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梁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530021

摘要

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加重,但精神科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更多高质量精神科医师的重要保障。目前的规培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精神科;胜任力;考核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精神障碍与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严峻挑战WTO推测,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5%,居排行榜第一[1]。而广西精神卫生事业起步较晚,资源十分短缺,据2020年的文献报道广西共有216家医疗卫生机构开设有精神(心理)科和(或)心理门诊,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1499人,注册护士5798人,开放床位38072张,心理治疗是550[2]。因此,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精神科专业人才是最根本的保证通过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使精神科医师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备良好的执业态度,能够独立承担精神科临床工作,满足人才需求[3]我国目前的精神科医师培训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我国精神病学科的现状

精神科是一门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现代学。这门学科在过去的几十年还是比较受到人们的偏见,国家重视也不够,投入也不多,发展空间也不大,而且精神科医生工作环境查、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人才流失非常严重[4]

近几年来,因为疫情爆发、生活工作模式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增加和生活成本增高等,精神疾病的疾病谱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从整体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比例在减少,而焦虑、抑郁障碍的比例在相对增加。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就诊需求明显增加,而精神专科医院需求有所减少,门诊需求增加而住院需求减少;治疗方法上,也更需要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结合的多元化治疗模式。这些变化,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要相应调整[5]。然而,我国精神科住培体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

(一)住培模式不统一

    5+3”是住培的主要模式,即5年本科教育+3年住培的医学教育模式,大部分招录的学员有“单位人”(其他单位委培的)、“社会人”(未签约工作单位)和“基地人”(来源于住培基地);学员的学历层次有本科、硕士;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往届生。因学员背景不一造成住培工作管理难度大,学员主诉不公平等问题层出不穷。另外,住培基地层次不齐、资源不均。有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教学医院,也有发展一般的医院[6]。各个基地在管理、教学、考核方面很难做到同一尺度、同一标准。  

(二)培训标准不完善

   目前,关于住培的相关标准,除了个别专业细化了培训计划,其他大部分专业对于阶段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核心胜任力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内容,在执行的时候没有具体的参照,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管理过程难以均一[7]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

住培效果的考评包括培训期间和培训结束时的考评。其中,阶段性考评由培训基地统一组织,各专业基地具体实施,结业考评由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住培管理中心或者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和实施。阶段性考评中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均没有统一时间。一般结业考核选择各培训基地为考核场所,基地住培管理人员协助实施[8]。但是,各地区、各培训基地本身差异较大,导致具体的考核标准、方法不均一,影响了结业考核的公正性。

(四) 学员待遇低

住培期间的待遇是学员高度关注的问题。医学学制相对于其他专业时间更久,完成学校教育的医学生面临着就业、婚恋、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与已经参加工作的同龄人相比,工资收入是绝大部分学员关注的焦点,也是难以避免的尴尬,成为了许多学员的痛点和不能安心学习的缘由。

二、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相关部门应提高对规培的支持和重视力度

首先,应该加紧完善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完善的精神科医师的准入、培训和管理制度,建立独立机构对精神科医师的培训制定方案、规章制度、验收和考核,统一制度标准,明确职责,并组织课程培训,规范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培训机构参谋、协调、监督和管理能力。这样可以解决一带教师资专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住培学员的带教工作缺乏积极性,对培训过程敷衍、对考核结果不重视的情况[9]

其次,相关部门应制定配套的规培补贴政策,加大对我国住院医师规培的补贴力度,可以使受培训人员可以承担个人的生活支出,应注重住院医师这个职位,并给予一系列的支持。

最后,受培训人员在规培过程中若表现良好,成绩突出,也应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受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不至于让受培训人员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也可以增加受培训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更好地配合规培的进程。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

1.为确保标准化培训工作的成,必须加强标准化培训工作。

在国内,各区域、各层次的医学教育基地因其硬件条件、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等因素而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因此,要严格控制基地的准入标准,采取定期考核、整改等措施,并将教学医院作为其主要的规培基地,出台保障政策,增加资金投资,并优化教学医院的临床工作,确保教学医院主要以培训合格医师为主。

2.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全方位地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实行导师负责制,并对学生各项培训任务、考勤、医德医风、生活及身心状态等情况进行督导。必须要有严格的导师准入制度,规定学生数量,考核的结果评定导师职称和绩效挂钩

3.住培学生进行考核和管理。

住培学生学来的技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在此背景下,考核团队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对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价。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建立起一种严格的自我管理规范,并能很好地掌握基础的技能。

4.建立面向临床医师、医学研究人员的“5+3”一体化培训模型。

实行“5+3”培训,也就是经过5年的专科培训、医学技能考核、基础医学技能考核,最后实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通过一套严谨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使新一批学生顺利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10]

()注重临床沟通技巧和能力

众所周知,要想提升自己的临床思,就需要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所以,在规培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重视,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时段,进行学术交流会,加深学生对基础原理的理解,与此同时,导师们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某些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另外,还应该给学生一个了解国外心理学知识的机会,开阔他们的眼界。只有掌握了坚实的基本知识,在遇到与之相关的临床问题时,方能条理清,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四)规范化培训师资

1.规范化师资培训,保障培训质量。

高标准的师资是培训高质量规培医师的基础,培训师资既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理念,又要懂教学技能,还需具备专业水准和人文素养。然而,因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的培训仍难以达到全国统一标准。因此,国家应制定严格的精神科住培师资培训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健全精神科规培师资队伍准入标准,确保师资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2.住培师资专职化,充分保障住培师资的待遇和权益。

由于住培师资的待遇跟职称挂钩,而职称评定又与医疗、论文、科研相关,因此,带教老师专注于科研、论文及临床工作会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因此,每个基地需设专职住培教师,负责管理规培学生的培训、考核等。且要充分保障专职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同级别的医师,通过政策激励热爱教学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师最关键的环节。精神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患者,其积极地态度会给患者传递希望,提高患者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因此,应进一步提高精神科住培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其精神卫生知识,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在提高学生的同时,政府要把精神科的发展摆在卫生规划的重要位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事业,制定精神科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长远目标。医院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长效保障机制,稳定人才队伍,做好经费保障,调动学员和师资的积极性,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精神科医师队伍。

参考文献

[1]Xu J, Wang J, Wimo A, Qiu C. The economic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2005-2013: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olicy. BMC Psychiatry. 2016 May 11;16:137. doi: 10.1186/s12888-016-0839-0. PMID: 27169936; PMCID: PMC4864926.

[2]黄文华,朱平华.广西医疗机构精神卫生资源服务利用及配置公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37(01):19-23.

[3]张立刚,颜峰,陈景旭,何素双,程玲飞,周利国,刘洪秋,唐妮,蔡英杰.以“置信职业行为”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数据库的构建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3,33(02):94-98.

[4]陆林.中国精神卫生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1(03):379-383.

[5]陈巧珍,王佳峰,林铮.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3,7(04):289-292.

[6]贺雪梅,孙婧,尹江燕,程重庆,王田田,王冬,黄晓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科研培训相关问题及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6):213-216+229.

[7]叶珊,宋红松,赵海燕等.基于核心胜任力的阶梯式评估反馈模式对神经科住院医师培训的思考[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0):1134-1137.

[8]姜睿,王永晨,姜礼红等.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应用与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212-3215+3219.

[9]石景芬,张乐莉,王星月.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9):697-699.

[10]艾明,甘窈,陈建梅,何静澜,孙诗倩,况利.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09):63-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