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高昌明

滦州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科目,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有必要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立德树人;人体解剖学;思政教育;案例设计;综合素养

正文


一、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仅仅关注解剖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通过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道德情操,提高其伦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案例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体解剖学对人类社会和医学伦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1.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通过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可以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实践锻炼的机会。设计案例可以包括实际解剖操作、医学伦理决策和病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奥妙,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伦理决策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解剖学相关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困境,提高他们的伦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1.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案例设计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解剖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从而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当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过分追求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政教育的融入,就会使学生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无法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解剖知识的同时,思考其与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的关联,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情操。

2.2缺乏实践与伦理的结合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实践与伦理的结合。学生仅仅进行解剖操作而忽视了相关的伦理决策和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陷入纯粹的技术细节中,而缺乏对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伦理和社会伦理层面的思考。为了弥补这种问题,应该在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和伦理决策讨论,让学生在解剖实践中思考相关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困境,提高他们的伦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2.3缺乏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人体解剖学课程不仅仅是传授解剖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案例设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解剖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3.1立足社会实践和现实问题

一个有效的思政教育案例设计应该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决策。例如,在医学专业中,可以设计与人体解剖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生命伦理和医疗伦理的问题。这可以是一个医疗困境的案例,要求学生在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平衡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等伦理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的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背后的道德与伦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

3.2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

思政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案例设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让学生面临不同的考虑和选择。例如,在人体解剖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器官移植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器官来源问题,如何平衡生命权和器官捐赠的伦理考量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他们可以逐步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判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3注重情感教育和情境体验

思政教育案例设计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知。案例设计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从情感上与案例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例如,在人体解剖学中,可以设计一个与器官移植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从移植者、捐赠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感受情感冲突和道德困境。通过情感教育和情境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4.1器官移植的伦理困境

小明是一名刚刚考入医学院的学生,在人体解剖学课程学习中,他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案例。这个案例涉及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考验着小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小明在学校医院实习期间,遇到一个器官捐赠和移植的病例。他在手术团队中担任助手,手术的对象是一位等待多年的器官移植患者。然而,手术前,小明得知器官捐赠者是一位刚刚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的年轻人。小明面临着一个伦理困境:他应该如何处理这个情况,如何将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与对患者和捐赠者的尊重相平衡?

学生需要思考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如资源分配公平性、人道主义、尊重人的自主权等。他们应该讨论这些原则如何适用于这个案例。学生需要考虑这个案例中患者的权益,如生命权和获得合格器官的权益。他们应该思考患者是否应该接受这个捐赠机会,以及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学生还应该讨论捐赠者和捐赠者家属的利益,以及他们的道德责任。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和为捐赠者家属提供支持。

4.2尊重人体解剖和生命

大学生小红正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她对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充满了好奇。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个有关尊重生命的案例,引发了她的思考和担忧。小红在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解剖学实验时,她注意到一些同学对待尸体的态度似乎不够尊重,有些人甚至开玩笑或表现出不敬的言行。小红面临着一个伦理困境:作为一名学习医学专业的学生,她应该如何在尊重生命和学习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更好地对待人体解剖实验中的尸体?

学生需要思考人体解剖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尸体的尊重和敬意的重要性。他们应该探讨为什么尊重尸体是适当的行为,并讨论不尊重尸体的后果。学生应该探讨如何在实验中遵循尊重生命的原则,例如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开玩笑或无礼的举止。他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种尊重和关怀的氛围。学生还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尸体解剖实验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同时尊重尸体。

4.3人体解剖和伦理决策

医学生小李参加了一次讨论人体解剖和伦理决策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中,他遇到了一个涉及道德决策的案例,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挑战他的伦理观。在讨论会上,小李了解到在一些国家,人体解剖学科研需要依赖器官捐赠来获取供体。然而,他发现有些国家存在着非法贩卖人体器官的问题,这引发了他对伦理问题的关注。小李面临着一个伦理困境:作为一名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生,他应该如何处理人体解剖学知识和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对待人体器官贩卖问题?

学生需要探讨人体解剖学科研的伦理原则,如自愿性、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权等。他们需要思考如何确保在人体解剖学研究中遵守伦理原则,以及如何防止非法贩卖人体器官。学生应该思考人体器官贩卖问题涉及的道德及法律问题,并讨论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他们应该思考如何提高人们对器官捐赠的意识,以及如何推动建立合法和合规的器官捐赠制度。学生还应该思考自己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责任和角色,在未来的实践中如何维护伦理和权益,在人体解剖学研究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我们能够看到立德树人视角在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案例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关注了其道德选择和价值观。通过思考和讨论这些伦理困境,学生得以思考和平衡各种利益与原则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这些案例也提醒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要始终坚守伦理原则,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权益。通过探讨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学生深化了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并从中洞察到了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重要性。这些思政教学案例不仅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更使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小忙.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J].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11):87-89.

2】冉建华, 汪克建, 盛华均, 贺桂琼, 陆蔚天, & 卓飞等. 生命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及拓展. 解剖学杂志.

3】林春燕;何栩;曾湘丽;李晓丹.立德树人视域下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3.

4】骆锦潮,孔令平,朱美凤,.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J].饮食保健 2020727, 282, 2020.

5】陈金锋,尹春丽,张海玲,.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教学各环节的设计[J].解剖学杂志[2023-08-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