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彭秋平

江西省铅山县明德小学334500

摘要

一回首,二十年的从教经历就如夜间的一更,恍若昨日,历历在目。时间,掩埋了很多人事物,却独独淹没不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学生在应试的压力下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双减”政策落地,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形势下,唯有指向“双减”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高效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满足新课程、双减的要求。


关键词

榜样 氛围 活动 检测

正文


一、阅读基石——榜样、氛围

十多年前,怀揣着一个儿时的梦想,我带着青春的希冀踏上三尺讲台。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从教20余年,我从没忘却因童年阅读贫瘠而带来的些许遗憾,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我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我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我就得成为什么样的。我还知道:教师,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最有利的知识武器。

1.活成榜样

新接手一个班级,我一般会做两件事:了解学生及家庭成长环境;认真研读所使用的教材。学校教育不是教育“孤岛”,而是与家庭、社会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家校合作共育,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磁场。开学第1天的见面会上我初步了解到班上孩子的阅读现状、家庭阅读环境及家长阅读的困惑,我作了篇关于阅读的微型讲座,从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底蕴、放飞心灵等方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再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对家长进行了理念共融,让家长深切感到构建和谐的书香氛围责无旁贷。共同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让家风影响班风,班风、家风、校风良性循环,书香四溢。

苏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部编版的语文书上增设了一栏“和大人一起读书”。这里的大人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老师。我是老师,我得是个读书的人,那么我的学生在我的言行影响下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室里、办公室,书不离手、手不离书。这对于向师性极为明显的小学生来说,效果尤为显著。我常用羡慕的语气对学生说:“和老师相比,你们的童年多好啊,不但学校有图书室,可以随时借,家长也支持你们,想看什么书家长都给买……”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看着读书的种子播洒到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欣慰地笑了。每天早读,我和学生一起,或比赛背唐诗宋词,或一起诵读经典美文,或彼此谈对文章的感悟;我们一起定每期阅读计划,每周阅读计划,一起交流读书经验,互相督促,互相促进,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当学生看着老师不但时时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屋子里充满了书香味,身上散发出着书香气,而且还常常参加他们的各种读书活动,内心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会效仿老师,会争着和老师比高低,读书兴趣自然也会愈来愈浓。   

2.营造氛围

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读书标语的张贴,图书角的设置等等。让督促读书的气息随处可闻。

为了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我着力打造书香班级。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在我们班教室的后边,有一个充满童趣的三角橱。有可供孩子阅读的各方面书籍,有《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皮皮鲁系列丛书》、《小故事大道理》等。并在读书角张贴温馨的阅读暗示:“与书为友,以读为乐!” 还在教室里张贴名言警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些醒目的标志,让学生幼小的心灵饱受书香的浸透,浩瀚的书海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留恋往返的乐园。

其次,我着力倡导亲子阅读。一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弱,监督陪伴缺一不可。我陪着孩子读,也鼓励家长亲子共读。家长会上,家访途中,我常鼓励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非常重要。家长知道了亲子共读既陪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增强了表达能力,还增进了亲子关系,一举多得,都愿意尝试。

此外,我极力推荐学生读本。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

二、阅读策略——活动、展示

为降低阅读门槛,和学前教育无缝对接。精选阅读篇目要格外上心。一年级,可推荐读《一年级的小蜜瓜》《一年级的小豌豆》和一系列绘本故事。绘本,版面轻松活泼,图文并茂。先指导家长共读方法,如提问阅读法,角色扮演法,想象阅读法。读完《猜猜我有多爱你》让亲子在家演,师生在校演,让学生感受爱,活出爱。有任务得有检测,读完《一年级的小蜜瓜》后,我班家校合作,举行了班级故事大赛,动手制作手绘本评比,学期结束,我们还会有书香家庭评比。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的识字量会越来越大,阅读能力也会逐年提升。他们的阅读阵地会逐渐从家庭转移到班级。阅读整本书会很有必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学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 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读。

让学生初步阅读整本书,先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我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2 让学生有章法去读。

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3 阶段小结加测试巩固。

每天晚上布置阅读页数和问题。《钢铁是怎样炼的》是按章节布置阅读。每晚摘抄8个词语,回答一个问题。第二天利用课前10分钟和学生交流阅读所得。我班是按学号安排复述故事内容并回答相应问题。其他同学可相补充。这样做既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为了能真正落到实处,要求长家每晚在微信群里打卡,并晒出孩子积累的词语和问题答案。这是重要一环,家长的监督必不可少。利用小测试检测学生对每个章节的理解,对于认真的孩子给予小奖励。以此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4 成果展示必不可少。

成果展示,更是学生十分期待的活动。成果展示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征文活动,讲故事比赛,班级 读书之星评比,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读书小报评比活动。而这本书阅读完之后,我班开展的是知识竞赛。我搜集了与内容相关问题,设置了填空、选择、判断、连线和简答题。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卷。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相应的奖励。不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5 分层引导,因材施教

为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阅读其他书籍,我还另设阅读机制。那就是看完一本课外书,由家长签名,加上本书读后感奖励一张阅读表扬信,十张可换一本书,可向老师提供自己想看的书名。我常利用名人名读书的故事激励学生。如: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我激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唯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科学设计阅读教学目标,灵活开展阅读教学,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真正满足“双减”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结论

  历经寒暑,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二十年的教学生涯过去了,过去的得与失,终将转化为浅浅的顿号,标注着生命的片刻意义,更多的意义却在现在和未来。惜别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在想,我是幸运的。我上学时遇到了陪我阅读,让我爱上阅读的恩师。甚愿自己成为这样的恩师。愿他们在我陪伴的日子里爱上阅读,让阅读在我不能陪伴的岁月里伴他成长!让书香点缀我们的流年!

 

 

参考文献:[1]沈玉芬.因文而教,化难为易——“双减”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J].语文建设,2021(24):9-12.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1.24.003.

[2]李涛.“双减”下的小学阅读怎么教?[J].当代教育家,2022(05):7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