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体育文化视角的小学体育课程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华莹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亭子小学530031

摘要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结晶。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民族传统是民族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时期最伟大的任务和使命,而中小学生则是我们民族之花、民族精神的寄托,把中华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民族精神融合到体育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奋发向上、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促使学生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以此实现“身”与“心”的齐头并进。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小学体育;融合渗透

正文

前言

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在体育及娱乐方面的智慧结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精神来源和文化组成。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到目前为止仍然能够被广泛地流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不仅拥有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还拥有适用大众的特点,而且在不同层次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都有自己适合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在新的时代,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应当再一次启航,把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这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的重要性

由于外来体育文化的引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和洗礼,在继承和发展上出现了缺口,为此,国务院、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有关的政策,即把传统体育引入校园。校园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也拥有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最为直接的群体——学生,其是促进传统体育从“无意识的自然传承”到“有意识的自觉传承”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教育教学初阶的中小学时期,在体育课程中渗透传统体育文化,其不仅关系到校园体育教育的有效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与弘扬。

二、小学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策略

1基于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将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学生从项目中感受到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新课程的体育课堂目标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它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出优秀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从运动形式还是运动内容上看,都是种类繁多的,其教学及转换形式多种多样,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

如,花样跳绳在我国民间广受热爱,可谓全民皆可参与,其要求不高、用具简单、几乎可随时开展,因此,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很好的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之中,如舞蹈“千手观音”。这一形式需要大量学生参加,要求有四条绳索,其中两条绳子向左旋转,另两条绳子向右旋转,参与花式跳绳的同学要依据绳索的摇摆频率和幅度进行选择,这一跳绳方式,远远地就如“千手观音”一般。

此外还可采取多种方式:一种是长绳,含有多种摇动方式。简单地说,教师指导两个学生同时摇动绳索,其他同学一起跳。起步时,两位抖绳同学可相互讨论,改变跳绳节奏,强化难度。第二,加入更多的绳子进行花样跳绳。并以此方法为例,学生在花样跳绳训练时,不断增加跳绳次数,使学生在复杂的荡绳环境下仍能自由跳跃,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教师也可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集体跳跳,并归纳各小组提出的创新方法,观察哪一组创造性最强,成功完成跳绳任务,即获优胜。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的体育思维,加强沟通与合作。另外,进行活动的时候,老师也能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跳绳。例如与篮球相结合、与舞蹈相结合等,使学生在花样跳绳中真正体会传统体育项目的乐趣。

2基于个体差异

个在新时代下,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体育课堂的时候,由于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并以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依据,展开个性化的教学,通过分层教学形式,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而对于那些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体育文化,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而在进行专业技术教育时,则可选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例如中国式摔跤、长拳、舞龙等,使学生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接触,有兴趣者则可把这些项目当作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对学生全面掌握多方面的技术,达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基于学校阵地

传统体育进校园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实施,取决于学校自身。第一,场地基建是进行比赛的基础,许多比赛都要有充足的设备,诸如足够开阔的场地、水域、器械等。第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理论依据,在实施传统体育教学之前,必须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编撰出符合我国体育教学大纲的校本教材;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娱乐竞技结合、独立多元结合、本土全球一体,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传统体育呈现方式进行更新。第三,学校的态度对传统体育计划的成功实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施之前必须征求上级的意见。

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因此,对它展开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小学体育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基本阶段,因此,国家也一直在用政策的支持来推动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打下良好的体育基础。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其中,不但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受到体育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祎,李要南,兰彦芳,黄万胜.“双减”视域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发展契机、制因与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6):90-93+98.

[2]邓忆.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社团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3(5):0079-00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