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沈小莲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九小学334199

摘要

目前来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成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教师能够借助具体的项目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为了真正发挥出“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广大教师应努力探究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

正文


前言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一个具体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

1划分项目学习小组

待确定出项目学习主题之后,教师便可以划分项目学习小组,在此过程中可以围绕“分析问题,组织分工”这一思路。详细言之,在解决问题之前,重要前提是分析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初步分析问题,形成“项目式学习”的大致思路,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划分提供依据。继续以“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和探究人民币的功能与交易场景,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学生需要扮演买方角色,询问人民币在买文具盒、铅笔、图画书时的运用情况。应该说,在扮演角色的活动中更好代入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学生自主发现的,他们可以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从而更好地思考问题。在划分项目学习小组时,教师应该贯彻“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原则,每一个项目学习小组都要有学优生,确保其发挥出引领作用,引领中等生和学困生有效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如果学生有很强的主动性,教师就要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自己划分项目学习小组,但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出组织者的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分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必须贯彻“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原则,以确保后续的“项目式学习”处于有效状态,避免低效化或无效化。

2制订项目学习计划

划分好项目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制订项目学习计划,必须确保科学性、可行性及趣味性。在制订项目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制订项目学习计划。与此同时,教师不能直接运用学生制订的项目学习计划,而应该进行分析,让项目学习计划有一定的挑战性,必须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除此之外,各个项目学习小组确定出项目学习计划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然后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确定出最终的项目学习计划。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确定出三个项目学习计划。第一,认识人民币,项目学习活动分为“认识分币”“认识角币”“认识1元币”。第二,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主要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第三,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会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正确运用人民币,解决好“给你10元钱,你需要找回多少钱呢”这一类型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若想在数学课上推进“课程思政”,则可以继续添加一个项目学习计划,即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这一主题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终爱护人民币。

3学生进行探究协作

制订出项目学习计划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有效参与“项目式学习”活动,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进行探究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学习计划或任务。目前来看,在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一个重中之重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但“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较为复杂或具有探究性,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时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难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后续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还必须强调他们的探究协作,依托项目学习小组成功营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在学生进行探究协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出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强化巡视,旨在通过巡视发现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探究处于高效状态。在“认识人民币”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既定的项目学习计划进行探究协作。第一步,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他们可以在手中拿着纸币和硬币,并进行细致的观察。此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大胆发表意见,一起探究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试着说一说“1元=()角、1角=()分”这些问题的答案。第二步,为了帮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可以设计“数一数”的动手操作活动。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分一分地数、一角一角地数,然后着重探究一个问题,即“元、角、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第三步,询问学生是否买过东西,说一说在买东西时运用人民币的实际情况,然后继续回顾设计“项目学习主题”这一环节中的问题,促使学生继续参与探究协作的活动。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协作,学生可以对人民币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4学生做好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之后,必然可以形成项目成果,基于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好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应该设计三步,以求让学生的项目成果展示足够有效。第一步,各个项目学习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时必须凸出项目学习主题。第二步,项目学习小组之间要互相打分与评价,尤其是应该提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确定出最优秀的项目学习小组,并进行奖励。第三步,师生共同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反思,旨在发现此次“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师生的进步。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继续在课余时间进行“项目式学习”,如此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有助于落实“减负”和“提质增效”的目标,教师应该科学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对其中的各个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以求从整体上提高“项目式学习”方法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娇,张永辉。基于数学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12):33。[2]陈美真。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A2):59-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