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理念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孔荧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塘中心小学 邮编:332100

摘要

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一种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文化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情景教学;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在所有的小学教育科目中,音乐是一种有别于普通知识的“听力”艺术。在小学生审美能力和全面发展方面,音乐课程具有普通的知识无法取代的作用。小学音乐老师应尽量不用音乐的形式把音乐的理论等知识向小学生们进行传授,而是要让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旋律、速度和力度,在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的同时,也要有个人的体会和感悟。根据学生的实际思维时间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专注、好奇心强烈等特征,在课堂上采用情境式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直观、生动、趣味性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生动的环境下,真正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跟随老师的思路,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的教学质量。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通过音乐、影像、图像、实物和语言等各种形式来营造一个逼真的课堂氛围,让学员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通过对课堂的探究和体验,使他们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性。要让孩子们真正融入到音乐的世界里,首先要营造一个与之类似的情境,来影响、感染和启发他们的音乐素质,在情境教学中,情境可以按照教学的要求,把情境划分为直接情境与间接情境、科学情境和人文情境,借由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学习的服务。但是,在情景教学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情景创造,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知识或某个教学环节,过分强调情景的形象、情感,忽视了情景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育中,要让孩子们学会唱歌并不困难,而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和心声准确地表达出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入情",培养学生以情代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成了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情景”是一门艺术,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并通过对其进行教育,以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道德观念。

三、小学音乐教学现存问题

1.被动式的欣赏,互动效果不佳

以前的班级里,老师是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收。在音乐课堂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处在一种沉默的状态,他们仅仅是在享受着老师所演奏的音乐,老师在给他们解释的同时,他们也在聆听着,这就使得他们缺少了对音乐的主动探究的渴望,更不可能产生共鸣。有些同学表现得很专注,好像在沉思着一些东西,他们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音乐教学思路,这对他们的音乐美学和鉴赏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利。虽然老师对他们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解释,但是他们还是很难在课堂上体会到音乐的美学,这对创造一个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是不利的。除此之外,有些老师会采用一种完整意义上的赏析教学,也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主要是以演奏音乐曲目为主要内容。这样一种太过随便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课堂上的混乱,让学生很难从学习中获得实际的知识,当然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结果。

2.灌输式的教学,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们把音乐教学当成是读历史、讲故事,他们认为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就能对音乐内涵有足够的了解。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故事情节进行讲解,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学生们来说,他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但是,他们只是将故事讲出来,却没有涉及到音乐元素,这就造成了教学只停留在表层,不能让学生们真正地去欣赏作品的内涵。从表面上看,学生们似乎在认真地听着,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厌倦了,很容易失去兴趣。

3.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当前,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大多数老师认为,音乐仅仅是一门辅助性的教学学科,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们的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敷衍了事。许多音乐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音乐教育,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导致音乐教育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削弱了音乐教育的效果。在缓解学生课业压力,放松心情方面,音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加强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征,制订清晰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做好教学设计和准备工作

音乐作为一种情绪的产品,在音乐的创造,音乐的学习和表演中,都离不开情绪的投入。然而,在文艺欣赏的多元化方面,莎士比亚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哈姆雷特。再者,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能力各有差异,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情境演出中,得到良好的审美体验,真正地体会到音乐中的感情和含义,就一定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进行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为了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感受到真情实感,从而得到声乐的熏陶和教育,老师们必须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学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本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对乐曲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其能够在情境中表现出来。例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鸿雁》中,教师应通过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加深对《鸿雁》的认识,掌握蒙古民族歌曲的特征,从而确立使学生能感受到多种音乐,能感受到蒙古民族歌曲的特征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教学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对各民族的民谣进行辨别,体会各种音乐的音乐特点,接着,对蒙古人的声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蒙古人的民谣进行了鉴赏当同学们对蒙古山歌的长度、长度等特征有了认识之后,老师们就可以安排同学们做一些情境演出,进行一些声乐训练,并且要对同学们进行一些指导和激励,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因此,在此基础上,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展开教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为学生的情境演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更高质量、更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创设游戏情境,成功激发他们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是玩耍的,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玩耍本性,创造出一种能把音乐与有规律的活动相结合的活动。通过在愉快的游戏中,使孩子能够顺利地学会唱歌,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友邻多佳音》这门课程里,老师们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各国的旗帜教师把收集到的各国旗帜的照片随意地呈现给学生,由他们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抢答最快答对的都会有一块红色的小红旗,而小红旗最多的一队则会收到一份来自老师的小礼品。在游戏的乐趣和激烈的竞争中,孩子的参与兴趣、表现欲望和竞争心理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生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将其引入到了小学的音乐之中,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课程,在课堂上得到了更加直观和生动的体现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多媒体创造出一个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兴趣比如,在《感受音的强弱》的教学中,要想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用多媒体描绘一部美丽的红色轿从远方飞驰而来的动态影像老师要让学生们注意到,当通过标志着“弱”“”和“强”的红色轿车时,按响的喇叭声音对比,同时,他还会不断地重复这段录像,让他们锻炼自己对声音的敏感程度。老师再按下按键,让学生们体验一下各种乐器在屏幕上弹奏的声音,从而准确地分辨声音的强度。通过多媒体的创造,使原本单调的音乐理论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学也更加的有趣和有效。

4.创设课堂表演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小学的音乐课上,老师要利用学生的人格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审美媒介,创造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审美媒介展示自己的作品。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用歌声来表现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个人的音乐体验,另一些则喜欢通过绘画和小品等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个性体验。比如《蜗牛与黄鹂鸟》,老师可以按照歌词的要求,将台词写出来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演蜗牛、黄鹂鸟、葡萄。以话剧的方式演唱,以《蜗牛与黄鹂鸟》为背景,营造良好的气氛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们会识记歌词,学唱一首歌曲,随着剧的进行,他们的歌曲也会越来越有趣。老师也能让喜爱画画的孩子们用画笔和鲜艳的颜色把他们的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音乐练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能,提高音乐素质。

5.运用自然生活展示音乐情景

因为音乐源于现实,所以要学好它,除了要在教室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原理外,还要让孩子走入自然,让他们体会到书中所学的东西,从而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教室里听到一些不能立刻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式不适合进行音乐教育。所以,让孩子们接触到自然,在他们所熟知的生活中,感受到他们所学到的音乐,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创造,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这首歌的原汁原味。比如,我们在学《找春天》的时候,刚好是春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首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他们将这首歌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这首歌的真正含义。同学们身处在一片山川河流之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个方面来体会这首歌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时,他们也会很用心地去学掌握了更多的歌曲,回去上课的时候,上课的氛围就会变得活泼起来,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6.运用语言描述表达音乐意景

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学生对过去的乡村生活并不是很了解,对王二小为何不去学校放牛,对我们国家革命年代的社会现状也不是很清楚,很难体会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因此,我首先搜集了几位革命烈士的事迹,以及当时的一些老照片。在课堂的时候,老师就会用一张照片,向同学们讲一件关于革命时代的事情,并告诉同学们这首歌的产生的背景以及创作这首歌的意义,并将故事中的主角所展现出来的机智、勇敢、抗争等优良品格与对手的狡诈、阴险、凶残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再向同学们提出这些歌词描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作者是在称赞故事中的主角,还是在批评故事中的主角,你觉得主角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优良品质等等。通过一系列的介绍,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创作者方冰、李劫夫等人对少年英雄的浓烈的革命感情,以及他们对少年英雄的崇敬之情。在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之后,要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倾听歌曲,与学生们一起去感受歌曲中的情绪变化,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歌曲、歌词同步,在他们的大脑中,模拟出歌曲中的情景,通过歌词、曲调、曲风的变化,去领悟故事的剧情发展,去体会歌曲的变化和情感的转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歌曲的意境。

结语

总之,将情境化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育,既能有效地提高其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要勇于开拓,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多种形式的教学环境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婷.试论小学音乐情景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5(6):39.

[2]纪文静.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0):141.

[3]林子婷.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3,33(6):112.

[4]杨松花.以境动情情景交融美在其中——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信息教研周刊.2011,16(4):89.

[5]纪文静.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0):1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