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
正文
前言:
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造和游戏环境的营造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游戏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儿童的主要学习项目就是游戏,合适的游戏环境可以调动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效的游戏环境可以让幼儿发挥创造力开展活动,同时兼顾游戏生活化色彩,更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游戏水平。因此,研究游戏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意义分析
(一)能够促进综合能力发展:游戏环境的创设可以提供多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场所,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交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能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游戏环境的创设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想象、创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能够促进社交与情感发展:游戏环境的创设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其他同伴互动的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社交交流和情感表达。通过参与集体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分享、合作、尊重别人的习惯和观点,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1]。
二、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路径
(一)发动幼儿参与,深化环境体验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让幼儿一同参与环境创设,是激发幼儿创作能力、提升幼儿对游戏环境认同感的有效策略之一。幼儿教师可以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适当留白,为幼儿保留适当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提升参与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造力。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特定的手工活动,如画一幅画、做一朵花、在墙上自由绘制创意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创造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环境设计不仅更能获得幼儿的归属感和情感共鸣,还能充分实现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
例如,在海洋主题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以环境创设为契机,以游戏的形式邀请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以此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例如,组织“制作大鱼”活动,提前和幼儿商量如何制作一条大鱼,提供卡纸、色纸、圆纸片、亮片、树叶等多种材料供幼儿选择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减少对幼儿创意的干预,减少成人化的制作技法的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完成创作。教师只需提供足够大小的背景墙面,以幼儿为主要创作者完成完整的海洋主题墙。参与游戏环境设计,让幼儿对游戏环境的体验感更为深入。
(二)重视挑战性的培养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完整,所以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求度更高,所以更倾向于尝试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设置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将更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和低结构游戏材料相结合,拓展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在搭建类游戏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入积木、七巧板等益智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易拉罐、纸箱、报纸等相结合。鼓励孩子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创造全新的游戏形式和游戏环境,让孩子游戏中开阔思维,探索发现[3]。
(三)环创主题鲜明,培养审美意趣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趣,可以从配色鲜明、元素融合和谐、主题突出明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面对不同的主题,就配色而言,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撞色,如红蓝、黄绿、橙紫等,让色彩之间的强烈碰撞带来视觉冲击,创造热烈活泼的氛围;也可以选择相近色,如橙红、粉紫、蓝绿等,利用相近色营造氛围特征鲜明的环境设计作品;就元素融合和谐来说:幼儿教师应注重教学元素的选择,表现同一精神层次的元素选择两到三个即可,避免出现元素堆砌乱象,破坏整体审美;就主题突出明确来说:游戏环境的创设主题将不唯一,涵盖多重教育内涵。就教育目标来说,就可以简单分为:认知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应善用教育元素,分清教育主次,以此让整体游戏环境创设风格和谐统一,审美意蕴丰富[4]。
(四)提供因人而异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发展水平,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能力发展快的幼儿,又要照顾到能力发展慢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记得“麦当劳小餐厅”刚开设出来的时候,我们收集了好多精美的包装盒、饮料瓶、优惠券等。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情绪还很高涨,可下一次再进行游戏的时候他们兴趣全无。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麦当劳的东西不需要孩子们制作。刚开始他们还觉得较有趣,可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提供了一些半成品:如薯条,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己来制作薯条,不会做的幼儿则进行包装,将做好的薯条放入袋子中;后来,孩子们又想做汉堡、蛋挞等,于是我们又提供了橡皮泥。有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提出“汉堡中的蔬菜用什么来做呢?”我们又提供了平时活动中用下来的吹塑纸。他们还会分工合作,会做的幼儿就用橡皮泥来做汉堡,不会做的幼儿则来做汉堡中的蔬菜。通过尝试、操作不同的游戏材料,我们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提高了;同时,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结语:
有效游戏环境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学龄前儿童思维拓展途径,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故而需要幼师不断地加强自身对游戏环境的认同和理解,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出最适合儿童的游戏环境创设方法。另外还要确立游戏主题,及时引导和帮助,促进儿童进行良好的思维探索,并且在游戏中,帮助孩子积累和深化经验,让孩子在有限的游戏环境中探究出无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梅莉珍.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与环境创设[J]. 好日子, 2021(9):1.
[2] 毛雪芳.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行动研究[J]. 中国教师, 2022(3):4.
[3] 徐岚. 投其所好,自主游戏——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J]. 山西青年, 2020, 000(004):P.289-289.
[4] 沈柳.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环境创设与游戏开展[J]. 好家长, 2018(12):2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