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继伦

重庆市南川区第三中学校 408400

摘要

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把阅读和写作分离进行教学,忽略了读和写的紧密联系,这就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流于表面,写作教学更是零碎散乱,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较低的现状。因此,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让课堂的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正文


1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意义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简单来说,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成效。阅读比较看重学生的积累,属于输入,而写作则是知识、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属于输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形成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不过在具体写作中却很难表达。究其原因,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阅读量不足,进而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体现自身情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才能更好的进行写作,实现情感的表达。而对于阅读而言,写作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写作过程其实就是阅读成果体现的过程,而且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切的把握阅读真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总的来说,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确保两者关系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2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2.1统一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首先需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即在阅读和写作的内容要统一,以便于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文章的阅读主题为“友谊”,那么写作训练的主题也应以“友谊”为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写作更具目的性,写作的思路也会更加的明确。或者阅读文章为记叙文,那么写作训练的体裁也应为记叙文,便于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写作风格等进行模仿练习,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2及时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保证读写教学策略的时效性,教师则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及时对学生进行训练。及时性训练主要包好课内阅读训练和课后写作训练两个方面,其中课内阅读及时训练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内阅读教学时,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比如,阅读文本为记叙文,教师在本节课中则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记叙文写作训练,并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方式等,保证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2.3双向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还需要遵循双向性原则,即在阅读教学中要兼顾写作,在写作教学中要兼顾阅读,真正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这就要求教师不论是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在写作教学中,都应从双向角度出发,不可孤立其中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阅读和写作有很多的相通性,比如,在阅读文本中的很多观点、写作手法等,学生在写作能够用到。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性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实现对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2.4多样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要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这是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所表现出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是不同的,只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读写结合的多样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训练方式上,比如,教师在讲授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时,教师不能机械的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篇记叙文的写作,而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阅读文本中的描写方式进行仿写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方法,这种短小的训练,不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不会让学生感到作业负担大,促使学生对写作保持较高的兴趣。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村中学生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不是将固定的答案传授给学生。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通过演讲稿、辩论稿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演讲和辩论的过程,让思维变得更加的开阔。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措施

3.1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而言,教师要想促进两者有效结合,不应该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写作实践。同时再此过程中,还得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结合效果,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创作技巧着手,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之后设置合适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将刚刚所学付诸实践。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以《背影》这一课文教学中,从整体角度上来看,整篇文章轻描淡写,所以显得比较平淡无奇,不过其中的情感却十分的丰富,描绘了浓厚的父爱之情。此外,在文章创作中,作者应用了很多的细节描写,如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这里代表着父亲已经行动不便。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手法的时候,应该侧重于细节之处的描写。之后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选择某物或者是某人为主题,然后将刚刚所学的细节描写手法合理利用起来。而在具体写作中,学生需要重温课文,并且深思手法的应用技巧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便能更进一步,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3.2借助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就写作方面而言,具体就是说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借助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初中生年龄不大,生活阅历不足,进而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很难将内心思想与情感有效的表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阅读便成为学生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新课改时代下,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阅读素材,不仅有现代化的新内容,同时还有一些传统名篇,给学生的学习积累创造了很大的便利。此外,信息时代下,网络上也蕴含了海量的优质信息,所以教师也可以将其合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以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其他相关资源的引入,以便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在课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优质素材的阅读学习,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强化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文为例,作者主要应用空间顺序手法进行了课文的描写,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作者景物描写手法以外,还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做好摘抄,经常性的拿出来观看。除此之外,还得加强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感,怎样将内心情感借助相应的写作手法呈现出来。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学习任务,阅读鲁迅其他的作品,并与课堂所学进行对比,在下节课的时候将感想分享出来。

3.3注重心灵共鸣

因为年龄的限制,使得很多初中生当前并不能很好的感受文章情感。再加上知识储备量不足,使得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进而难以将内心情感借助语言呈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初中生的文章情感不足,整体内容显得十分的平淡,质量欠佳。教师要想有效转变这一现状,应该带领学生深层次的挖掘课文情感,并且可以做到有效的了解和把握。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针对此,教师可以加强引导,让学生细细品味课文中的文字,找到其中描写作者内心的句子,之后展开分析和讨论。同时,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这样,便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所在。进而在接下来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也能将思想情感巧妙的渗透进文章中,促进文章内容进一步的深化,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3.4合理引导,加深感悟

由于初中生的思想和心理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一点同样会对他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则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感经历,加深对阅读和写作的感悟,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对《春》这一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这一课文主要是描写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不过由于每个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不同,对于春天的看法和感受也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将自己眼中、心中的春天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思想和写作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助力。整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将二者的长处完美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内在的精神涵养和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并且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与技巧,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与进步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邸荣云. 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9.

[2]沈慧.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18,(24):34-35.

[3]陈艳. 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3):131-133.

[4]王翠英.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 华夏教师,2018,(10):61-62.

[5]石之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14.

[6]田雪云. 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 写作,2017,(08):52-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