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探索
正文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紧跟新高考改革的教育理念,注重结合多种有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展开指导教学,以此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促进高中生得到更好地成长发展。对此。本篇文章则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越来越被予以重视。而高中阶段作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关键时期,政治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虽然很多教师纷纷参与到新高考的教学改革中,但是由于其对于新型的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认识不够全面,对高中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未能充分了解,也导致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针对思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能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如此一来,才能根据相应的问题找到更加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千篇一律
虽然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政治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但是部分教师依旧未能将传统授课的方式与新课改的授课理念进行良好融合。还有的老师习惯性了应试教育,更加偏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其政治的考试成绩,依旧认为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政治学习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在教学中也下意识地习惯应用旧有的方式对其展开指导,这也就导致思政课的育人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大大减弱,学生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良好结合,导致其久而久之会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没有新意。也有一部分教师积极采取新的授课方式,但是其在应用新型的授课方式时,并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针对性地指导和设计,教学不能对症下药。教师对新的授课理念和方式的认识不全,不能灵活应用,这也是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1]。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热情,自主学习兴趣较低
高中阶段的学业本身就比较繁重,很多高中学生在面临大量的学习任务时,其压力都会比较大。再加上高中思政课中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内容也包含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也导致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枯燥乏味,其对该门学科并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再加上,高中生本身的社会经历并不丰富,一些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其并不能完全理解,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记忆也比较难。这些原因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学生不感兴趣,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就需要教师能够去积极寻求一些有效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探究当中,只有其主动学习,才能让政治教学的优化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二、提高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教学,对其自身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同时,积极对学生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社会意义,是当今时代提高人们思想素质的必然要求,主要剖析原因如下:
(一)是优化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也随之得到了不断进步。当今时代,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被予以重视,而高中政治学科作为具有德育功能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对高中生是否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是否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是否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可以说,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同时,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能够决定国家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所以,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十分重要[3]。
(二)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现实意义
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除了能实现“立德树人”的这一教育理念之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等素养。其中,政治认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促使其在未来能够成为有家国情怀的、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促使其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其次,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是指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坚持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意识。能更好地强化和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其在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思维。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则是让其能认识到一些基础的法律法规,能够明白自身掌握的基本权利,能够使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同时,也学会应用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并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最后是公共参与素养,其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基本责任意识,能促使其形成乐于为人民服务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总体来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4]。
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结合核心素养的特点以及高中生自身的特点为其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基础的原则:首先,遵循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新高考背景下,要求教师能积极打破传统单一的授课理念,重视自身授课方式和理念的创新和改变,能够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其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保证其能在感兴趣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到实际学习中。其次,遵循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原则,新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不仅要能重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能发展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质疑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以此促使其形成终身的学习能力。最后,要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在与学生积极展开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积极给予其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能积极鼓励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其营造出更加自由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其得到个性化的发展[5]。在基于以上这些基础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主要如下: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素养充分体现出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质和核心,其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同时,其也对于实现高中生的政治社会化和对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上,教师需要先具体分析高中生自身政治认同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许多高中生基本上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注不足,其政治认知流于表面,对于一些政治事件的理解不能给出更加充分全面地理解和见解。同时,其政治情感也较为淡漠,未能充分形成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其内心深处对于国家的情感并不强烈。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其加强思政教育,丰富其政治认知,坚定其政治信念,促使其能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6]。
以新人教版的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当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其展开指导教学,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先为大家介绍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努力奋斗甚至流血牺牲的历程,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的口号、到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再到后面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等一系列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中贯穿的民族复兴的思想。或者,也可以组织大家观看《觉醒年代》等这一类型的影视剧片段,使其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明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其身上担负的庄严使命。能深刻地理解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内涵。之后,结合现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四个伟大”思想,为其详细解析说明,促使其能明白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身所担负的责任,激发学生自身的政治认同意识。使其能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与国家的发展和利益进行联系,引导各位同学能够自主思考,自己需要怎样做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个人联系起来并付诸行动,从而有效达到培养其政治认同素养的教育教学目的[7]。
(二)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是达成学生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教师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能有利于激发其自身的主动求知意识和探索意识,能有效促进其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意识到,高中生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自我意识较为强烈,非常渴望独立处理事务,也会有意识地对自身和他人的各种问题去观察和思考。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就可以尝试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其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到各种事物和问题,这对于培养其自身的科学精神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8]。
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课内容为例,在该课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可应用问题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如:“在现代经济当中,资源的配置不仅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需要政府的这只能够“看得见的手”,请问,在这一段话当中,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教师给的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并由此导入新课,继续发放案例,组织各个小组同学能详细谈一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成就中国奇迹。在学生讨论和回答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引导:“我们能够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指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又是什么?”。并让同学们能自主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展开思考回答,在其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还要让大家能自主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绘制思维导图。使其在经历分析、思考、探究、讨论、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我国的政府职能,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能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结合的这一观念。并促使其能形成运用“两点论”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的这一科学精神,有效强化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9]。
(三)法治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其中一些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更是十分抽象、晦涩难懂。导致很多高中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其能更加理解一些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其基本意义,促使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良好结合,则可以采取应用案例对学生展开指导教学的这一方法。通过巧妙应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应用案例讲解法律法规,将生涩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简单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还能促使其在更加轻松的学习范围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相关知识,并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法治意识,增强其自身的法律观念[10]。
以《严格执法》这一课为例,教学该课时,在同学们已经熟记严格执法的基本内涵、主体以及意义等相关基础知识之后,为了帮助其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则可以结合近年来在网络上的一些热度较高的实际生活案例来对学生展开指导,通过引入学生参与到实际案例当中,发展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在分析和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解释案例中的突出问题,从而有效强化其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权威。以近年来热度较高的“江歌案”为例,教师可应用多媒体为大家播放出“江歌案”这一事件的始末,让大家了解整合事件的发生,并组织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这一案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之后,为了更好地锻炼同学们的辩证思维,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辩论会,让同学们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阵营,教师则作为“裁判”这一角色,让大家围绕“刘鑫该不该对江歌的死亡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一主题展开辩论探究。针对其中的法律知识和道德意识展开说明和分析。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对所学法治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在无形中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思想,增强了其法律观念,提升了其法治意识素养[11]。
(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需要能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只有其经历具体实践,其才能更加正确地理解公共参与。并且,公共参与也和政治学科其他核心素养息息相关,为了有效提高各位同学们的公共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模拟政府寻良策”的这一方式,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其展开引导。比如,一些搜索网站中有很多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言论盛行,像反动国家言论、煽动地域分裂和民族分裂言论,针对这一现状,需要施展怎样的监管方案?作为公民要怎样做?比如,针对品牌辱华事件,当发现身边的人购买辱华品牌的时候,或者发现一些品牌出现辱华言论等等,应该怎样去做?再比如,针对一些城市内堵车的问题,是都要收拥堵费等等?教师通过模拟“政府寻良策”的这一方式,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和提出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公民具有公共参与意识的重要性,还能有效提高其自身的公共参与核心素养[12]。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其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明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对其展开指导教学。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高中政治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授课能力,不断创新出有效的、合理的授课方法,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授课手段对学生展开自导,以此促进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为高中生之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劲松.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下).[出版者不详],2021:408-410.DOI:10.26914/c.cnkihy.2021.059654.
[2]唐满意.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路径探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出版者不详],2021:293-295.DOI:10.26914/c.cnkihy.2021.061018.
[3]阮思蓉.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2):3-6.
[4]张霞.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索[J].高考,2021(35):141-142.
[5]吴添玉.议题式教学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3):65-66.
[6]高菊芳.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4-5.
[7]姚秀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作业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1(99):157-159.
[8]赵选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研究[J].新课程,2021(49):225.
[9]刘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探讨[J].知识文库,2021(23):151-153.
[10]赵静.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J].高考,2021(34):149-150.
[11]毛晨阳.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21.
[12]赵娜娜.核心素养视域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J].求知导刊,2021(48):25-27.DOI:10.14161/j.cnki.qzdk.2021.48.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