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初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慧

阜阳市颍东区幸福路小学 236000

摘要

双减背景下,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上。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双重助力下,为学生构建有生机有活力的音乐课堂,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音乐学习。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音乐;教学措施

正文


引言

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不断改变着小学音乐课堂,包括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和革新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工作目标,打造既高效又有活力的音乐语文新课堂。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有的小学生在上音乐课时会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全身心跟随教师的讲解学习美术知识,也会让音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受到干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达不到理想效果。教师在上课时也是随意讲讲课本就结束课堂,剩下时间让学生自习,无法发挥音乐学科对学生的美感教育,也会限制学生全面发展。再者,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与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很少,基本上都是教师示范或者播放视频让学生跟着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并不能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时间久了也就逐渐忘记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无法跟随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

(二)忽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音乐对于塑造学生的乐感和艺术欣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给与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细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重视传授理论知识,而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通过直观思维获取知识是他们的学习特征,因此他们只能掌握表面的知识。此外,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依赖,不会自己积极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导致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

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对于天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觉得非常枯燥,在课堂上也无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此外,单一的教学模式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的教师虽然看似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模式却没有改变,只是把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教学本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沉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优化路径

(一)打造更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

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高质量、更有趣的课前导入环节,小学生天性活泼,高质量的导入环节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睛,带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例如,在学习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过新年》歌曲时,教师可以先制作有关于本节课知识点的PPT,然后在网络上寻找与与过年有关的音乐或者动画片,如《忙年歌》,在课前导入时首先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接下来要学习的歌曲与过年有关,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在学习完毕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家过年时的有趣习俗,既能够学习歌曲,还能够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以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知不觉的得到了提升。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是一件很复杂很艰巨的任务,就像艺术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一样,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和大量的观摩,例如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有什么特点,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些特点,有多少需要经过认真观察和练习才能够真正体悟到的艺术细节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仅仅教授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较而言,网络上的资源就很丰富,可以为中职音乐教学内容作有力的补充。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精选内容进行讲解,还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继续学习,这都有利于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时,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北京奥运会没有概念,自然也不熟悉这首歌。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然后对于歌曲MV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如故宫、天坛等一一进行介绍,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这样一份家庭作业:去网上搜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视频,在下一次上课时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段。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有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也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

(三)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就是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演唱,教师虽然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些经典作品的演唱技巧等等,但是歌曲中蕴含的感情和深刻内涵却无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否根据教师的分析理解歌曲内容很难说清楚,甚至会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每一首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背后的故事完整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再加上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将会产生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巨大震撼,在演唱时也就具有极大地感染力,艺术水平自然提升。例如在学习《小白菜》这一歌剧选段时,音乐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教学重难点制成PPT或者微课视频,并为学生播放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历史创作背景,学生就能够直观的看到创作过程,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如果学生课上没有完全领悟,课下时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还能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的一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在小学生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发挥艺术创造力的机会会很多,可是那时不会再有人像学生时期这样手把手的教他们的老师,只能依靠自己进行探究。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与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实践。例如,有一档很火的音综节目《经典传唱人》,受到音乐界的广泛好评,本档节目将一些传统的经典文化进行改编,将古诗词谱上旋律进行演唱,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还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教师就可以借鉴其中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如《送别》这一首歌,教师可以先借助大屏幕为学生展示这一作品,接下来由学生谈一下自己对这首歌的看法。只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无论学生觉得无趣还是不好看教师都要给与肯定。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看法,再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哪些地方会让学生产生这样想法的。最后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答案,对比自己欣赏角度是否有偏差,有没有忽略的地方等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一般包括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等,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音乐时存在的不足,然后及时纠正。对于教师来说,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完成。如果教师能够好好利用小组评价这一评价模式,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保证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例如在学习《数蛤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课堂评价作为重要环节并对此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以及了解程度进行自我评价,接下来由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小学生明白这首歌的歌词在记忆时会用到数学知识,实现跨学科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精神,落实双减政策,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笑.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作业设计[J].小学生(上旬刊),2022(03):82-84.

[2] 翁丽.“双减”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提质”策略初探[J]. 创新人才教育,2022(02):60-66.

[3]王娜, 强琴平. 强化美育育人功能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8):2.

[4]张道平.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0(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