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邦雅文

上饶市第一中学 邮编:334000

摘要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实验又是最基本的课程,它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正文

前言中学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之外,还要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实验的印象,必须对他们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并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教学模式问题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均衡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这使得他们的情感波动很大,在学习、生活中也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此外,由于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所选择的教学方式经常会对学生的学习心情产生影响,而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只注重那些成绩比较好、课堂反应比较快、可以积极配合的学生,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实验教学方面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些老师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实验教学的活动进行了限制,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最后沦为了一个学困生,从而导致了课堂上化学课程的两极分化。

“制式实验”现象普遍存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项目,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会有相关的设计实验操作的内容,并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验的具体例子。这些事例的出现,本意在于为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验认知提供具体的例子,然而,许多中学化学老师将其误认为是“标准对象”,将大量的实验资源用于事例的细致讲解与反复操练,而对于教材以外的多样化的实验题目,几乎不闻不问。受此影响,高中学生的实验思维受到极大的局限,原本应该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实验理念和方法,被局限于一些“点”,一碰到新问题、新现象,就会变得“如坠云中”,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沦为“制式实验”的一种机械复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要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

中学化学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互动与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把解决化学问题作为紧密联系的纽带。学生在这个纽带联系中,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并进行认真的思考。能够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进而激发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该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条件和思维空间。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中进行示范实验,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来确定实验操作是否正确。与此同时,教师的示范实验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一个点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示范实验中,要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要做到教学过程明晰,操作步骤流利。与此同时,老师要多跟学生进行互动,老师的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那么,学生在观察实验的时候,究竟观察到了什么呢?老师要跟学生展开互动,才可以对他们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从化学实验中的颜色、气味等方面,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实验过程以最清晰的角度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演示实验可以在课前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当然,示范实验也可以是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识之后,让学生在学会了新知识之后,用示范实验来对其进行验证,并用观察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巩固。

、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为目的,开展趣味化学实验

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要与一些有趣的实验内容相结合,才能持续地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他们进行非常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他们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

、以加深学生实验印象为宗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在中学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对实验有更深刻的认识。当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指导之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安全的实验行为进行指导,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急救,从而保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所以,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指导,用演示实验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可以从具体的化学知识开始,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指导来做实验,从而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比如,在教学“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做实验,以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比如银镜反应的方程式:CH2OH (CHOH)4 CHO+2 Ag (NH3)2OHCH2OH(CHOH)4COONH4+2 Ag↓+3NH3+H2O。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与相关的知识点相结合,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解实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银镜反应中银和氨气的配制,以及在加热过程中,反应物不能用火烧,也不能用火烧,以免引起爆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针对性的、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只有当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自主地进行探索。所以,在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时候,老师要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以此为基础,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完全贯彻下去,从而为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实验的时候,老师要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密切的结合,让学生回想一些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铝制品,比如易拉罐、铝箔纸等,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到实验中来。其次,在实际操作中,老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让他们用坩埚夹紧一片薄片,放在酒精灯上,再慢慢地将薄片加热,直至完全融化。在该实验中,应该引导学生对铝箔的加热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对自己观察到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然后适时引入化学原理知识,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教学

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夯实知识基础,为后续的化学知识教学作好准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理论知识,并与高中化学知识复杂、抽象的特点相结合,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比如,在进行“化学物质分类”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利用网络来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选用微课的方式。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运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抽象复杂的基础知识形象、直观化,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该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学习技巧与实验方法进行熟悉。微课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他们,这样才能加深他们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来解决在化学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还是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学习资料,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探究能力,提高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高考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要树立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切实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在中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还是学生,都面对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老师们为了让学生们获得好的成绩,往往会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需要以特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把高考化学的典型题目带到课堂上,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去探索和解决这些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训练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成绩。

比如,在进行“铁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相关高考典型题,如2018年全国卷 I中关于乙酸亚铬[(CH3COO)2 Cr·H2O]制备方法的探究题,首先,让学生明确习题的已知条件和待解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举出乙酸亚铬和氢氧化铁之间的类比关系。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针对研究题目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关于氢氧化铁的实验教学方案,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而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氢氧化铁的白色沉淀物会持续这么久,同时,也是为了找出一些在考试中,有代表性的题目中,实验设备的缺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又可以对高考题目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发挥分组实验的可操作性练习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好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既可以避免某些风险,又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开展实验,可以将每一位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就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每个小组都要指定一名担任组长的同学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活动。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的教学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管自己对实验有多么的熟悉,都要先把实验做一遍,这样才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提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预知,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便在学生进行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指导。第一,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验有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对化学实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充分利用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确保学生对实验中与之有关的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对实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更多地参加课堂上的活动。只有当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才可以达到对实验教学目标的设定的目的。如果有些学生在做,有些学生在看,那就会导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做,这样就不会激发所有的学生的思维,这种结果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身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实验设备的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对学生进行太多的干涉,剥夺了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势必会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既要将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又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并能有效地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必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57-158.

[2]孙隆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42-143.

[3]文支明.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农家参谋,2018(22):156.

[4]程安,杨艳梅.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8(19):121.

[5]廖淑芳.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6):38-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