部分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造成班级管理工作无法实施,所以教师要设计有力的德育教育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以及班级秩序管理实现“收”的效果。树立优秀的班风,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创设优秀的学习与德育氛围。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自我修养,以端庄沉稳、文明谦和的举止和语言来示范给学生。班主任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学生则要宽容和关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比如,针对新入学的初中生,班主任可以从生活自理自立、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等行为习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供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同时,班主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客观公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并将总结贴在班级构建的“育人角”,便于学生长期接受良好习惯培养和思想教育熏陶,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问题往往是不相同的,在面对个体管理时,班主任需要更多的人性化措施,这就是强调的“放”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倾向,将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开展立德树人教学,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思想的培育,面对困难或者挫折时能够勇敢克服,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提高学生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初中学生对于是与非的判断力、社会的认知都处在懵懂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文化水平,或专业技能,思想素养也是重要因素,这就是相关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德育渗透重要性的原因。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倾注爱与行动
目前部分班主任教师工作态度模糊,缺乏教学创新的意识,并且经常是应付式地完成工作,导致班级管理趋于形式化。教师需要树立自己的师德师风,否则就无法带领学生们进入幸福的精神世界。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中,以生为本是基本原则。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班主任需要用爱心和关怀来启发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走上成长之路。例如,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凸显出来。这些初中生的物质条件优越,但不同家庭的物质消费水平、消费理念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之间会出现差异性,也会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初中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进行教育管理。同时,班主任也需要注意指导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注重德育教育的形式转化,引导学生通过思想的“内化”实现思想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初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综合的发展。初中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往往比较浅显,他们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对于德育教育的意义也只是一知半解。初中班主任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创设有效的德育管理方式,构建全新的德育活动以及教育措施,做好起承转合,帮助学生高效接受德育教育,助力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德育、智育的全面培养,实现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和 .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J]. 文学教育( 下 ),2020(8):174-175.
[2] 田湘丽 . 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 华夏教师 ,2020(20):87-88.
[3] 任泉兴 . 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0(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