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大数据、教学
正文
前言: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通过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加强教学评估。这有助于教师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其目标是将学习的主体性从教师身上转移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内在驱动力来促进高效学习。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概述
信息技术是一门高度实用性的学科,但由于学生的兴趣、成长环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不同,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满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更准确地反映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有效依据[1]。
二、运用大数据教学的作用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进步
目前教育领域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同时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工具也还不够完善。有很多教师对于“大数据”一无所知。不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对于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教学方法的认识普遍较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大数据无疑是教育理念的进步。尽管目前应用还不普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会在教育领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更便于教师获得资料
大数据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提供程序化和个性化的数据。然而,要想准确地获取学生的资料,必须利用高级的分析工具或相关软件。由于目前尚缺乏成熟和广泛普及的资料搜集与分析工具,教师们很难有效地获取数据。为了能够采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教师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学专业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并且可以为数据的录入和生成提供技术支持。尽管如此,当前的情况仍存在挑战,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现有的工具和技术,以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来服务学生。
(三)相对开放课堂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mooc、微课、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和教育云平台的广泛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不再仅限于依赖传统的教科书和课堂。特别是随着微博、自媒体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学生们有了更加广阔的知识源泉。然而,想要获取这些知识,学生必须借助网络、电脑或智能手机,但很多父母将网络和智能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对其持有保守态度。由此,初中生想要在网上或智能手机上获得更多信息变得相当具有挑战性[2]。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了大数据技术,这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这种方式也方便教师获得与学生相关的学习数据,这无疑是初中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的一个显著优点。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已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来认识社会、树立全球化观念。因此,课堂学习内容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个体。大数据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利用其特有的网络化教学特点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拓宽信息化视野的同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知识视野的拓宽,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因为其中的知识点复杂且晦涩难懂。然而,在大数据融合课程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到了明确的要求,即注重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并强调提高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将更加注重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教育资源,使课程既具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将更加偏向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技能化的趣味性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属性也将得到更好地展现。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数据的运用
(一)运用大数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教师过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仅局限于理论水平,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失败的。而在当今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材料,例如视频、音频等新型教学资源,为学生打下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3]。
以“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特性”这门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前录制一段关于该课程内容的短片,并将其上传至网络资料中心,以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前预习相关内容,并通过网上搜索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学生整理汇总后,将所找到的资料发送至教师的邮箱。如今,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微信群、QQ群等也可以应用于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将其发送至班级群中。教师能够更快地了解到学生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解惑,从而在短时间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大数据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表现相对良好,然而在探索和自主学习方面却相对薄弱。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侧重于教师的主导,教师独立决定教学活动。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举个例子,当学生学习与“声音获取与处理”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预先下载与声音获取和处理相关的视频素材。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学生可以以视听方式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学内容,对计算机辅助声音处理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教师可以给予意见和协助。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倾听他们的观点,而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展示进行总结,并鼓励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补充材料,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变革教学方式
在过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常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他们盲目地使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种方法只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而且学生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改变生活、实现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转化[4]。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教学优势,并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他们应该从学生的教学感受出发,使学生能够在大数据的指导下发挥自主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除了改变教学方式,初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他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激励,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通过这些努力,初中教师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大数据的使用效率直接相关。要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大数据教学方式,主动有效地推行信息化教学工作。通过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路径,支持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展开,还需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初中教师大数据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培训课程。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从而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高效化和信息化,进一步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五)拓展学生学习途径
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普及到了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灵活性,让学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各种大数据即时会话技术,教师们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课程内容的讨论。例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在线平台,引导班级上的学生加入其中,让他们在群里自由交流,拓宽知识视野。此外,学校的大数据平台也可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们进行内部学习资料的共享与交流,有效地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的预习、复习和拓展。甚至,教师们可以开通微博、抖音账号,发布相关视频,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大数据进行学习[5]。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大数据的应用模式,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以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化。
(六)优化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对思维的探索和创新意识,还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改进。在进行评价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各个方面,并深入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的创新点和闪光点,以发布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
有时候,尽管学生在大数据的辅助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他们可能并没有实质性的信息化进步。对此,教师应当注重肯定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仅仅看重结果。同时,在整个大数据整合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评估方法,不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的评估,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系统开展智能评价。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整合具有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索和创新意识[6]。
(七)通过大数据智慧作业优化课后作业结构
在当下教育信息化和“双减”背景下,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并构建有效的大数据智慧课堂,教师在选择学生课后作业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教师需要抛弃“题海战术”,挑选最有效和重要的大数据智慧作业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能够扩展和运用这些知识[7]。此外,智慧作业的结构应注重难易结合,既要让学生巩固知识,还要拓宽他们的视野。而要实现这一点,学生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只有这样,在智慧作业的积极影响下,才能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现在,初中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改革。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相关数据,教师们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提升整体水平[8]。
参考文献:
[1] 周芸帆.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J]. 高教学刊, 2021, 7(32):4.
[2] 唐容安, 陈明. 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反思[J]. 2020.
[3] 李文诗.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多模式融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20, No.505(01):144-145.
[4] 邱娜.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 49(5):2.
[5] 顾永刚.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优化对策[J]. 启迪, 2021(12):20-21.
[6] 黄惠.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探究——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4):1.
[7] 张玉升.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4):2.
[8] 万文琦, 孟晓倩, 郑佳雪,等. 基于数据驱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以J省初中数学中考为例[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2, 4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