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建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九团中学8433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初中数;高效课堂;构建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水平,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教学中,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都很关注的话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新课改时期,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希望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掌握知识。总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激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基础,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提出质疑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将课堂学习由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转变为学生“群言堂”的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陷入被动的局面,导致他们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培养。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对教材进行片面化处理,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去。

4.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这是因为数学知识主要以数字为主,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通常会采用讲故事或者讲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没有兴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是在被动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只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简单地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没有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方式也不够新颖,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兴趣,学生只会将自己的思维限制在课本中的知识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没有兴趣。

2.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是影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乏味,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与新课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方式过于死板,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和参与,在课堂上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没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也不是很强,有时候课堂上会出现冷场的现象,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不利的。

3.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能够热爱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数学的信心。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侵略性,总是想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去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想法,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理,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程,学习起来会非常的困难,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慢慢地就会对数学产生了反感情绪。

4.教师没有将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结合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教师应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进行关注,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和说明,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不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导致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的时候,没有办法让学生掌握到自己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办法将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使数学学科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趣味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料作为课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轴对称图形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轴对称图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在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3.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度,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保证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学习。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等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勾股定理的公式;最后,教师进行小组评比,通过小组评比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以及运用。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教师预设的思维模式中,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来设置问题情境,这样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5.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问题的难度,例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讲解题目的方式来让他们理解;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自己通过做题来进行练习。

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学习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对题目进行适当拓展延伸,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

6.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意识,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应用勾股定理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勾股定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了目前教师研究的重点,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设置问题情境、实施分层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掌握好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掌握好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倡导新课程理念,满足学生需求——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周茂楚.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6)

[2]关注数学活动提升数学素养——以《勾股定理》应用为例[J].金怡.数学之友,2022(23)

[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黎俊宏.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5)

[4]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孙愈.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


...


阅读全文