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秀丽

甘肃康乐县草滩民族初中(甘肃康乐) 731500

摘要

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帮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而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先进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进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标背景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实施要求调整教学形式,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学科育人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新课标要求合理创设情境式、合作式学习活动,并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课程建设,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英语课程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多维度、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正文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英语是重要学科之一,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方法的贯彻和落实上就目前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所教内容进行硬性灌输,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单纯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期间针对基础内容进行机械化背诵和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大量教学资料显示,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群体往往难以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价值,相关问题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拓展与延伸造成了一定影响。大多数英语教师实际上在英语阅读课的开展中并未结合教学理论,仅仅是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地讲解以及翻译,很多教师甚至在英语阅读后直接将答案公布让学生自己核对,导致学生更加注重答案,并未真正体现出英语阅读的实际价值。在英语阅读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结构以及中心思想等展开探索,这样使得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教学理念上的不足,会影响到英语阅读课的实效性。

(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较差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是“重阅读、轻写作”与“阅读写作”分离教学的问题,因此没有很好的发挥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正向促进作用,写作成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同时很多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逐字逐句展开阅读,很多时候要用手和笔等指着文本展开阅读,希望可以将文本读懂,对视觉信息非常依赖。加上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习惯了用汉语思维对文本进行思考,这会给文本理解造成一定的误差,甚至要不停地查阅书本、词典,既浪费时间,又忽视了英语阅读的整体性。在遇到生词非常多的文章时,他们甚至会产生放弃的想法。

(三)学生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跨文化意识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英语阅读课的兴趣,很多初中学生心理素质不佳,在英语阅读中一遇到生词,就无法心平气和地将文章读完,这个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心态会受到直接影响,在这样的英语阅读中,学生是非常被动的。研究人员表示,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未及时做好对学生群体表现与课堂反应的充分关注。除此之外,初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英语阅读的效果。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也重,若是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以及反应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新课标背景下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能够持续创新

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通用的语言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中使用广泛,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学生群体对英语语言的应用环境以及教师群体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环境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以创新为驱动,促使英语教学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各个专业对人才具备的英语素养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学生群体英语素养的发展不能仅停留于笔试能力方面,而需要重点关注自身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强化。从教师群体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环境来看,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而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则必须以教育工作者重视在英语教育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掌握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基础。因此,强化英语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引导英语教师开展创新实践,对提升英语教学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求英语教学持续创新

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英语教学工作得以持续优化是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努力的重要方向,也是英语教学工作得以高水平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英语教学工作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教学工作开展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路径。例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欠缺足够互动,这不仅制约着英语知识的传递,也会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教学创新策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强化互动来构建更为良好的课堂化学反应与课堂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在问题导向下,英语教学的持续创新成为了必然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创新意识,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为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优化提供助力。

(三)课程改革推进英语教学的创新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目前英语教育现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了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三年级为终点并与高中英语课程相衔接的体系。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教学需要贯彻的基本理念,包括重视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英语教学德育功能、强化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依托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工作、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等,最终引导学生提升英语的应用能力。新课标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以贯彻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深化对新课标内容认知的基础上,强化自身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为英语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以及英语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若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重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思想,寻找能够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教学模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目前,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很多,将现有的教学模式分类后,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其一,教师系统讲解教材知识的教学模式;其二,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三,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上面三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应选择哪一种教学模式,需要英语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果。

例如,在开展“What’s this in English?”单元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直接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教师要在以往应用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创设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辅助引导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模式如下: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将“What’s this in English?”中出现的陌生词汇、短语和句子整理归纳到预习本上,并利用已经学习过的英语知识对新内容初步学习探究;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感受,并提出预习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预习问题,教师不需要直接解答,而是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胆讨论交流,得出学习结论。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不需要教师采取更多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最终,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上,高效课堂构建基础成功铺设。

(二)注重优化教学细节,夯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若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重视优化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遗漏,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补足并完善,以此最大化夯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是否掌握英语知识点,是否可以正确地做出课堂练习题目,而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其他表现,如口语表达、单词发音、语调调整等细节并不重视,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试卷分数很高,可以从多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但在口语表达时表现很差,甚至出现发音错误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将课堂教学细节优化,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保障教学质量,稳步夯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

例如,开展“What’s this in English?”知识教学时,教师在教学2b部分的知识时,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录音,然后要求学生反复跟读,可以采取学生统一齐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语感;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学生一起读时,教师可以流动式聆听学生的跟读情况,初步判断哪些学生跟读质量较好,哪些学生跟读质量较差,继而有针对性地点名阅读,对学生的口语发音进行正确指导。通过对学生的口语发音的纠正,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自己发音存在的不足,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英语发音能力,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基础保障。

(三)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若想构建高效课堂,应重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开口表达,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讲解理论知识,还应重视为学生创造可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以活动助力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教学目的。通常情况下,适合初中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有许多,如翻转课堂、情境角色扮演、对话练习活动、英语竞猜活动,等等。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构建高效课堂做保障。

例如,在“时态”相关的语法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活动开展方式如下:教师依据英语语法时态创编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有两人对话和两人转述对话,学生需要翻译对话,并演绎。如,教师说句子:“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学。”学生需要将这个句子以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8种时态方式表达。为提高活动的参与有效性,教师要求学生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将“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学”这句话用英语表述后,还需要安排第三个人将以上两人的对话转述给第四个人,依次传递,最后将最先陈述的学生与最后陈述的学生的表述内容进行对比,看看大家的表述内容是否一致。在此活动中,学生既有效锻炼了英语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探析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明确过去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科学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以上基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涉及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等方面,教师要结合英语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设计和实施教学,以此更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瑾.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2(34):31-33.

[2]罗之慧.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46(05):13-18.

[3]杨再英.探析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的个性化[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47):1-2.

[4]丁银花.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反思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中),202109):4.

[5]莫怡琳.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校园英语,202212):155.

[6]贾晓芸.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智慧,202221):97.

[7]刘育荣.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2224):43.

[8]张亚平.新课标新解读——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J].校园英语,202242):220

[9]王娟.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109):155.

[10]罗慧兰.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9):121-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