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音乐课堂实践创新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袁瑞珍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大庆路小学 邮编:010050

摘要

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项重要课程,它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并能培养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的基础,而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对学生兴趣能力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不断的创新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表达。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积累兴趣知识,增加学生的附加特长,有助于学生充实自己的内在,并利用音乐知识提升综合审美,进而推动其综合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音乐 课堂实践 创新策略

正文


前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同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的培养,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就导致了教师无法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教学。同样,老师也不能以刻板的方式来提及文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

音乐文化是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是一种值得铭记的文化。小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与音乐进行互动,并进行创新的教育,这将大幅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滋养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创造力。音乐作品能激发和创造出较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培养高素质、多才多艺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国际的竞争日趋激烈。音乐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民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次,在对外交往中,音乐对中国文化的崛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必须进行自身的音乐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音乐文化,增强文化可信度,激发民族的活力,推动民族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总之,音乐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实施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推动他们的音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音乐教师需要明确的。首先,它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的理解。音乐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唱,演奏,理论等等。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相关的音乐专业产生认识,并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在素质教育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进行美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舒缓。尽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繁重,但因为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还不够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还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抗拒。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使学生从音乐中得到平静,舒缓情绪,释放压力。

三、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缺乏学习探索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理论结合于实践,不断以创新作为主旋律,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以及音乐教育热情,在制定良好音乐教学方案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受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逐渐产生了漠视的音乐学习态度,忽略自身的情感表达,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始终缺乏探索性,从而让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

音乐教学设施不足,专业音乐教师严重缺乏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从各个方面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备。虽然每个学校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音乐教学设备还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有必要的设备,例如:专门的多间音乐教室,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乐器。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学设备损坏不能及时更新,音乐教室数量过少,等等,远不能满足正常的音乐教学的需求。装备上的问题可以解决,但人员上的问题却是最大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小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班级的不断扩大,急需一批全职音乐教师。虽然政府一直在努力招揽,但依旧供不应求,很少有专业的音乐老师,能分配给小学的,都是杯水车薪。

教学内容不明,模式不清,方法不当

在音乐教育中,既要使学生学会歌唱,又要使学生体会到歌曲所蕴含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实际上,小学的音乐老师,只是教学生唱歌,然后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歌曲的背景,优美的旋律,蕴含的情感,这些都是学生无法触及的,老师们更是很少涉猎。所以,很多时候,就是学生们自己胡乱地唱。于是,原本五彩缤纷的音乐课堂,在同学们的眼里,就成了一堂唱歌课,既无趣味又无趣味,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了小学音乐教师常常兼教其他学科,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愿在音乐教学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新课标小学音乐课堂实践创新研究

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思维特征。尽管小学生具有较高的感受力和较低的理解力,但在音乐教学中,并非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的乐感,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我的祖国》,由于学生年纪太小,很难从一首歌中领悟到什么(爱国),因此,我们将《上甘岭》这首歌作为一部电影的插曲,让他们看一段视频,来领悟这首歌,领悟这首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领悟这位志愿者积极乐观的精神。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理解这首歌。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内容的改变以及老师的讲解,体会到音乐旋律和小节的变化,从而清楚地体会到情绪的蕴含,从而让老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更新教学方法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积极采用反向激励法、正向引导法和参与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此外,对音乐教师来说,其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例如,在一些相对著名的歌曲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作者介绍、历史背景等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及思想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大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力度,尤其是在学生气息、发声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播放口腔、胸腔共鸣振动的过程。比如,在讲授小雨沙沙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关于雨声沙沙的音乐,让学生们听一听,看一看图片,然后再把种子发芽,生根,长叶的过程用动画来演示,这样老师就可以把歌曲中所蕴含的意境展示给学生们,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歌词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视听感官。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对音准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但是这部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所以,要想更好地课堂教学,就必须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既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音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它比作一只小猫在上台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它的含义,还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增强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我国经济转型、科技进步的背景下,需要创造型人才。小学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教育的基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是培养创造人才的关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有创造性,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另外,透过在班上举办小规模的竞赛,让同学们展现自己的才艺,借由画画、写字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乐感,也能丰富班上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认识,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有创意的、有创意的音乐教学方案。

创设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情境

音乐作品是从人民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艺术,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艺术,但是它所包含的生活实践内容却是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了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情感,明白深刻科学的人生哲理,认识到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音乐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并聆听音乐。比如,在《桔梗谣》的教学中,音乐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让他们在欢快的旋律中,体会到朝鲜族少女的活泼和勤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劳动人民辛勤播种的生活化场景,让小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对有个好收成的期待,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也培养了小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

加强师生互动,尊重学生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小学教育,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师生关系,提高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启发他们的思考与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彼得与狼》一书中,该课文是一首以俄罗斯民间传说为原型的交响乐童话,属于听音乐,说故事的一种经典音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强的讨论和交流欲望。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把这个教学过程和游戏相结合,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教学行为上,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互动欲望,也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品质。教师通过播放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同学们通过聆听声音来挑选自己想要的角色。教师先播放一段音乐,并请同学们拿出他们的手指来猜一猜。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好游戏的难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比如,在播放《彼得》的时候,老师可以说:我想你们都知道这是什么乐器,请你们说一说。然后,老师又问:刚才是什么特点,让我们猜测出是小提琴?这首曲子是如此的欢快,如此的有节奏,如此的轻柔,让人联想到彼得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可爱的孩子。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无论正确与否,老师都要指出学生的优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此基础上,通过交互性、游戏性、评判性等手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语:小学音乐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势十分严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特定时期,在新课程的教育环境中,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贯彻到底,也是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音乐教师作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启蒙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内涵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张玲.创新教学方法 激活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214.
[2]孙佳佳.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探析[J].北方音乐,2020(03):208+210.

[3]侯培元.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转型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 (03): 107.

[4]王艳芸.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 (22) : 142-143.
[5]刘春敏.贯彻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J].亚太教育,2019(09):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