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带团建、队建传承红色基因
摘要
关键词
党团队;传承;红色基因
正文
前言
2023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2周年。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文件的要求,将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党组一条龙传承,全力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全链条。
一、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党的领导
党是一支先锋队,团是一支突击队,队是一支预备队,党团队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为了更好地开展红色教育,推动党团合一,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成立了党团合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由支部、团支部、少先队大队的负责人担任组员,以确保党组织的决策能够迅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为各项工作的统筹、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联系指导的工作体系,加强了党组织对团队工作的全面领导。支部书记负责联系指导团支部工作;副校长兼少工委主任,负责联系、指导少先队工作;支部书记负责联系和指导学生协会的工作;党员、团员教师担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成了不同层级的管理梯队,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最终形成了党领导团、队,团、队紧跟党的领导的良好局面。例如,在学校开展党史教育的过程中,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团、队相关负责人协调联动,共同研讨,互为补充,明确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党团队活动的实效性。
二、夯实课程基地,筑牢思想根基
课程是一所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党团队领导小组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并在课程教育中进行了良好的党建带团建带队建设,从而使课程的教育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党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队,开展思政课教学,开设《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以“始终跟随党的脚步”为主题,让学生们认识到党的一百多年来的辉煌历史,赞美党的辉煌业绩,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接着,少先队辅导员在各中队执教“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教育活动课,通过党团思政课的联动设计,统筹育人目标,达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主题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中,有大量的红色资源,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学科,分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畏艰险”三个框架题目。为了缩短革命历史和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党支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老师们展开了一次主题式的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校的小课堂和学校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扩大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把教室移到了党史馆、革命纪念馆等地方,把课本上的抽象的语言变成了可以看得见的、听得见的历史。而主题式的授课方式,更是让团员、党员教师同步进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大量的“红色”学习资源分布于小学各个科目的教学内容之中。一方面,学校把分散在各处的学习资源整合进校本思政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科任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各个学科中,自觉地将红色教育的内容进行渗透,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情感认同,让红色文化基因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三、统筹实践活动,践行党的精神
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员爱党爱国,并将这份信仰和热爱转化为实践行动。学校吸取红色教育中的思想精华,以党员、团员教师为带头,用回归生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践行党的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一是党员、团员们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党史的成果融入日常生活中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察情、解忧、解困结合在一起,积极推动解决师生们最关心和最直接的问题。如一些教师和学生反映,学校的广播声音过大,影响教学;开会次数过多,教师对“潜能生”(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时间减少;校医外出开会,无法及时为在校学生进行治疗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学校党支部本着能够整改的马上整改的原则,对广播的播放区域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对教学楼各个楼层的室内外广播音量进行了控制。计划好会议内容,简化会议流程,合理安排会议时间,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来指导“潜能生”;在各年级办公室配备一只医药箱,当校医不在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拿药等等。学校将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贯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师生切身感受到、体会到党的先进性、优越性,并涌生思齐之心,使团员教师希望加入党组织,学生希望加入少先队。
二是开展以“多维创新,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的主题实践活动。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党、团、队三旗传递活动,充分体现出党带团、团带队的光荣传统,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党、团、队一脉相传的关系,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让他们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得到加强。在与党的有关的周年纪念日,通过策划和组织,党员教师和团员教师带领着学校的少先队员们,用参观革命旧址、参观展览、观看专题片、组织讨论分享等形式,来帮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认识到历史,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四、构建支持系统,保障红色传承
一是营造情境。学校对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布置,在保证活动室的严肃性的前提下,又要兼顾其宜人性,还注意与不同年龄段组织成员的发展特点相适应。比如,在少先队活动室中,学校对一些革命领袖关心少先队工作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展示,并将少先队的发展脉络整理和设计为时间线进行了展示。除此之外,在教师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馆等处,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料,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接触到这些资料;在学校的文化栏中,还设置了专门的宣传党、团、队的版块,学生们是主要的成员,他们要负责定期更新,这样,材料的筛选就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是构建“家-校-社”互动的新模式。在学校中,家庭和社会对“党建-班子”整合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构建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学校将党史学习作为一个契机,将家长作为一个重要成员,积极地参与到党史学习的过程中来,并举办“家庭党史学习小竞赛”“共读一本党史书籍”“采访家中长辈(历史亲历者)”等小活动,从而更好地打深党史在学生心中的烙印。与此同时,学校还主动与红色文化宣教部门、红色革命基地、社区等建立起互联合作关系,构建出红色教育资源协同体系,为党建带团建带队建设提供了资源支持。
结语
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在推进“党团队合一”建设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队的活动热闹”“团的活动冷清”“党的活动太过严肃”的局面,促进了党团活动的“内容互补,形式丰富,共同提高”。展望未来,学校党支部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以党带团、带队,一体化建设,引导党员守初心,团员担使命,让红色基因扎根在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员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施昌海.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高教),2020(12):11-14.
[2]李猷艺.新时代背景下“红色+”项目式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50):1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