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平台对辅助“1+X”群文阅读模式开展的实践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碧珊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学校528100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不断整合以及大语文教育时代的到来,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媒体类型多等特点,我们运用信息技术、钉钉、问卷星、粤教翔云等平台发放精彩的教学资源;学生在钉钉、粤教翔云平台中分享、交流阅读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学生使用问卷星等平台反馈阅读效果和讨论阅读体会,从而实现预读、展读环节中师生交流、生生互动,顺利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推动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开展。


关键词

群文阅读 网络平台 引读 预读 共读 展读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以上,其中中年段要达到135万字左右,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还明确要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针对学生课外阅读落实不到位,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参与度低,师生互动缺失,课堂阅读交流缺乏具体信息技术指导。课堂上学习到的阅读技巧,在课堂之外没有被很好地应用。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使其具有快速的传播能力。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媒体类型多等特点,我们巧借信息技术钉钉、问卷星、粤教翔云等网络平台,开展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在规定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活动群文阅读活动涵盖了课前的教师引读、学生预读,课中师生共读,课后学生展读阶段教师借助平台发布引读任务;学生预读时在钉钉、粤教翔云平台中分享、交流阅读的收获和想法师生、生生在平台上互动交流讨论阅读体会学生使用问卷星等平台反馈阅读效果,从而实现预读、展读环节中师生交流、生生互动,顺利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推动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开展

一、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引读,激发阅读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吸引人的导读短视频,把群文阅读的议题,及相关的书目(篇目)融进里面,利用钉钉媒体平台发布,并提供多种渠道,让家长给孩子购买相应的书籍,为孩子们顺利地进行群文阅读,提供了物质保障。孩子们在短视频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了相关书目《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爸爸带我看宇宙》《小美的记号》的精美插图组成短视频,视频中加上煽情的话语,牵动全文的关键问题,在娓娓动听的童年音乐中,吸引孩子们购买书本,翻开书本,开启一段关于童年的自主阅读之旅。

二、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预读,实现完整阅读

网络平台是学生坚持群文阅读的有力保证。媒体平台钉钉给我们提供了“打卡阅读”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每天有规律的、有固定数量的阅读来积累完成较为完整、持久、深层次的整本书或几本书的群文阅读。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能够维持很多中段年级孩子的读书习惯,同时也能确保他们的读书量。比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之类的,虽然有很高的艺术性,但如果把全书读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学生很难坚持读完全书。借助媒体平台的打卡功能,就可以保持学生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页码,任务驱动下,间接保持了对全书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坚持读完整本书。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利用钉钉平台记录阅读的感受,阅读心得,展示自我阅读的情况。例如:画故事内容的思维导图拍照分享到钉钉平台、选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录一个讲故事视频上传到钉钉平台的班级圈、写写内容大概拍图上传、复述故事情节、聊聊某个人物、读后感受等录成视频,上传到钉钉平台的班级圈……老师对学生在钉钉平台展示的阅读情况作点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在点评中实现多元开放的阅读对话。学生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把书读清楚,读明白,实现一次完整的阅读之旅。预读的过程训练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学生实现集体共读扫清了文字障碍,提供初步感知的保障。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心得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他们也从中获得了来自阅读的自信,分外积极投入到阅读分享当中从而推动更深入、持续的阅读行为

三、整合信息技术落实课内共读,推进深度阅读

以单元主题为依托,教师根据群文阅读内容,以阅读内容、能力点为目标设定共读环节,例如:片段分享,精彩赏析,比较异同,回归议题,演一演,读一读,说一说等等,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训练听说读的综合语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内的共读课上,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把对文本的理解借助有声有色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比一比群文间的异同。例如在《伊索寓言》的共读课上,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提取不同寓言片段,从而比较各种动物的不同特点。通过媒体技术功能,罗列不同主题寓言、中外经典寓言,比较分析,得出了通过显浅精短的故事告诉人们大道理的寓言特点。

群文共读课上,利用白板、投影的功能,学生在圈画中说一说,发表对书中人物的看法,情节的推测,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更深入了;利用媒体音乐、动画背景,开展演一演的活动,学生把故事情节读进去了,深切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借助媒体平台、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在读文、思考、概括、表达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整合的帮助,学生真正把文章读进去,把理解输出来,实现从简单肤浅的完整阅读向深度阅读迈进。

四、巧用网络平台展读,呈现阅读成果

群文阅读过程中,将阅读的成果展现出来,可以为学生筑起阅读的自信和成就感。共读后,运用问卷星等媒体平台的量化检测及分析功能,检验阅读效果,是非常高效的例如共读《安徒生童话》后,通过问卷星发布《安徒生童话》知识性、能力性检测问卷,组织学生线上完成问卷。问卷星平台迅速生成学生的成绩,并生成一份关于学生作答情况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阅读的得失。问卷星平台的使用,高效有针对性检测学生的阅读行为,调整学生以后的阅读策略。同时学生在量化检测中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保持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利用钉钉平台、微信推文、美篇等将学生群文阅读过程生成的手抄报、海报、思维导图、故事擂台等展现出来,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可视化,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收获阅读自信,为阅读更多的书,完成阅读量,奠定积极基础。例如疫情下,我们利用钉钉平台开展线上故事擂台,深化了群文阅读的效果,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我们巧妙借用媒体平台的辅助作用,融合信息技术,巧设多种形式,不同层面促进中年段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深化了学生阅读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邱玮.小学“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江西教育,2022(16):56-57.

[2]李倩倩.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作文,2022(09):23-24.

[3]杨新宇.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语文中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2):232-234.

[4]田亚琴.小学语文“1+X”模式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22):105-106.

[5]王道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1(31):79-80+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