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发现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烈波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兴中学 邮编:554108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化学教育中,实验教学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趣味化”的化学实验是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化学实验。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处在打基础和提高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又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认识和了解物质的形成、变化和结构形态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在比较感兴趣的、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化学知识。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实验教学不只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所以,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用化学实验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验可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相互合作的机会,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实验教学中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思维和能力,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转换,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跟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联系,让他们明白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实际意义,进而形成一种科学的化学学习理念。

 

一、教师灵活的实验设计

要想优化当前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重视实验教学,灵活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先拿出一些实验材料,如烧杯,石灰水,玻璃管,镊子,蜡烛等,然后询问学生怎样才能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对教材中的问题做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实验步骤,逐步完成实验。首先,从蜡烛上切下一截,观察它的外观,然后点燃蜡烛,观察它的现象,最后,按照步骤,将烧杯和管子盖在火焰上,观察它的现象。这样一边引导学生操作,一边让学生自己思考,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也可以从动手操作与头脑思考中总结出实验学习的思路与方法,从而真正将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二、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做好实验的灵活性设计

要想使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状况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和能力为第一要务,注重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进行灵活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到实验学习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个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拿出蜡烛、小木条、烧杯、澄清石灰水等实验器材,然后询问学生怎样才能根据这些已有的实验器材,来得出教材中问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指导学生对蜡烛的颜色,形状,硬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之后,将蜡烛放入水中,在蜡烛被点燃之后,引导学生用小木条测试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一边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一边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一个实验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也可以从动手操作与头脑思考中,总结出实验学习的思路与方法,从而真正将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三、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

当学生们沉浸在化学实验的奇妙现象中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将实验教学与书本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把实验象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学生陷入盲目的看热闹的状态。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做好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学生对实验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进行自我提问、自我思考,实验完成后,总结自己不明白的部分,在课堂上积极寻求答案,同学们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其他人分享,在团队小组中进行讨论。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促进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相互探讨问题,设置答案不唯一,有理即可的开放性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以确保时时刻刻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时间内,能够提高听讲效率,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实验演示时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培养自我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预习

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还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可事先做好导学案,对化学实验的开展目的进行明确,将实验仪器通过问题的形式加以引导,以促使学生实现有效预习。比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教学时,当化学教师将二氧化碳的气体通入带有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试管时,可向学生提问:“若继续将二氧化碳的气体通入试管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那是什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做出相应的预测,又可以在化学实验中进行验证,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化学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们解释实验讲解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实验结束后的安全防护与垃圾处理等,这样才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高效开展。

五、以直观演示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现象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而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示范实验又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这一点为基础,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难完成的有关内容,转换成一个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对示范实验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现象展开观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明显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氧气可以使带火花的木条重燃”的教学的时候,化学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教师可以将带火花的木条放入充满氧气的瓶子中,这样学生就会观察到木条复燃,并引导学生去积极地去思考。通过思维活动,对化学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归纳、总结。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可以看出,通过直观地展示化学实验,可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对实验进行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

六、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实验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要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实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实验自主精神。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都会过分地干涉他们的实验行为,尽管老师的本意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或者是为了保护他们,但是,这样的干涉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验学习过程,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验学习经验,不利于他们的化学实验素养的培养。所以,要确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保护,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可以进行自主实验,并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化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在教师开展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了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独立探究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点,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并自己来完成实验。例如,在“绪言”这节课上,在介绍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后,要求同学们以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来完成一个“用纸盒与火柴来完成两种以上的化学变化与两种物理变化”的实验。经过大家的思考,讨论,设计出一个方案,然后自己去做,每个小组都有了很多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实验设计,并且都主动去做实验,有的还敢站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做示范。虽然这个实验很简单,但却让老师、课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它还让学生们不再畏惧困难,他们有了勇于创新的心态,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中,即便学生犯了错,老师也不能去纠正,因为错误也是学生学习经验的累积,唯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纠正,才能加强他们的认识和记忆,防止错误的重演。

七、在化学实验中引入趣味的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要想实现有趣的实验教学,就必须让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老师们齐心协力。要将化学课标的要求贯彻下去,强化对教师的多样化的培训,并加大对实验教学资金的投入;在学校层面上,要构建多元的评估机制,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各种实验手段。在进行化学趣味实验教学实践时,可以利用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对他们的印象记忆有更深层次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与生活相结合,开展家庭实验,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化学实验指的是利用材料展开操作,观察现象,并对现象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反应规律。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将化学实验现象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疑惑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在学习碱的通性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之前,用滴管吸酚酞试液画出玫瑰花,用稀释 NaOH溶液滴入纸张,让学生观察纸面的变化,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原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师的教学就是一门化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与生活联系起来,挖掘出化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酸的性质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用食醋来消除茶壶中的水垢,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实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多的了解。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能更好地展示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进行演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索兴趣。

 八、做好实验小结,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进而完成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在此环节,首先要请学生讲述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对他们的实验经验进行总结;其次,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评估学生的实验学习行为,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就拿《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来说,老师们可以通过对学生们自己制造的“净水器”的净化效果进行单独的测试,来对他们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给他们的日常表现打上分数,这样就能起到激励和肯定他们的实验学习行为,为他们在化学实验方面的造诣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结来说,因为初中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以将课本所载内容以实物景象的方式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一旦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观探究性,他们可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投入到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之中。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可能在探索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思维”,所使用的方法也有缺陷。在这一点上,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把“科学”和“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旭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73.

[2]殷静.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22-123.

[3]郑贵芳.线上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以“自制酸碱指示剂”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3(05):26-29+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