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丽涵

铅山县实验中学 邮编:334500

摘要

在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界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对初中生来说,美术课程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基础的科目之一,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的大环境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初中美术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培养美术教育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学生发展迫切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要把核心素养融入到美术课堂中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教学工具的创新两个方面。在术这门课中,核心素质指的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作品内涵的表达、对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的理解。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美术教育

提高美术课的教学品质

初中美术课堂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发挥美术课的美育功能,在美术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和创作作品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保持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探究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更好地发掘其作为美术学科所具有的价值,就必须通过美术语言、精神情感的层面,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让学生对美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美术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自己的思维,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同时,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在美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了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能够更好地运用、组合和创造各种材料,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改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要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教育方式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在传统模式下,即使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国家要真正做到的,就是改变新课程标准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真正达到科学课堂的目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达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实效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美术教学的资源还是非常匮乏的,因此,教室是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教室里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一个更加高效的教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气氛,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学生对课堂的体验感,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拥有更好的师生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美术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想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除了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和讲解之外,还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到绘画,感受到绘画作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并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和吸收。让学生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美术语言,美术是一种将抽象思想转变为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有很大帮助。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减轻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初中美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一些地方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学校没有对美术课程进行太多的投入,所以导致了缺少一位专业的美术教师,因此,初中美术课程一直都是一片空白,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教;另一种情况是,部分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缺乏严谨的教学态度,造成了教师队伍松散,教学质量低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学模式陈旧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因为长时间按部就班,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许多教师上了十多年的课,他们的教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没有进行任何的改进和创新,他们的教学方式极其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良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控制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大部分的老师,都是采取了僵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美术教学过于美术化,忽略体验

有句老话说得好,美术来自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缺乏对学生生活与美术相结合的引导,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对生活中的美术的学习和体验,不能在生活中体会到美术课程所带来的魅力和乐趣,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为老师们使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把美术知识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个性理念和自我意识都很强烈,他们不能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这就大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创造出具有初中生特点的美术作品。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要以其自身的美术素养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更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美术魅力。活跃的教室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有更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素养,所以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学习他们更感兴趣的美术知识,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接受。教师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建议。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身份从教学角度转变为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更高品位、更能培养个人素养的作品。通过趣味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术学科的种类很多,形式也很多,学生可以在对美术作品的持续的理解中,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美术创作形式。在开展课堂作业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去寻找他们喜欢的创作方式,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核心素养在教师教学观念上的体现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素质,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完全地吸收和掌握有关美术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指导初中美术教师灵活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寻找一种更适合于该班级的学习方法。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初中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的美术教师给予美术课程独立的人文美术的教育特性,通过不断地丰富有关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将这一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理念的教学精神贯彻在初中美术教师的工作中,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美术素养。

比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与美术有关的新的美术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美术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美术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应该与时代的需求相适应,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对其他优秀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这样,老师们就可以在对相关的学术研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的同时,也可以向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初中美术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热爱教授学生的工作的同时,也要有一颗热爱本行业学科的心。只有这样,在教学的时候,你才能用你自己的热情,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其他新颖的形式,来取代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并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各种专业化美术技巧和相关知识。使抽象的美术知识立体化、形象化,改变了传统的刻板模仿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更容易地被新的东西所吸引,更容易地学会新的美术知识。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绘画创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模仿化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美术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学生地位上的体现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当前的新课改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更能凸显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讲解,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使他们能更好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使他们的态度变得端正。所以,如果初中老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到与美术专业有关的技能观念。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进行美术技能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课堂的探究和开放性为基础,让学生有课堂的参与感。

比如,在进行图案与生活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图案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对图案进行拆分,并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铅笔箱是矩形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窗子是半圆与正方的组合。通过对生活中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展开解释,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学习到老师在图案与生活这一课时所讲解的有关的美术知识。

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主体

要想顺利实施初中无核心素养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主体。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将更多的实践留给学生,让学生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作实践。增加对美术教育的科技投入,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提交自己的美术作业,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意见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既可以缓解教学压力,又可以释放学生的思想。新课程背景下,应将初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改变初中美术教学现状,为新时代儿童提供新的教育方法,使初中美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为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创造条件。

结语: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实施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身为一名初中美术老师,他应当对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注重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课堂主体性,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与美术有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李艳.论如何做好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J].魅力中国,2021(5):246.
[2]刘煜炜.简析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1(7):223-224.

王秋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J].中外交流,2020,(12):388-389.
[4]夏元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J].神州,2020,(6):103.

[5]林曼丽.核心素养视角下有效教学理论在初中美术课堂的探究[A].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

十七届广东省中初中校长论坛论文选[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 2021: 925-9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