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洪立群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教育体育局教研电教室 邮编:331500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以“以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大环境下,实施“双减”,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和学校在制定科学、高质量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学校、老师、家庭要齐心协力,既要减少学习的负担,又要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高综合素质。文章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双减”的大环境下的作业设计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剖析。


关键词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双减政策;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德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而法治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在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一个好的指导。《道德和法治》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家庭作业则是学生对教科书的学习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思想意识、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1、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不足与问题

教师的教学与作业的安排密不可分,在倡导质量和“双减”的时代,作业的设置也越来越严格,不然就会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上,以往的作业安排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只把书本上的内容转换为练习,而运用题海作战,让同学们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使他们成了家庭作业的奴隶,失去了对学业的热情。《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师往往忽视其社会性质和实用性,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实践,使教材与实践的联系不紧密,作业形式、内容单一,使学生在作业中难以获得更多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进步,未能达到有效作业设计的理想效果。

 

2、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减少负担并不意味着没有任务,但是要使工作的设计更加专业化、高效、高质量。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的作业必须在90分钟内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教研组和备课组要齐心协力,才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作业的设计做到最好。通过优化作业的结构,使其真正的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一是强化知识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量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

通过《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合理安排,可以促进学生在做好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缓解他们的学习负担,还可以通过实践、小组合作、情景表演等形式和内容来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从而把文字内容变成实践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的提高和教学目的。老师在安排作业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掌握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为每个同学安排作业提供便利,并根据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作业设计,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提升,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从而推动每个人的健康发展。

 

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策略

1.丰富作业形式

在进行家庭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和需要,初中生是一个具有浓厚兴趣的阶段,具有较强的探究欲,因此,在进行家庭作业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个性,充分利用他们的个性,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出形式丰富、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使他们能够以多种形式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学业。

作业要富有趣味,把书本上的枯燥乏味变成趣味探究的过程,可以引起同学的关注与兴趣,减少他们在做功课时的心理压力:压力和烦躁。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日益普及,为更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我们在《网络生活新空间》的课程中,不但要讲解如何合理地使用网络,还要将如何合理地运用网络,让同学通过现在最受欢迎的视频,通过视频,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视频发送到班级里,让同学们自己去看,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分享给老师和同学。利用网络完成家庭作业,既能使家庭作业变得有趣,又能让同学学会规范、理性地运用网络,并能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更好地做功课,提升教学品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来安排各种作业,使学生的学习任务能够得到优化。比如,在教室里,经常会有小品、场景还原等教学活动,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组成一个小团体,按照课程的要求来编排小品,让小品的内容与老师的讲义相吻合,将道德和法治知识融入到下一节课时轮番登台。情境重现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同学们从演出中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涵义和作用,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感,使他们有了自由思考和发散思维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2.作业层次安排

课后家庭作业就像教室里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实行“因材施教”,把作业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作业超市”。教师在安排作业时,常常按照班里的平均水准来安排相同的功课,学习好的同学们认为容易,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好的同学就会感到很困难,无法跟上。将作业分为 A. B. C三组,分别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和特点进行设计,确保作业的困难与学生的实力均衡,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作业,从而减少他们的作业负担,不至于让他们丧失学习的自信和热情,也不至于抄作业应付了事。比如《守望精神家园》的一课,按照同学的条件,90分或更多的任务,做的题比较复杂,做的题比较多,做的题比较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数7089分的同学,完成了基本的复习,并有少量的任务,任务数量适中,既能强化知识,又能激发潜能,让同学感受“蹦一蹦”的快乐;在70分以内的学生,重点是通过对教材进行复习,不断地强化教材中的内容,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记住,形成“我能行”“我能学得更好”的信念,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生活方式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的日常工作有很大的联系,着重于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的培育。教师在做功课的时候,要做到把家庭的工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论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现实的“温暖”,例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例如,被广泛讨论的孟晚舟案,与国际关系、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法治社会等息息相关,是一个极具研究意义的研究领域。在安排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信息,依照时间顺序和事态发展,将时间、地点、起因、结果等顺序列出“逮捕”“起诉”“回国”等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孟晚舟案的真相,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加深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

在《走进法治天地》部分,同学们已经认识到了法的重要意义,要想更好地认识这个观念,就必须从实际的事例入手,让同学去找寻与自己有关的事例,例如校园暴力、绑架等,让同学认识到法律的重要。在课余时段,通过《今日说法》等法治节目,了解、接触生活中的法律和实际中的违法行为,使同学们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关系,提醒他们不要违法,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

 

4.注重作业设计“高度”“深度” 与“广度”

“双减”下的家庭作业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新的教学思想与新的教学思想相联系,从“量”到“质”,由“题海战术”变成“自主、合作、探究”,从“作业的奴仆”到“学习的主人”,作业的“高度”“深度”“广度”都要有。要把作业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学科之间的任务要统筹、协调,结合校园活动、社会资源和家庭教育,既要注重学业成就,又要注重社会的逻辑,多个方面的结合,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进行了优化,真正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使课堂“减负”又不至于“减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应坚持深学习、结合学科的教学实践、优化作业的编排,在保证作业数量的基础上,创造更多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作业,引领学生锻炼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品质,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敏.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作业减负策略变式训练UI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6-18.

[2]詹少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分析[U]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13-114.

[3]梁汝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作业设计[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1:613-614.

[4]王世梅.基于核心素养教学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优化课后作业设计C//2019年“基 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9:302-303.

[5]张延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I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51:214.

[6] 全敏,王玲陈朝晖.主题性作业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听身边人讲述我与党的故事"”为例[J] .基础教育课程,2021 (24): 9-14.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