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标;多通道参与;兴趣提升;策略分析
正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新课标的出台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课标的出台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仅仅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已经远远不够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多通道参与,从而让创新之花在他们中绽放。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育的实践性和探究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而缺乏实践操作和真实应用。基于此,通过多通道参与,学生能够以多样的方式接收数学知识,传统的黑板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的美妙之处,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因此,结合新课标背景,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通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更深刻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从新课标角度入手,对如何优化新课标环境下的教学进行研究。
一、带动学习,推进规划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法则,培养基本的计算能力;借助工具书、课本内容学会知识运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能运用知识来应对考试答题;并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社会现实问题。[1]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并指导他们从长期地探索中寻找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接着结合课程标准科学规划专题教学方案,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这一节内容在考试中涉及的考点,如概念、计算、运用等等,帮助学生在初学阶段就能够定位考点。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体现对他们学习流程的有效关注。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使他们在做一些相关的原题训练,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实战演练中联想到这个知识点。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在做题时除了要全面地考虑所学到的知识点,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做题中出现问题的频率,然后针对频率较高的错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1]
二、关注技术,推进课程
2.1慕课资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能触及的实际问题并不多,所以在完成实际性的习题时,他们会感到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在练习课程中,大多数同学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有一种沮丧、自卑的感觉,最终他们会选择退却。而要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对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慕课是当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信息资源,老师和同学们在面对学习问题时,都可以利用强大的慕课网络平台,让其中的资源更好地为自己所用。所以在小学数学练习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慕课的学习资料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解决问题。
2.2远程平台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联机交流的远程教学已经逐步进入基层课堂教学,这项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的即时交流。而在现代的网络教育中,通过远程视频让多个学生进行实时学习,增加了练习教学的有效互动。同时,在“一对一”教学中,通过网络和大荧幕,实现了多个课堂之间的实时互动。对于小学生而言,透过远程教学,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与沟通,可以提高他们在处理问题方面的合作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而对于特定的问题来说,学生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并将问题的答案整理出来。不同的班级和教学主体,因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而远程教学平台,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吸引,一起思考,一起进步。
2.3软件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需要教师们结合人工智能建立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系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充实课堂,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作用。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软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3]比如,当开展“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智能软件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练习题,从而落实因材施教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具体来说,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有些同学对运算掌握得很好,有些同学对理解不够深刻,有些同学只会最基本的习题,不会举一反三,无法与老师同步。而通过智能软件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教学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降低他们的盲动,最重要的还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优化设计,推进提问
3.1把握提问,关注设计
课堂设计是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老师首先要设计好一节课,在设计时要考虑到问题,在设计时要对问题做出预判,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在课程设置完成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持续的调整。每次上课之前,都要进行课堂导入,这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使其专注于课堂,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合理、高效地运用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从而使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地进行调整,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推进设置,提升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并运用好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所教的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如果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忽略了学生,忽略了教学内容,即使是再好的数学问题,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运用“问题”的方法,创造出一种有趣的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设备,利用学生的喜好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全神贯注的情况下,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的学习。
3.3降低难度,精准提问
目前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学生数量多,因此,在提问环节要把握好难度。然而,由于老师在课堂上要面对大量的学生,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很难做到事无巨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人,不可能一模一样,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因此,小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到大多数同学,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发问时要把握好难度。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上,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设计得过于复杂,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因此,教师要考虑到优、中、差三个阶段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提问。同时,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外,还要注意问题悬念。由于悬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思考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使学生的提问更具悬念性,从而使数学教学的实施达到最好的效果。
3.4疑惑设置,适时发问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教师不能进行答疑解惑,就会使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所不理解的问题,并向他们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要了解并协助他们解答问题,才能逐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特点、分类和内角和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想,这样就会有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因此,当老师讲课时,学生们会很想了解自己的疑问,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最终获得相应的知识。此外,对于知识的学习,当学生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时,老师也要将这些问题单独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解释,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问答,统计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再进行集中解释。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全方位的自我提升。[3]
四、结合生活,有效开展
为了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平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视频动态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超市的场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超市商品的定价。学生经过仔细的分析,能够发现超市商品定价主要是采用小数的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收银员,看看谁计算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因为十分熟悉,能够迅速地进入到场景当中,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
五、论述实践,推进发展
数学活动重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数学课堂的教学做合一。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除法”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次,让同学们分小组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然后开展购买的计算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但动手,还要动脑,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价值。[4]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育论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样的研究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众多教师和教育专家的目光,大家都渴望了解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重复记忆,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困惑。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传统的数学课堂通常以讲授为主导,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展现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为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严继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原创),2022(1):68-69.
[2]柳娟.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文渊(小学版),2021(10):4503-4504.
[3]郝耀芳.分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人文之友,2018,9(16):149.
[4]包迎春.探析营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7):209.
[5]邓颖琼.浅谈新课标小学数学应如何开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0):816.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8.1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