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途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文俊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聋哑学校 746000

摘要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学科,是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基础工具。尤其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聋哑学生,良好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他们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聋哑学生自身的客观障碍,相比普通语文课堂教学,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结合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背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融合素质教育,通过不断地优化与创新,探索有效的多元教学途径帮助聋哑学生培养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基于教学途径的探索,应用丰富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进而提升聋哑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特殊教育;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正文

前言在普通教育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国家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中也没有松懈。特殊教育教学的难度相比普通课堂教学存在的难点更多,课堂教学的实施困难程度也更高。聋哑学生作为特殊学生中的一类,其听力障碍或语言障碍给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语文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受到了影响。语文学科作为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的基础学科,能够帮助聋哑学生学习认知需要的基本内容,能够为聋哑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针对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尤其重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提升重视程度,采用科学有趣的教学策略,建立氛围轻松且兼具实践性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达成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成长之中。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从基础阶段的识字语音学习,逐渐培养出沟通、写作、思考、情感运用等深层的应用性能力。语文学科的广泛性使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逻辑,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同时,语文肩负了传播民族文化的属性,通过有效教学,能够使学生提升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普遍需要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都需要从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获取,语文教学对人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因此,特殊教育中针对聋哑学生的语文教育就尤为重要。聋哑学生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要获取学科能力,同时要通过语文打好基础,以便于学习知识技能,进一步提升智力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聋哑学生因为听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客观因素限制,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学习障碍。他们不仅是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同时也在学习如何融入普通社会,如何表达情感。而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都具有其复杂性,所以,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非常关键,这是有效保障他们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础。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关注聋哑学生的心理感受、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及自身需求,基于实际出发引导聋哑学生参与的课堂。只有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聋哑学生才能进一步获取思维和智力上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的心理因素

不同于身体功能健全的学生,聋哑学生由于听觉机能受损,进而造成了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其自身经历的外部社会体验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大部分聋哑学生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从幼儿园就进入教学环境,他们的社会体验在初始阶段就有一定的缺失,这对于幼年期的情感体验是有一定影响的。其次,由于自身的听力机能患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从小可能就会面临不同的负面评价和异样眼光。第三,大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一般都选择直接将聋哑学生送入特殊教育机构,这也有可能让聋哑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基于存在综合负面因素的社会交际环境,聋哑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再加上他们受到听力机能或教育环境的影响而无法流畅地表达自我,甚至会进一步造成情感封闭,这会对语文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提升教师的教学难度。

(二)学生的理解能力

聋哑学生由于身体机能的限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理解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当堂教授的知识,聋哑学生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在短期时间内给予教师准确快速的反馈。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多次教学,才能带领聋哑学生完成一次有效的课堂;甚至于有的学生,即使在进行多次教学后,仍然无法理解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是会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直看不到教学效果有明显变化,这无疑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影响教学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听力障碍,聋哑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其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会基于教学实际,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以便于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在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校比较重视聋哑学生的语言系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手语的重视程度仍然是最高的,书面教学和口语教学的融合性仍然欠缺。语文教学上还是遵循传统教学方法[2],无论是基础阶段还是升入高年级学习,语文学科的内容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通过语文教学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知。因此,基于实际结果,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善。

(二)学生的主动性欠缺

无论是小学阶段学习基础的字词,还是高中时期的模块进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学感觉到很累,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并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对聋哑学生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思维误区,认为学生可以看懂手语,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看不懂手语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误区。教师在持续主导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不理解,聋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误解就会一直存在。语文课堂教学对于理解能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学生在基础部分上已经都存在了问题,那么随着课程难度的递进,这样的教学环境只会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抵触,教师是无法培养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

)语文教学脱离学生需求

国家虽然早在2016年就集中总结了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制定了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存在教材落实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使用了国家标准的教材,但是并没有结合聋哑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特点,即,教材使用标准改变,教学语言改为手语,但是教学的流程上,与普通学校并无差别。针对聋哑学生的教学之所以具有其特殊性,就是因为其自身障碍导致的各方面需求使其与普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是有显著差异的,使用与普通学校教学逻辑相同的方式,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传递效果无法吻合聋哑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增加了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学过程也更加吃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也进一步被限制。

(四)学习效果跟踪反馈不完善

聋哑学生的学习整体发展是相对缓慢的,因此在每一堂课堂的教学中,他们可以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也是相对有限的。但是课堂的教学时间固定,聋哑学生单单通过课堂教学的参与发展语文学科的素养是不现实的,他们的语文能力提升速度会更加缓慢。而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对于聋哑学生的学习效果跟踪,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因此学生虽然参与了语文课堂,但是其学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对于语文教学的连贯性是非常不利的。

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革新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

特殊学生群体虽然与普通学生在智力、感官、身体机能和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也同样享有教育平等的权力,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积极响应教育政策改革,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坚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其实现语文素养的培育。教师要尊重聋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解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迎合聋哑学生的兴趣。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课堂内容要以兴趣引导和能力基础培养为主,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课堂内设计要融合技能培育和生涯发展,始终坚持学生需求导向的课堂教学。

紧跟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时把聋哑学生作为目标,那对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应用就会更具针对性。首先,教师基于全新的教学理念,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更加适合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可以引入实践性更强的课堂设计,可以结合科技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在具体策略应用上,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结合聋哑学生自身的能力优势,设计贴合学生兴趣的动态场景。教学理念的提升从根本上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能够让教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都可以匹配到适合的教学内容,帮助语文教学发挥其最大效用。

(二)利用便利的网络教学资源

提升聋哑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主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知识搜索整合,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丰富聋哑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专业,更加贴合聋哑学生的发展特点。特殊教育的教材和内容发展虽然还有待加强,但是网络已经极大地帮助特殊教育学校打破了教学资源的壁垒,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对专业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改善语文课堂内容。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分散使得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被宣传出来,通过网络平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之间可以实现互相学习,也能通过联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科技的发展不仅便利了普通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加速发展。[3]聋哑学生对于动态课堂和图画的敏感度更好,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其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拓展聋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地应用,带领聋哑学生充分体验不同的语文课堂,同时还能够有效把握教学进度,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信心。其次,聋哑学生受到自身听力障碍的影响,社会交际活动相对要少。但是学生对于课堂的偏好性一定是倾向于内容丰富而有趣的方向的,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学生喜欢体验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课堂,带领学生进行线上阅读或写作,利用丰富的视频或色彩鲜艳趣味图片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主动进行阅读。

例如,教师按照传统方式给聋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一旦碰到难点,可能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同时还会有其他的因素干扰,教师无法得知这个阅读任务是否发挥了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设计吸引学生的内容,然后重点标注,学生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平台参与,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及时反馈或者进行标注,即使学生只完成了一部分,教师也能够对学生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根据这样的教学反馈就可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使其更适应本班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能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通过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培训,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应用上,而不是知识灌输。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进行联系,帮助聋哑学生在实践中熟练应用语文素养。[4]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积极构建语用课堂,结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聋哑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主动思考、自主表达的思维,对课堂进行积极地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基础,促进其应用能力的发展。[5]

例如,基于兴趣型语文实践课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聋哑学生的实际理解和认知能力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设计问题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应对思路和处理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出完整的想法,再予以鼓励,让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增强对语文应用技能的记忆。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培养聋哑学生的特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笔出彩或对写作很感兴趣的聋哑学生,就可以帮助学生设计有趣的写作主题,寻找适合的投稿网站或报刊杂志;如果发现喜欢绘画的聋哑学生,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图文创作,在班级活动或校园活动中展示出来。语文教师积极协同其他学科教师帮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学科兴趣,还可以发展他们的生存技能。[6]

(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创新,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时代的快速发展会催化思维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能够保持先进性;另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其具备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学策略的应用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优化。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带领语文教师学习教育改革政策文件,同时加强对学习效果的监督,确保语文教师的理念与学校同步成长。语文教师提升了其教学理念,才能够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发展,积极解读特殊教育教材标准,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中。

同时,技术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也要注重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用技术不仅仅是使用设备,而是要将教学与技术融合。例如,为了帮助聋哑学生拓展阅读,培养写作能力,语文教师需要结合丰富的素材,选取适合聋哑学生的内容,然后使用媒体技术,制作动态课件。所以,只有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语文教师的思维理念贴近社会发展,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师带领聋哑学生更好地学习适应社会的语文能力这一目标。

结语针对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的途径非常丰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再结合与聋哑学生发展需求匹配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聋哑学生的教学难点,通过对自身素养的提升,全面掌握教材培育方向及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优化,关注聋哑学生自身的学习诉求和发展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培养聋哑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能力提升,使其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保持良好的价值观,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苑智慧.“快乐式”的聋哑学生语文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8):181.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48.181.

[2]孙晓娟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的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3):2.

[3]徐艳梅巧用多媒体设备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5).

[4]朱晓兰科学引导提高聋哑学生语文素养[J]教育(周刊)2020(13):1.

[5]费平心盲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1):35-36.

[6]牛婧特殊教育学校在语文课堂中对聋哑学生开展三生教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1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