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年华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334000

摘要

阅读是最有效、最快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整个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阅读而言,它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语言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们应该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多元渗透、浸润心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其所在的班级的学习状况相联系,灵活地使用一些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式,从而推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品质不断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探索

正文


前言: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其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这是由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引导,对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发展,并且能够为他们奠定一个良好的阅读基础,从而提升他们的总体阅读水平。而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阅读行为,增强其阅读效果。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起引导学生阅读的责任,积极创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的好习惯。

一、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文本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滋养,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素质。整本书阅读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人文主义意识,让他们更加关心时代的变化和人类的情感。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接触新文化意识形态的机会,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1]

(二)有益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喜爱阅读的学生一般语言能力都比较好。那是因为学生在书中学到的复杂语言,能在大脑中自然而然开始解构。虽然小学生思维相对成熟,但是也能引起模仿,在这样的模仿中,语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语感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扩展人生经验

有良好的阅读基础的学生,往往更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懂得怎么处理危机和挫折,心境也会安稳快乐。那是因为热爱读书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野开阔,胸怀宽广。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学会善良。在这种条件下,爱读书的学生可以更早地关注到他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他的人生经验远远高于阅读较少的学生。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

(一)没有对该理念做到正确认识

面对新一轮的新课改体制,我国的语文教育仍然被传统的教育方式所束缚。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师的教育方法虽然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他们改善的教育方法并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效果,反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没有很好的组织一部分的阅读计划,只是让学生自己摘录一些好词好句,然后不再提问。由于教师对此不够关注,导致了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只是抱着敷衍的态度进行阅读,没有真正地用心去读,这使得“整本书阅读”的观念很难贯彻下去。为了应对语文考试的测验,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会把名著中的要点和情节提取出来,要求学生去记忆,这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贯彻落实,造成了学生的文学修养极低,不利于其语言能力的提高[2]

(二)没有正确的指导方法

一些语文教师虽然理解了“整本书阅读”思想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导致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不大。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重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别,而是对他们进行了统一的无差别阅读指导,这就使得他们的阅读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抗拒心理,从而使他们的语文成绩逐渐降低。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初,教师还会督促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到了后来,教师逐渐放松了对学生的制约,导致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针对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的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评价不到位

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正确地评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水平,他们的教学观念仍然是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把学生分数的高低当作是对阅读成果的判断标准,他们认为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掌控较好,而分数较差的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较差。但是,这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评价方式。因此,在语文阅读评价过程中,并不能将这些问题都归咎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到位,因为每一名同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耐心地指导。有些同学抱着“笨鸟先飞”的心态,下课后很好地看了一些课外书籍,但他们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导,导致了他们阅读的事倍功半。所以教师要鼓励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而不能只看学习成果。作为积累文学知识的根本,阅读在短期之内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出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以此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激发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所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是至关重要的。在对语文整本书的阅读理解进行指导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文字中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所以,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教育技术方法进行运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挖掘出整本书阅读内容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含义。例如,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面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类的名著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播放相关的电视剧和纪录片、视频,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3]

)做好课内外链接,注重阅读方法的整体性

小学整本书阅读一般都安排在相关联的单篇课文阅读之后,这样的教材编写就是要突出阅读内容上的承接过渡和阅读能力的迁移运用。如三年级上学期“快乐读书吧”以“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等书籍。教材此前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话世界”,学生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四篇童话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童话想象的丰富,对童话的特点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也积累了阅读童话的体验和方法。

例如,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将篇幅短小且具有趣味性的读物当作引导,让学生先体验完整阅读的感受。对此,《草房子》《小王子》《格列佛游记》等书籍是比较适合的。从篇幅长短来看,此类书籍大都比较精当,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至于感到压力。同时在内容上此类书籍的节奏比较紧凑,情节起伏较大,学生读起来更容易品味并且能够把握文中的矛盾关系。通过初次阅读的成功体验,能够减少学生今后对整本书阅读恐惧,为后期教学的展开打下基础。而当学生经过了该阅读阶段后,则可以更为广泛地丰富阅读内容了,将历史类书籍、经济类书籍、古诗词类书籍向学生推荐,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性阅读,从而达到以书养人的教学目的[4]

)精选角度,引发阅读期待

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角度引发阅读的期待。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下,小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大而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倾向,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面对“大而全”的内容时容易出现选择上的困难症。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角度,并围绕角度进行解释说明和指导,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教师可以先从教材中的故事入手: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做客,发现主人家的烟囱旁边放着很多的柴草,他提醒主人这样会容易发生火灾,但是主人不以为然,结果过了几天果然因为烟囱里面的火星跑到了柴草上引发了火灾,幸亏周围邻居帮忙得以扑灭。因此,这家主人请帮忙灭火的邻居吃了饭,但却遗忘了提醒的人。介绍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里面可以总结出什么道理?很多学生一开始都比较茫然,不知道其中蕴涵什么道理,有的学生则从道德的角度提出“这家主人应该感谢救火的人、有很多人救火体现了邻里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将道理展示出来:如果这家主人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将柴草移开是不是就不会着火,也就不用请客破费了。教师将道理阐述以后,有的学生陷入思考,也有学生有自己的考量,但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考的大门,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思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提供寓言故事,如小马过河、夜郎自大、以羊替牛等,每一个故事教师都可以先提供内容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思考感悟道理,从而体现“小故事大道理”,实现角度的合理切入,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期待,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5]

(四)借助互联网+教育的阅读手段

因为整本书的阅读量较大,信息量丰富,书籍当中的内容有的时候环环相扣,故事与故事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该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当中[6]。在互联网+时代下,事物和情境能够通过大数据手段迁移至屏幕之上,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去展示一本完整的书,我们可以用一段视频来概括书本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直观简洁而又清晰明了。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书时,对于没有接触过这本书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仅仅在动画片或者故事中听说孙悟空很勇敢,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很多妖怪,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最后取得了真经。但是当要求学生投入到阅读整本书的学习中时,很多学生就会被眼前厚厚的书本吓到。为了消除学生这种畏难心理,让学生迈出阅读的第一步,教师可以设计趣味视频,将《西游记》中一些关键的内容展示出来。视频的内容包括四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第二个片段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三个片段是真假美猴王;最后一个片段是巧借芭蕉扇。这四个片段中所展示的故事,都是《西游记》中比较经典的故事篇章,也是故事中非常精彩的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非常高,所以很快就能沉浸其中。最后教师继续展示几幅《西游记》中出现的其他图片,比如“大战狮驼岭”“大战红孩儿”等等,图片中所展示的孙悟空英勇神武,各种妖魔鬼怪奇形怪状,这些内容很快地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这样,借助互联网+手段辅助,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与传统的整本书直接阅读学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重视构建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保证全面性与科学性

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其突出的特点是阅读量较大,时间较长,耗费较大的精力,因此,在实际指导中,为了维持学生兴趣,要进行阅读的有效评价。结合学生阅读实际,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促使其能够了解自己阅读情况,增强阅读针对性,切实提升阅读水平[7]。在整本书阅读评价中,教师要以全面发展为方向,在评价阅读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其阅读的态度以及行为,还涉及其阅读的积极性,力求评价多元化,也可以开展自我评价以及小组互评。目的是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阅读感受,写下阅读随笔,在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写作水平也得以提升。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趋势,这有助于更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新时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整本书阅读变得更加普及,所以教师要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要引导学生对书籍进行合理的选择,优化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晖.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构建路径探讨[J].  2021.

[2] 李振旺.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组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为例[J]. 天津教育, 2021(24):2.

[3] 常丽君. 小学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7):23.

[4] 方惠华.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以巴金《家》为例[J]. 语文课内外, 2020.

[5] 杨丽.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以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8):110-111.

[6] 欧阳焕青, 张淑强.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J]. 求知导刊, 2021(34):2.

[7] 赵晓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J]. 教育界, 202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