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小游戏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余玫

上饶市第一小学,江西上饶 334000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传统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教学目标,忽略了新课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内容趣味性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与教师互动较少,学生课堂参与感不高,长此以往将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抗拒和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本文首先将对小学数学教师巧用生活小游戏开展课堂趣味教学的应用原则进行阐述,随后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游戏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生活游戏;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有效措施

正文


引言:由于小学学生的年纪尚小,正处于贪玩好动的成长阶段,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和欲望,另一方面,在小学学生的课业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体系尚未构建完善,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模式,因此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改革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探索更加适应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课本内容和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贯穿在一起,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与生活有关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更深更快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师巧用生活游戏开展趣味课堂的应用原则

(一) 结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融入生活小游戏的趣味课堂教学传统的课本教学内容相比较,最重要的是巧用生活小游戏后开展的数学教学课堂的丰富程度更高,对学生的吸引程度更大,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趣味课堂时,要妥善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游戏,严格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游戏类型,寓教于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中学习到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生活游戏是为了辅助教学而开展的,不能本末倒置,忽略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二) 设计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游戏

生活教学游戏与传统的游戏相比较,最重要的是生活教学游戏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将生活游戏与课堂内容教学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要选择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游戏,充分考虑游戏的趣味性和学习性,应当契合小学学生的爱玩性格,与学生的兴趣喜好相符合,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最大化地获取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课堂教学目标。

(三) 贴合实际生活,提高游戏实践价值

生活教学游戏与传统的课堂游戏相比较,最重要的是生活教学游戏全面贴合实际生活,能够将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疑难同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有效贴合一体,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数学教师在选择适用生活游戏时,要重视游戏的实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思维,增强游戏的适用性,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充分把握知识的特点和作用,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教学游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游戏的实践价值。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部分传统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且学生学习能力较低,不愿意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方式也不愿意进行改革,无法完成新课改对于提升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的目标[2]。传统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而不通过开展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目标,长此以往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单一,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点时,没有引导学生及时妥善融入课堂教学并思考教学内容,而是一味地灌输课本固定知识,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死板,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浅显,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学生基础实践能力较弱

小学学生由于年龄幼小,长时间处于家长和教师的庇护下,对生活实际接触较小,因此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较弱,而绝大多数数学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长期以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理解能力低下,实践能力较弱。在这一学习背景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性活动难度较大,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中。另一方面,小学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较低,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融入实际生活中,用课本所学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和疑难的能力较弱,因此小学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低下

在小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无法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弱,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对所学知识的疑难困惑不敢向教师请教,同时也羞于与同学沟通交流。长此以往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无法采取有效的途径进行答疑解惑,无法高效开展课堂趣味游戏,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 学生的学习思维认知低下

小学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正处于运算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前运算阶段,学习能力较弱,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无法构建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固定的知识点,往往采取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以达到增强学生文化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小学学习的学习能力较弱,对文字和数学的感知能力低下,教师长期的题海堆积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和抵触心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学学习的学习思维认知低下,学习体系单一,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课堂教学中巧用生活游戏的有效措施

()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为了巩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开展趣味性教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对游戏的观念意识、改革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游戏是教学的工具和大胆教学目标的手段,是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高效措施,同时要注意教学游戏的辅助作用,避免将游戏和教学的地位本末倒置。以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相关内容为例,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为教学目的、游戏为手段,避免教学工作陷入一味娱乐的误区。其次,教师要将游戏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知识点的讲解作为理论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和统一,保障教学效果[4]。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张上描绘图形的运动,再亲身演示图形运动的过程,加深对图形运动的认知,也能够助力数学教学达到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效果。

(二) 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地结合

为了巩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处的实践指代现实生活,即建立理论知识、游戏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首先,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游戏活动。比如,接龙小游戏。在学习分数除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由学生结合问题的计算结果继续设计题目,并由下一位学生完成,实现接龙。若学生无法继续接龙,则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学生对数学学习将会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其次,教师要善于设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游戏。比如,在学习位置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的建筑物,并在地面中画出坐标,学生站在同一坐标中描述自己的位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课堂教学趣味

(三) 教师通过建立团队小组,提升合作能力

为了巩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需要补充设置学生团队合作游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团体生活游戏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交流互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核心素养。首先,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将每节课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前分发给学生,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探究学习任务,自行操作小组内的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提高团队整体实力而努力,教师也会结合每个学习小组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奖励。其次,数学教师可以补充设置团队竞赛小游戏。比如,教师一次性汇总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并设计竞赛题,小组之间展开抢答,最终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的团队获胜,同一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将明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得到锻炼。

(四) 教师将生活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学习思维

为了巩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需要将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巧用生活游戏开展教学活动,适应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小学学生的感知能力较低,学习思维单一,但是小学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一个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特别关注新奇具体的事物[5]。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化情景教学,将生活中的小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单元课程时,教师首先可以引用教室或者自己的时钟向学生展示时针、分针和秒针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探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等教学问题,随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分钟教学活动”,让学生自测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个蹲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计算自己从学校到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巩固教学成果,将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适应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

结束语:

综合小学数学教师在趣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出,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其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趣味性不高,无法适应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开展趣味性教学,将生活中的小游戏巧妙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脾性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多样性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结敏.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小游戏,大智慧[J].  202107):241.

[2] 罗晶莹.生活中的趣数学——浅谈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模式[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1):4.

[3] 罗文清李香.以游戏撬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二年级小游戏"快乐飞行棋"案例设计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 2021, (009):43-47.

[4] 许海英.浅议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11):3.

[5] 杨利.数学游戏,亦玩亦学——谈趣味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2):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