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对策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赫鸿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实验小学 028106

摘要

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应试教育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出现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体育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从中获益。


关键词

小学体育;优化;教学;对策

正文

前言因为小学生才刚开始真正接触体育,他们对体育还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他们对体育课程仅仅是一种游戏,这就导致了体育课堂上的秩序变得非常混乱,学生们的心态也变得非常松散,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们掌握好教学内容。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让他们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一、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在幼儿园里接受过正式的体育教育,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育中,老师们要从基础入手,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逐步进行。比如,在教“齐步走”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一些课堂上的规矩,比如要集中精神,不要互相交谈,不要东张西望,这样就可以从一些细微的行为上来指导学生。其次,老师们又将该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拆分,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在第一阶段,我们将每一位同学的每一项要求及动作要领加以说明,并将每个同学的步态都做得更好,更好,更准确;第二步,把同学们分为几个组,每组一组,进行“齐步走”的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集体精神,让同学们明白,“齐步走”不但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准的动作,而且要有集体精神,每个同学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动作,这样,同学们才会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才会有一种集体的感觉。第三步,当同学们的动作与配合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训练之后,再组织同学们一起做一次齐步练习,以此来对同学们的动作要领进行更多的标准化,并培养同学们的配合与配合。这样,低年级小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更多的技能。

、体育教师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应根据初中生的体质特点,根据他们的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动作,无法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一些体育基础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直接进行直观教学,其中一些学生的姿势较准确,可以直接做动作示范,而对于身体素质偏差的学生,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进行辅助性的帮助,并且要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来鼓励和帮助。

在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改变自己的角色,将过去的教师扮演的是引领者、管理者、决策者、评价者的角色,变成了学生的伙伴、玩伴的角色。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的身体需要,让学生自己建立起自己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应该将管理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要在他们的身边陪伴他们,要对他们给予适当的帮助,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加强他们的体育锻炼。例如,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在设计“小青蛙跳跳跳”的个性化课程方案时,要求学生从起点跳到终点。在设定初始训练任务时,应设定简单的障碍及单一的运动要求。在设定中等强度的训练任务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负重跳跃、越障跳跃等,适当的提高完成的难度。在设计进阶训练时,应加大训练的难度,提高训练难度,增加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效果。设计出具有不同难度的体育闯关游戏,让同学们自己去选择他们想要挑战的锻炼项目,对于那些选择了高级锻炼任务但没有完成的同学,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了解学生身体特点,适当调节运动量

初中生由于年纪小,身体还在发育期,所以他们的肌肉和肺活量都比较小,而且他们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为此,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好自己的运动量,对运动的数量、频率和要求进行“量体裁衣”,以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比如,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哪些学生体质比较强,可以进行运动量较大的锻炼,哪些学生体质较弱,需要适当减少运动量等,并做到及时地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体育项目和学生的体质特征。比如,在进行跳高、投掷等体育项目的教学时,要注意不要让运动量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在进行蹲起、单双腿跳、原地高抬腿等体育项目的教学时,要考虑到运动的时长等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运动量,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持续的收益。

为学生设计开展游戏化的课程活动,提起学生的参与兴致

从现实的观点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身心都不够成熟,并且天性好动,贪玩,喜欢参与游戏,因此,小学体育课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他们设计出新颖多样的游戏化课程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活动的兴趣,让他们逐渐地热爱上体育课程,这无疑会促进小学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小学体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从高到低列队时,就可以利用小学生对空间位置次序的知觉不够强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先给班上的学生进行编号,然后让他们自由地站在比他们高的人的后面,这时,老师就可以给他们设计一种“找朋友”“找邻居”等游戏化活动,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自己在队列中的正确位置,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空间知觉。另外,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有些学生会出现“顺拐”的现象,老师可以通过“两人三足”的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逐渐地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让他们改变“顺拐”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体育教师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进行语言教学优化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动,喜欢玩耍,性格活泼,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愿意模仿老师的动作,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老师所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所以,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用直观、简洁、精炼、准确、激励性的语言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把“规范”、“艺术性”、“诱导性”、“趣味性”和“情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言”得到优化。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开头,可以设定一个有剧情的导语,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体育教学的状态,例如,在开始上课之前,就设定一个悬念,每个学生扮演一种小动物的蹦跳姿势,看哪个小动物能够获得第一名。通过对体育词汇的合理设置,对动作要领进行精确、简洁的总结,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掌握动作技术。体育教师提出的长而有力的口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做好动作的准备,在动作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醒,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做出好的运动姿势。结论的语言设计要巧妙,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回味无穷,耳目一新。例如:尽管太阳公公很卖力,晒出了我们的小汗珠,但大家还是充满了训练的劲头,在操场上洒下了大量的汗水,也获得了强健的体魄,战胜了困难,你们是否也为自己感到自豪,老师也为你们点赞。

教师做好正确的示范,用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育来说,课程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活动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具有实效性和直观性的授课方式,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进行优化。在总结和分析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之后,发现“示范法”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师动作示范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决定了小学体育课程活动的开展质量。同时,规范的动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活动的愿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的动作要领,促进学生具备体育素养。

比如,在小学体育课上,老师在教“夹求跳”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一下如何正确地夹球,如何在夹球的时候跳跃。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名小学体育老师来说,如果想要加强课程的效果,可以在向学生进行示范的时候,利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为学生进行“错误的示范”,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会学生正确的示范动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示范引领,增加体育教学的直观性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他们喜欢模仿。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采取示范引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到体育知识,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前滚翻”,在讲授动作要领的同时,让学生把各个部分的要领都背下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让教师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如果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那么老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演示,并且将其分解,并与对其要领的解释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细节,这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老师完成示范之后,再让学生不断地练习,从而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找出这个动作的关键点,从而准确地完成对这个动作的学习。同时,老师也可以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由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来指导他们进行集体训练,在课堂上实行“小班教学”,让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新评价方式

就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而言,大多数的体育教学体系并不是非常的健全,尽管学校已经构建了一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但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好想法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实施,因此,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强化和完善,对体育教学的新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这都需要老师和校方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一起帮助他们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起教学目标,让每节体育教学课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的,并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发展为依据,对学生的运动现状进行准确的预测,对他们的运动现状进行掌握。现在,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游戏,比如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等。还可以考虑一些适合初中生参加的比赛,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锻炼,还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体制,才能更好地控制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总结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的体育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关,还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思维模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持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教学内容既要与学生的实际特征相结合,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变得更加强壮,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持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慧侠. 试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7(07):12-15.

[2]詹光斗. 试论体育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25-27.

[3]陈冬.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论坛,2017(06):35-36.

[4] 曹淑忠.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应关注细节[J].中国学校体育. 2010(01):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