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下的家校合作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燕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兴安学校334300

摘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往往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相比语文成绩薄弱的学生,他们对书籍有着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的益处很多,良好的阅读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当重视阅读,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家校合作模式找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打下更坚实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家校合作

正文


前言: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阅读发挥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更要把阅读的价值深深地种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对阅读感兴趣。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思维,达到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地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从中归纳出几种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提升他们阅读水平的可行方法,以求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小学语文阅读家校合作指导指南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

从部分教师来看小学语文教学是由教师主导,课堂上很大部分时间他们在全程讲授,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只能盲目地“吃下”语文知识,这样的做法就无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就影响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所学科目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没有足够的关注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却忽略了在课外阅读中的引导。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除了课堂中的书本学习,都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根本无法应对灵活多样的课外阅读题型。时间一长,成绩大打折扣,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反感阅读[1]

二、基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下的家校合作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为他们提供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一个氛围浓厚、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有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构建起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只有通过这种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提升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家校合作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的阅读活动多集中在课余时间,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是,通过父母与学校的交流,教师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喜欢看什么书,哪些书阅读不够等,这样就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减少无谓的反复阅读。像这样,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父母之间的阅读教学信息互相补充,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更加清晰,孩子努力的方向也更为精准,真正实现阅读数量的稳步增长,阅读水平的逐渐提升。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孩子阅读技巧上的指导,丰富孩子的知识素养;课余,家长通过督导与陪伴的方式,让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做到学以致用。在这样一个“亲子共育”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下,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关怀与鼓励下,孩子有了阅读的动力,有了学习的热情。

(三)提升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成长

利用家校合作的形式,教师向父母传达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为学生们的阅读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父母向教师分享自己的子女的阅读状况、时间管理、个性特点等,这样教师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与配合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构建了一种家校互相联系、合作、沟通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理所当然,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也会随之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一)加强交流,重视阅读课程体系

在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时,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大力推广家校合作的方式,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提升课程的教学成效。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认识到读书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能只注重分数,而要从读书入手,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父母应该积极地为子女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陪伴子女到图书馆读书,培养子女的读书情趣。此外,还应加大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全面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并适时地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使教育更有效地开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的教育模式。

比如,在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或者《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节课上,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个话题,比如:让孩子们谈论“你心目中的母亲”,并让孩子们向教师或者同学们展示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来间接地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最后,在同学们的交流结束后,我们将开始一节一节的朗读课,让同学们认识到蝌蚪和花草的母亲。在课堂结束后,通过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教师可以上门访问,也可以通过微信和电话与家长联系。针对母亲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通过侧面的方式来激励父母去改善,而在孩子眼中母亲的优势方面,教师也要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并且树立榜样,强化对孩子的教育,从而推动“家校合作”阅读的发展[3]

(二)构建环境,促进语文阅读课程体系

教师和家长要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气氛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和父母要一起努力,一起来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喜欢阅读,并持续地积累阅读经验,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探究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结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并预习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此类作业在家长会上张贴出来,并在家长会上通知家长,让他们监督孩子按时完成。当父母对此有充分认识后,便可指导孩子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课的朗读和预习。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和父母一同阅读,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在课后,同学们还能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读书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又可以增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情联系,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举办活动,深化语文阅读课程体系

为满足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防止不良教学因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特别是亲子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以亲子互动为主要内容,让父母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家庭互动是为父母和儿童一起发展而设计的,比如父母和儿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读书的感受与快乐,培养儿童读书的兴趣[4]

举例来说,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景物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完这一单元之后,可以在课余时间里,自己选择一些与景物有关的文章,展开朗读。要实现家校合作的目标,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教师就要指导家长参加到情景朗读的实践中来,同时,家长也可以组建一个评审小组,对孩子的阅读朗读情况进行评估。这种实践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关注,也可以激励父母在听的时候,仔细听,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会让家长们意识到,他们会更多地参与到家庭和学校的工作中来,关心自己的子女。同时,这种行为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在选择朗读材料时,以及揣摩句子的感情时,可以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这对于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做好阅读指导,助力家长共建阅读条件

父母在指导儿童阅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时间不够,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不足等等。但是,现在学生阅读教育,已经超出了父母在学校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水平。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扮演一个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教授学生一些读书技巧的角色[5]

一种不错的读书方式就是让父母给自己的小孩每日做读书记录,然后把读书录像、读书图片放到网上。这样,父母就可以向教师汇报学生的读书进度,教师就可以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鼓励。特别是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给父母们一份阅读目录,让父母按照目录中的内容,来为自己的子女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这种“家校合作”能够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进行[6]

利用互联网实施阅读活动

互联网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家校合作的阅读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合作的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下面,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合作的阅读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相关的阅读资料和资源,比如电子书、有声书籍、绘本等。这些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选择适合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到电子设备上进行线下阅读。这种方式既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又节省了传统纸质书籍的空间和成本。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分享孩子的阅读进展和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案,针对孩子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种及时互动的家校合作,加强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参与,也增强了教师的指导效果。

此外,互联网还提供了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家长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组织家庭读书俱乐部或阅读讨论小组。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互动的学习社群,孩子既能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深度阅读,又能通过参与讨论与其他学生交流,拓展视野和思维。这种家庭群体学习的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度[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构建起一种良性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教师和父母要齐心协力,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进行策划,提高他们的阅读素质,让他们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 胡师腾. 如何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的有效性[J].  2021.

[2] 周闻音.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有效性的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6):164.

[3] 赵华.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探究[C]//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4] 肖雨婷.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思考[J].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 000(003):40-41.

[5] 张凤峰.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策略分析[J].  2021.

[6] 彭伟华.在多元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J].新智慧, 2021(22):2.

[7] 吴丽梅.家校合作模式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体系策略探讨[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 000(023):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