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家校共育;小学语文阅读
正文
引言:新时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当具备良好的内外在条件,语文教师需要对现有的阅读教学程序、机制、流程进行科学合理设定,打造完善的阅读教学模块结构,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高效学习。
一、互联网思维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更状况
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内容、结构、形态、机制层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工具、互联网信息,结合数字化资源,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整合电子图书、在线平台以及应用程序,获取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可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空间和范围;另外,互联网技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公平、公正,可在带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中得到多元化的支持,比如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阅读材料,打造相关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阅读探索需求;此外,借助在线教育平台,通过整合互动元素,结合小测验、互动故事以及多媒体情景,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在课后时间或者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学习,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碎片化阅读学习。碎片化阅读教学模式可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概念的积累总结,比如教师可将拓展性的概念作为碎片化阅读教学的内容,在讲解文章故事背景、人物发展经历、创作者生平经历的过程中,可通过此部分碎片化资料,让学生参与阅读学习,使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内涵有一个深入认知。另外,利用互联网工具,教师也可借助诸如虚拟现实技术、信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结合仿真系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比如在讲解“繁星”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5G来创建良好的星空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窥探文本中的宏伟画面。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具备良好的内外在条件,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家校共育背景下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还存在各种各样问题,首先大部分家长普遍不具备基本的教学技巧和知识理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同时部分家长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阅读教学指标理解把握不到位,存在目标丢失的情况。另外,由于在家校共育背景下,部分家长也未与老师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无法掌握家庭阅读教学的核心方向,导致家庭阅读教学与学校阅读教学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和效率。最关键的是,大部分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深层次指引,家长采用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沿用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来指引学生参与阅读学习,存在揠苗助长的情况,以致于学生对家庭阅读学习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通过环境空间的指引,结合家庭中丰富的阅读资源,可带领学生参与深入学习。在此过程中,家长可根据老师的建议,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各样的阅读书籍,比如结合平板电脑,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在老师的建议下,对各种图书资源进行购买、搜集、整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资源库。之后,家长可及时观察学生阅读电子图书的进度,比如根据学生在图书中的翻页次数,以及整本书的完读率状况,评估学生的阅读学习进度,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老师,为后续制定更加长远的阅读教学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并且,在低年级阶段,家长也可以通过示范性阅读的方式,在老师的建议下,选取合适文本,指引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培养其阅读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家庭阅读学习环境中,家长与学生也可建立起良好的论证探讨环境,比如在学生完成对文章故事的学习之后,可将学习感触和心得与父母家长进行分享传递,从而在家庭中构建起良好的阅读论证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最后,家长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阅读学习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到俱乐部、书展、读书会,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索兴趣。因此,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需要在家长带领下,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学习空间场地资源,进行深入高效地阅读学习。
(二)开展碎片化教学,由家长督促引导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活动具备自主性、自发性,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便能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成果,但是一旦学生存在拖延、散漫的心态,则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针对相关教学标准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互动,在引领学生参与碎片化阅读学习过程中,由家长督促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阅读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体资源,比如结合自媒体平台、公众号、短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玩耍,如刷视频、刷抖音、看剧的过程中能够抽出简短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而在该环节,家长主要是帮助学生在相关公共账号中点击订阅,关注部分优秀教师所推出的阅读作品,让学生能够在刷视频、娱乐的同时,时不时刷取到相关阅读学习视频,进一步补充、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为此,家长在该环节需要及时整理学生自媒体账号关注的对象,以及资源订阅状况,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让学生关注部分名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学校语文组的官方账号,由语文组不定时推出相应的校本阅读资料,带动学生参与碎片化学习。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短视频阅读教学模式,开展此类碎片化教学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具备显著功效。但是在该环节,家长应当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与老师进行互动交际,关注必要的资源,使学生能够时不时接收到相关阅读信息,并且进行简单地阅读学习。
(三)组织亲子阅读交流大会
借助传统渠道组织亲子阅读交流大会,让家长参与互动交际还存在较大难度,在网络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家长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家长会来进行。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环境下,教师可尝试利用全新的网络媒体,创建家长学习群,引导家长在群中相互分享自家孩子的语文阅读表现,并且及时关注其他孩子的成长进步状况,以此来引导自家孩子参与阅读学习。而老师则需要发起相应的论证探讨活动,组织探索话题。比如在完成对当天课文的教学之后,可在家长群中分配相应的论证探讨项目,让家长们抽出十分钟的时间进行互动交际,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之后由老师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制定统一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之后每一位家长可陪同孩子参与阅读学习,通过录制音频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将亲子阅读的视频分享出来,从而促进家长在家长群中交流相关阅读教学经验和方法,构建学习型的阅读学习氛围。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信息工具可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家长相互模仿、相互学习,能够不断改进现有的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而教师在该过程中则可以有效控制相应的教学方向,做到整体把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数量和效率。
(四)强化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存在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对文章课程的核心概念进行领悟,对其中人文思想、人文情感进行论证、记忆、理解学习;第二步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感触、领悟学习,进一步构建完整的闭环结构,而家长在该过程中则扮演着积极指引的角色作用,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尽可能通过情景教学,帮助学生缩短阅读学习的闭环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尽快获得醍醐灌顶的学习体验。具体来说,在每一篇文章中势必会存在超出小学生理解认知范围的事物,此部分事物需要通过家长的实践引领,通过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此时,语文教师可将阅读教学计划向家长传递,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布置相关实践教学任务,比如在某一周末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根据文章课程内容,选取特定的实践学习场地,引入实践资源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高效探究。
比如在完成“开国大典”的教学之后,学生对其中的红色文化精神还存在理解认知上的欠缺和不足,此时教师可让家长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博物馆,或者进入到烈士陵园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受烈士陵园升旗仪式的庄严,或接受文化博物馆的环境熏陶、感染,使学生对其中的家国主义观、红色文化观进行深入领悟学习,以此来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实践学习感触。因此在家校共育背景下,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工具及时分配实践教学任务,由家长带领学生参与到现场实践学习,选取对应的阅读学习场地以及实践探索基地,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整体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家校共育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当结合网络资源、信息工具,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深入、高效探究。在此期间,语文教师须强化阅读实践,指引家长带领学生参与阅读探究;同时也需要组织亲子阅读交流大会,让家长相互分享经验,并且组织碎片化阅读教学,由家长督促,引导学生参与高效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学习水平和效率,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长远稳定的成长、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晓玲.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天津教育, 2022(5):175-177.
[2]李健.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新一代:理论版, 2021(8):235-235.
[3]毛惠.家校共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途径分析[J].好家长, 2019(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