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允伟

南昌市红谷滩区新龙学校 330038

摘要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此,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展开改革,还要对语文作业展开设计,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正文

前言

语文作业是老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外学习任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对于传统的语文作业来说,它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它已经变成了学生们的一种负担,学生们对作业的态度是非常消极的,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及时完成作业。要想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更好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一) 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要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作业的数量,不能为了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质量,而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可以高效地完成作业,而不是用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盲目地去应付,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情况,从而让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二) 语文作业趣味化

因为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贪玩的年纪,加之语文作业的形式太过死板,内容相对单调,缺乏趣味性,这使得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布置语言作业时,要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语言作业,比如教学相关传统节日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题材举办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描绘情景,写出感悟,从而大大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兴趣。

(三) 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时,要把语文学科的知识、技巧和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时,既要与课本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又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程度的语文作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才能让语文作业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化比较严重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会布置书面作业的方式,把这一堂课中的生词抄写三四遍。然而,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们的知识记忆来说,只会产生轻微的作用,并且很多学生都把它当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之后就把它丢在一旁,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不会进行更多的复习,学生们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完成抄写作业,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些生词,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但大多数教师都秉持着“熟能生巧”的理念,他们觉得这样的作业应该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往往收到的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如果时间长了,学生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2.作业内容比较单一

当前,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基本都是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比如,要求学生完成课文后的随堂问题,或回答几个课内问题,就算是作业,其所涵盖的范围,也仅限于这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范围太小,很难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不能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发散思考,尽管这样比较单一的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更方便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检查,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并不利于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将学生的语文潜力发挥出来。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世界上沒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层。在基础训练的同时,针对每个人的差异,设置有针对性的任务,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适量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重视合作式作业设计,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一种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性特征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就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合作的任务,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先把班上的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按照课本的内容,在小组中展开对剧本的设计,这样,他们就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弄清楚每个人在小组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己设计的剧本有效地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探索课本内容,认真地开展角色扮演,以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完成作业。当然,老师也要在第二天的课程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组内的作业,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扮演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能深刻地感受到文章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实现了全面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进步,老师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重,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通过设计合作型作业,让学生们在作业中提高协作意识。

3.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想象无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死记硬背这不仅是智力的大敌,而且也是道德的大敌。” 小学语文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它既有人文精神,又有工具精神。曾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位文章的作者在做一道高考试卷的阅读题时竟然只得了一半的分数这便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时,教师不能仅限于完成作业的形式,要改变思维方式,把语文作业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充实小学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涵,让它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老师就只教学生答题的能力,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多样化。

比如,在作业方式上,可以进行创作式作业,画面式作业,手工式作业,表演式作业,辩论式作业等等。在学了《司马光》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对其进行改写或续写,并对其情节加以完善,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另外,老师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不能仅限于课堂,也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有足够的发问空间。这将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作业布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质变。

4.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求知欲通常非常强,因此,如果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分配作业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 Flash动画,使学生对作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后作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从而不会产生畏惧心理,通过播放动画来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安抚作用非常明显。另外,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家庭作业形式的变化,要帮助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融入绘画、唱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对完成课后作业更加有兴趣、有信心。与此同时,为了对学生的语文作业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布置,老师们还需要通过设计观赏作业和自主作业的方式,为学生们设计出更有针对性、更贴心的作业。

5.不断创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最近几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老师们也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同时,网络的流行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也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予以重视。由于大量使用网络技术,绝大部分小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注意岗位的分配,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进行语文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去查阅网络上的答案,而是自己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语文作业中体现出层次性

作业的难度要比学生所学的知识稍微高一点,要在作业中分层次地提高习题的难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项,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练习难题,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容易的习题。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一般都很强,所以,即使作业中的一些题目比较复杂,也有不少人会试图去解答。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要根据学生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设计作业,老师的作业一定要有梯度性、层次性和难易区分度。学生与学生之间通常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老师要时刻关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7.设计探究性作业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也要提倡学生探究发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愿意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教材中的感人场景,或者美丽的风景,用自己的想象将它们画下来,或者用自己的理解将它们描述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识,还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8.创新作业评价,激励学生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因此,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主动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一个简单的家庭作业蕴含着学生的个性特征。对老师来说,作业可以创造出许多教育的奇迹。所以,在批改和评估每个作业时,都应该及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接近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生活,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在评估学生的作业时,老师既要评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评估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是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习惯和兴趣,体现创造力,养成习惯等。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多运用激发式的方法,比如,学生的组词很有特色,在学生的日记作业中,发现有几个写得很好的地方等等。老师尽量找出学生在作业中的闪光点,最大程度的发展评价的推动作用

结语

总之,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应该对作业是否具有趣味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量,并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内容,真正实现对小学语文的作业的改革,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情绪中,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出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们在进行作业点评的时候,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尊重,能够及时地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忠贞.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9(01):178.

[2]姚丽琳.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0(02):160-165.

[3]刘风菊.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J].赤子,2019(06):151.

[4]王淑香.课堂教学生长点的延伸——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9(17):153-154.

[5]言志国.提高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9(12):82-82.

[6]刘志丽.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策略[J].新语文学习:教师,2019(2):19-20.

[7]何淑妮.小學语文作业有效性探究[J].语文学刊,2021(6):160-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